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4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在市場錯誤的時候,巴菲特為什麼可以做出特立獨行的決定?

“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地形》,意思是說,如果對一場戰鬥有必然的把握,那麼即使國家的君主說不可以打,好的將領也應該去選擇主動作戰。“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這樣不求名譽、不怕譏毀、一心為了國家最終利益的人,是一個國家真正的珍寶。

在中國五千年曆史中,我們一再看到,前線帶兵打仗的將領們,為了保護自己的名譽,不敢違抗上級的命令,去選擇抗命的戰與不戰,最後導致良機喪失,甚至國破家亡。其中最有名的莫過於長平之戰,趙王嫌廉頗堅守不出,換趙括帶兵,結果不該打而打,“前後斬首虜四十五萬人,趙人大震。”

千百年過去,人心仍然沒有改變。現在,對這一類現象的學術總稱,叫做“代理人問題”(Agency Problem),指的就是受委托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因而做出一些與委托人最終利益不相符合的事情。當然,代理人問題有很多,不敢違抗上級命令、因而做出遵守指令的錯誤行動,隻是其中一種。

2015年美國兩位著名的投資大師霍華德·馬克思(Howard Marks)和喬爾·格林布拉特(Joel Greenblatt)的一次訪談中,霍華德提到,他認為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為什麼能那麼成功,其中有一點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巴菲特沒有老板,所以他不怕被炒魷魚。

因此,巴菲特可以一直在市場錯誤的時候,做出特立獨行的決定,並且一直堅持下去。老先生曾經在1995年就看空科技股泡沫。眾所周知,此類資產在之後的幾年裏都大漲特漲。而在2008年美國股市大跌、估值驟降時,他也能寫下那篇著名的短文《我正在購買美國》(Buy America, I am.)。

可惜,霍華德說,有巴菲特這個優勢的人太少了。即使是霍華德自己,雖然他沒有老板(他自己就是公司老板),但是他仍然管理著客戶的錢,而客戶的眼光是有限的(否則還要霍華德管錢幹嘛)。也就是說,在市場遭遇到逆風的時候,客戶會給投資管理者巨大的壓力,而扛不住這種壓力的投資管理者,就會做出錯誤的決定:即使他知道這是錯誤的。

由此引出一個經典的問題,為什麼大部分機構投資者喜歡抱團取暖?為什麼能夠獨樹一幟、取得超額收益的機構投資者如此之少?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來自“主曰必戰,不敢不戰。”

在市場癲狂的時候,比如2015年的第二季度,如果一個機構投資者覺得市場風險太大,因而降低倉位,結果在4、5月和6月上旬,他的業績都會大幅跑輸同行。在這時候,他的AUM(資產管理規模,Asset Under Management)會下降多少?基於資產管理規模的管理費會少多少?而放棄這麼一個大牛市帶來的迅速擴張資產管理規模的機會,他又會受到多大的來自於股東、管理層、銷售部門、同行排名的壓力?這時候,我們又能指望有多少投資者,能夠扛住巨大的壓力,從而做出完全獨立的、正確的判斷?

反之,市場特別慘淡的時候,也是一樣的道理。在2016年年初、香港股市最低點的時候,香港市場上大批海外機構隨之減持內地公司的股票,其中不乏西方最著名的投資銀行、商業銀行。當時新加坡淡馬錫投資屢屢增持的新聞,也就顯得格外醒目。後來,港股市場大漲,2016年年初被證明是一個極好的買入時點,淡馬錫也再次被證明不負盛名。

那麼,為什麼淡馬錫能夠如此特立獨行?其中一個原因,來自於其獨立、不受幹擾的決策機製。

在2016年港股最低點的時候,我曾經問幾個新加坡朋友,怎麼看待淡馬錫屢屢增持港股的舉動?他們大多感到不解:“這麼差的市場怎麼能買,跌得好慘的,你看歐美大行好多都在賣啊,輸了錢新加坡還要變窮。”可想而知,如果淡馬錫的投資決策,不能做到不受市場輿論、大眾情緒的幹擾,而一味要做到“每時每刻都讓所有人滿意”,那麼它恐怕不可能取得如此優秀的長期投資業績。

所以說,當投資不順利的時候,投資者們是否曾經審視自己的四周,是不是受到了太多來自市場以外的幹擾?當購買的基金業績表現不佳時,投資者們是否曾經檢查,是否給了資產管理者太大的壓力?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有時候聰明人之間的智商差別並沒有多大,而優秀、能讓最聰明的人發揮最大潛能的製度,才是長期製勝的關鍵。

(作者係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研發中心執行總監)

最後更新:2017-10-21 22:56:40

  上一篇:go 李易峰:我願親任何女星除了趙麗穎!趙麗穎回應4個字
  下一篇:go 周星馳《功夫》裏,火雲邪神的暗器其實有很深隱喻,你沒發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