閱讀958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李白杜甫的友情佳話

1文學史佳話——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李白和杜甫是我國曆史上兩位最偉大的詩人,他們生活的時代是唐朝由全盛到逐步衰退的時期。坎坷的生涯和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們有了共同的語言。他們的友情是中國文學史上最為人傳誦的佳話。——2唐天寶三年(744)春夏之交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李白

唐天寶三年(744)春夏之交,李白與杜甫在洛陽初次相 遇,當時李白44歲,杜甫33歲;李白已經名滿天下,杜甫還 默 默無聞。這年秋天 , 兩人相約共遊梁宋(今開封、商丘),並在這裏遇上了另一位詩人高適。唐代三位了不起的詩人聚在一起,浪遊痛飲,暢談古今,抒懷遣興,實在是人間不可多得的奇遇。次年秋天,李、杜兩人又結伴遊曆了齊魯(今山東)。這幾後,他們再也沒有重逢,隻是通過詩歌來述說彼此間的友誼和思念。

3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在李白和杜甫的交往中,首先,我們看到年齡的差異、詩壇地位的高低,一點也沒有成為兩人間“知音”的阻礙。“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這是杜甫寫兩人在一起時親如兄弟的情形;“劇談憐野逸,嗜酒見天真”,這是杜甫寫李白喝酒時可愛的樣子。而李白在表示想念杜甫時,感覺獨自飲酒唱歌了無情趣,“思君若汶水,浩蕩寄南征”。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4相惜之情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李、杜互相寫的贈寄詩充滿了真誠的情誼。杜甫在《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中說:“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他還寫下了《贈李白》《春日憶李白》《冬日有懷李白》《天末懷李白》《夢李白》等詩,盼望著“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三夜頻夢君,情親見君意。”杜甫時常掛念著李白的衣食住行,擔心他被貶逐以後的安全:“江湖多風波,舟楫恐失墜。”“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這些詩句對李白遭誣受害表示了極大的同情。

5《天末懷李白》

杜甫用他的詩句來證明,真誠的友誼建立在“知音”的基礎上,它不會因為友人遭遇世人的鄙棄而改變。“安史之亂”中,唐肅宗李亨與他弟弟、永王李璘因權力之爭而兵戎相見,李白參與了李璘的軍事行動,在李璘失敗後成為階下囚,繼而流放夜郎(今貴州)。在一般人看來,李白此時是一名罪犯,倒黴全是自找的。但杜甫仍然對李白保持著信任,並且充滿同情。他在《天末懷李白》詩中寫道: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這裏“文章憎命達”,意思說有才華的人總是命運多舛;“魑魅喜人過”意思說心思惡毒的小人總是喜歡利用別人的過失加以陷害,對李白的遭遇有十分清醒的理解。

6知音之交

杜甫畫像杜甫雕像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李白和杜甫個性不同,藝術風格也有明顯的差異。李白狂放不羈,富於幻想,如偶爾飄零於塵世的仙人,杜甫相比於李白則顯得淳厚謹重,心思完全在現實生活中。而令人感到格外可貴的是,這完全不妨礙他們彼此理解,相互器重。尤其是杜甫,詩中描繪李白的地方更多,在後人心目中李白的形象如此鮮活,一個最直接的來源就是杜甫的詩歌。如《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中有“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這是稱讚李白的詩氣勢磅礴,富於感染力;《飲中八仙歌》又說:“李白一鬥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唿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這裏非常生動地呈現了李白那種天才氣的高傲而放誕的性格。

7有一種友情叫“李白杜甫”

請點擊輸入圖片描述

如果沒有杜甫,我們對李白的認識不會有有現在這樣親切。杜甫和李白詮釋給我們另一種“君子之交”“知音難舍”的友情。

有一種友情叫“李白杜甫”!

最後更新:2017-10-08 14:23:37

  上一篇:go 楊冪劉愷威離婚心疼小糯米
  下一篇:go 蔣欣片場對助理的一個小動作,打臉大半個娛樂圈,最服趙麗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