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31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寒武紀3款AI處理器齊發,陳天石3年小目標:占領10億智能AI終端;占領中國AI雲端高性能芯片1/3

業界矚目的智能芯片引領者“寒武紀”6號召開了公司成立以來的首場發布會,隆重發布旗下新一代智能處理器IP產品,並闡述公司未來芯片產品研發路線圖。此次發布會由中國科學院主辦,寒武紀公司承辦。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孫凝暉、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賀誌強等出席發布會並致辭,來自眾多人工智能業界知名企業的代表共聚一堂,見證寒武紀科技具有裏程碑意義的發布,共敘人工智能的未來圖景。

中科院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對寒武紀科技在世界人工智能發展潮流的引領上寄予厚望。他在致辭中表示,今年7月國務院頒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要重點突破智能芯片與係統等一批關鍵技術,建立新一代人工智能關鍵共性技術體係。寒武紀處理器是中國科學院在智能方向基礎研究的關鍵突破。未來通過產學研用的結合,寒武紀公司具有持續引領世界人工智能發展新潮流的潛力。他希望寒武紀公司緊扣發展、主動謀劃,在智能芯片這條道路上做大做強,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帶動我國智能產業的國際競爭力整體躍升和跨越式發展。

“寒武紀公司是中科院計算所在處理器與人工智能交叉領域超前布局的結晶。”中科院計算所所長孫凝暉表示,人工智能經曆60餘載沉浮,如今迎來了收獲的季節。在新形勢、新機遇麵前,應著重培育和壯大以寒武紀公司為代表的人工智能基礎軟硬件企業,為我國智能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同時他指出,寒武紀公司在智能芯片領域占據全球領先地位,通過與產業上下遊夥伴通力合作,有望引領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變道超車”。

8


終端雲端兩端發力·硬件軟件雙向出擊

發布會上,寒武紀公司創始人兼CEO陳天石發表了題為《邁向人工智能的寒武紀》的主旨演講,回顧了寒武紀創立前後的曆史,同時披露了寒武紀下一代AI芯片以及軟件平台的細節和部分相關數據。

寒武紀於2016年發布了全球首款商用深度學習專用處理器IP——寒武紀1A處理器。寒武紀1A的橫空出世打破了多項記錄,受到了業界廣泛關注,入選了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評選的十五項“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這款處理器基於寒武紀科技所發明的國際首個人工智能專用指令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計算機視覺、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關鍵人工智能任務上具備出類拔萃的通用性和效能比,在1GHz主頻下理論峰值性能為每秒5120億次半精度浮點運算,對稀疏化神經網絡的等效理論峰值高達每秒2萬億次浮點運算,同時支持八位定點運算和一位權重。在若幹關鍵人工智能應用上實測,寒武紀1A達到了傳統的四核通用CPU 25倍以上的性能和50倍以上的能效。2017年9月,華為發布全球首款人工智能手機芯片麒麟970(Kirin 970),通過集成寒武紀技術使華為手機具備了強大的本地AI處理能力。海思和寒武紀的強強聯合,已成為全球智能芯片發展史中的標誌性事件,為中國高科技公司的商業合作樹立了典範。

隨後,寒武紀科技CEO陳天石介紹了三款全新的智能處理器IP產品:麵向低功耗場景視覺應用的寒武紀1H8、擁有更廣泛通用性和更高性能的寒武紀1H16,以及麵向智能駕駛領域的寒武紀1M。

陳天石介紹說,與寒武紀1A相比,三款新品在功耗、能效比、成本開銷等方麵進行了優化,性能功耗比再次實現飛躍,適用範圍覆蓋了圖像識別、安防監控、智能駕駛、無人機、語音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各個重點應用領域。

除了麵向終端的智能處理器IP係列之外,寒武紀公司還發布了麵向雲端的高性能智能處理器產品線。在本次發布會上,寒武紀高性能機器學習處理器芯片“寒武紀MLU100”和“寒武紀MLU200”初露崢嶸。這兩款芯片主要服務於服務器端的智能處理需求,分別偏重於推理和訓練兩個用途。有別於“神經網絡處理器”(NPU)的常見稱唿,寒武紀科技的雲端芯片產品線使用全新的命名“機器學習處理器”(MLU)。這顯示出寒武紀未來的芯片產品將全麵支持多樣化的機器學習應用,而不僅僅是常見的深度學習。

