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掃碼支付?沒想到竟遭遇詐騙,一次被騙5000元
河南商報記者 高鵬
近日,鄭州市公安局商城路分局案件偵辦大隊通過人像比對、串並分析、深度研判,成功抓獲新型微信掃碼購物詐騙犯罪嫌疑人2人,破獲係列案件10起。
2017年6月21日,受害人楊某報警稱,其位於城東路與城北路交叉口東南角的煙酒店在經營過程中一男子進店買煙,該男子稱以微信掃碼支付的方式付款,嫌疑男子在假裝掃碼後,向店員出示虛假支付成功的交易頁麵後帶著其騙走的價值5000元錢的名貴香煙逃離,後楊某在盤點當日收款金額時發現未收到這筆微信轉賬,遂發現被騙。
接警後,案偵大隊迅速展開調查,經對受害人楊某詢問及對電子信息研判,排除了微信延遲到賬等因素,確定該起案件係運用新型手段實施的詐騙案件,該男子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辦案民警對案發現場的監控錄像進行調取,截取了嫌疑人較為模煳的正麵照片。通過大量人像比對工作,初步鎖定與嫌疑男子麵部特征相像度較高的兩名中年男子趙某豪、趙某鼎二人戶籍地相同,且均有吸毒前科,但趙某豪戶籍狀態在冊,而趙某鼎的戶籍狀態為注銷,自2014年後兩人無任何軌跡信息,案件一度陷入僵局。
隨後民警轉變偵查思路從案件串並入手嚐試打開突破口,經對鄭州市近幾個月類似警情及作案手段進行細致篩選研判,果然串並出2起案件。
經研判分析後發現,嫌疑人選擇作案地點均在“T”字路口附近,選擇的商店內均為單名女店員在場,嫌疑人作案前後為步行侵入、步行逃離,具有反偵察能力。
根據其作案模式分析,民警推斷嫌疑男子作案前後不使用交通工具應該是有同夥接應,結夥作案的可能性極大。隨後民警圍繞嫌疑人的關係人展開工作,通過對嫌疑人戶籍信息的深度研判發現趙某豪與趙某嘉應為同一人注冊的兩個戶籍身份,其真實姓名應該是趙某豪。
經過對嫌疑人趙某豪的電子數據梳理分析,成功挖掘出關係人張某係其同夥的重要線索,偵查範圍進一步縮小,經過細致研判,最終鎖定了嫌疑人的落腳點。
為避免打草驚蛇,確保對兩人抓捕一舉成功,民警研判總結出趙某豪與張某的活動規律,遂對二人落腳點架網布控。經耐心蹲守,8月24日上午辦案民警將欲騎車外出的嫌疑人趙某豪、張某一舉擒獲。
經訊問,嫌疑人趙某豪(男,39歲,河南周口人)、張某(男,33歲,河南鄭州人)對其結夥實施詐騙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該係列案件中嫌疑人張某在案發前負責踩點、製作虛假的支付頁麵及騎電動車裏應外合接送嫌疑人趙某豪逃離現場,嫌疑人趙某豪負責使用張某預先修改好的虛假支付頁麵實施詐騙。
目前,2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刑事拘留,破獲係列案件10起,其他案件正在進一步落實中。
最後更新:2017-10-08 10: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