隨同智能處理器新品發布的,還有寒武紀公司專門為開發者打造的寒武紀人工智能軟件平台“Cambricon NeuWare”,它包含開發、調試、調優三大部分,將全麵支撐端雲一體的智能處理。據了解,該軟件開發平台構建於寒武紀發明的人工智能專用指令集支撐之上。這意味著,基於寒武紀軟硬件平台,人工智能產業界將構建一個完整的、基於底層自主指令集的智能新生態,方便開發者進行跨平台應用遷移,並為端雲一體的人工智能處理打下堅實基礎。

基於上述人工智能芯片硬件、軟件方麵的產品部署,陳天石描述了寒武紀智能芯片產品的未來路線圖,寒武紀將力爭在3年後占有中國高性能智能芯片市場30%的份額,並使全世界10億台以上的智能終端設備集成有寒武紀終端智能處理器,如果這兩個目標實現,寒武紀將初步支撐起中國主導的國際智能產業生態。

自強眾強強強聯手·寒武紀與產研夥伴共築智能“芯”生態

“‘寒武紀’的寓意就是人工智能正處於即將爆發的階段,在智能時代,芯片的使命將從信息時代支撐經典計算任務,轉變為支撐智能處理任務,這一轉變必將誕生一個新的偉大芯片公司。而‘寒武紀科技’的使命,就是要成為這樣一家公司。”陳天石表示:“寒武紀公司的理想,就是成為支撐智能產業的新興芯片巨頭。”

寒武紀公司麵向終端和雲端的智能處理器,誌在高效支撐從端到雲的各類平台智能應用。陳天石舉例說,中科曙光於近日發布的專門為人工智能市場開發、設計的專用AI服務器“Phaneron”就搭載了寒武紀芯片。陳天石還表示,未來人工智能方法將在視覺、語音、自然語言、數據分析、經濟金融等各類應用方麵大顯身手,這就要求未來超級計算機、數據中心、智能手機、嵌入式設備等要進一步智能化,而寒武紀機器學習處理器有望成為這些設備的標配。

值得一提的是,參會嘉賓除中科院單位的專家外,來自華為海思、阿裏巴巴集團、聯想集團、科大訊飛、中科曙光、ARM、曠視科技、地平線等人工智能產業領域的合作夥伴也到場見證了寒武紀新一代人工智能處理器產品及路線圖的發布,並對智能產業的發展和生態構建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芯片的成敗,除了本身的效率之外,生態是非常關鍵的方麵。沒有配套的應用和軟件,很難在市場上獲得成功。”陳天石表示,這也是今天的發布會上有許多產業合作夥伴參加的原因。“過去我們國內企業起步晚,一直是國際上生態的跟隨者。但是在智能時代大家都在同樣的起跑線上,我覺得中國研發人員這麼聰明,要敢為天下先,敢於提出並共同構建全新的智能生態。光有寒武紀是不夠的,我們大家需要共同在硬件的指令集和軟件的開發平台上下功夫,在端雲結合上下功夫,在商業協作上下功夫。”

對於此次發布的雲端、終端和自動駕駛多款產品,陳天石告訴新智元“都會同時推進,我們都非常重視”。而作為寒武紀產品基石的自主研發指令集,暫時不開放,但是會通過IP散布出去。“合適的時候會打開文檔。”

當被問及如何與英偉達競爭時,陳天石告訴新智元:“提供性能功耗比更好的芯片。這個市場很大,其實未見得是零和博弈。”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7-11-7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新智元,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AI_era”微信公眾號
原文鏈接:寒武紀3款AI處理器齊發,陳天石3年小目標:占領10億智能AI終端;占領中國AI雲端高性能芯片1/3

最後更新:2017-11-07 11:03:43

  上一篇:go  vue2.0中引入wangEditor2 步驟與坑
  下一篇:go  【倒計時1天】AI World2017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終極指南,最新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