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4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巴菲特:賺錢也像滾雪球,關鍵是找到濕濕的雪和長長的坡

巴菲特的最有名一句話是:人生就像滾雪球,最重要的是發現濕雪和長長的山坡。

有人以為他是靠炒股而發財的,實際他靠的是理財觀念,和強大的熟悉業務的能力。

業務能力可以慢慢提高,但是觀念卻不容易改變。

他的投資原則裏,複利是關鍵中的關鍵。

“小雪球是啟動資金,濕雪就是低成本的長期資金,長長的山坡,就是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優秀企業。有了這幾個因素,投資就可以形成滾雪球一般的複利。”

巴菲特本人就是“複利”最好的證明。

1962年,他執掌伯克希爾,一家快要倒閉的紡織公司。

54年後,他把伯克希爾打造成有61個子公司,47個少數股權,33萬名雇員,2100億美元收入,4000億美元市值的國際公司。

01

87歲高齡,依然每天5、6個小時的閱讀

巴菲特已經87歲,身體還很硬朗,每天都要閱讀五、六個小時專業信息。

早上上班時,他會開車去麥當勞買早餐,帶到辦公室後享用。

他在上班路上,他開玩笑地說:

“如果今天公司股票價格漲了,我就買4塊2的套餐;如果股價不好,哈,那我就買3塊8的”。

到辦公室後,他開始閱讀和工作,花大量的時間閱讀各種新聞、財報和書籍。

他的辦公室沒有電腦,沒有智能手機,隻有書籍和新聞報紙。

每天大多數的時光,他都是一個人閱讀中度過的。

他的合夥人查理·芒格曾經評價過:

“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而沃倫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他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

02

專注!專注!專注!

巴菲特認為,投資的核心是專注。

這一點從他小時候就看出,在他5歲時,別的孩子都在看動畫片時,他看的卻是《賺1000美元的1000種方法》,並且樂此不疲。

16歲時,他已經有了53000美金存款,從一個股票散戶轉型為專業人士。

他投資的兩個最基本的原則,也是那個時建立確立的,一直堅持至今:

1.永遠不要賠錢(Never lose money)。

2.不要忘了第一條

巴菲特是極為穩健的。

小時候,他已經讀完父親所有與股票有關的書,長大後又去哥倫比亞大學的圖書館繼續學習,還成為了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著名的價值投資大師Benjamin Grahham的學生。

很多人對巴菲特有一個誤解,以為他是眼光獨特,靠著賭股票賺錢的,事實正好相反,他勤奮而專注,是美國股票投資領域,最有知識和經驗的人。

他財富的積累,都是一步一個腳印,靠多年的專注和學習積累來的。

03

時間是好生意的朋友,爛生意的敵人

巴菲特認為,一個投資者其實隻需要學習兩門功課:如何理解市場和如何估值。

“中國股市是一個投資人沒什麼耐心的賭場”。

有人說,巴菲特的原則不適合中國股市,巴菲特對此回應。

2008年,他買入了中國的比亞迪入,九年過去了,現在還沒有賣出,據說他已經賺了六倍的錢。

然而,和巴菲特一樣,在2008年買了比亞迪的人,很少有人還繼續持有它。

他說:“中國股市是一個投資人沒什麼耐心、而且從上到下,大家都不講規則的賭場”。

時間是好生意的朋友,爛生意的敵人。如果長期持有一個爛生意,就算買得再便宜,最後也隻能取得很爛的收益。

如果長期持有好生意,就算買得貴了一些,隻要長期持有,還是會取得出色的收益。

或許,這也是中國股票人士需要完成的功課,眼光放長一些,而不是想著賺快錢。

愛因斯坦也曾說過,複利是這個世界上的第八大奇跡,那些理解並使用它的人將最終獲得巨大的財富。那些不理解它的人會付出巨大代價。

04

“我喜歡我能看懂的生意。”

巴菲特選擇公司,都是先看自己能懂的公司,如果看不懂,就篩掉。

在他看來,如果你不懂,又想投資,要麼你把它搞懂,要麼就放棄。隻有你自己真正弄懂的東西,你才能理解它的價值。

至於怎麼能懂呢,巴菲特用的是“聊天調查法”:

如果你想買入一家公司的股票,那你得走出去,和它的競爭對手聊、和它的供應商聊、和它的客戶們聊,徹底搞明白這一個行業、這一家公司實際上是如何經營運作,從側麵來一個360度的全貌還原。

這需要了解很多年才能見到成效,也正因如此,巴菲特認為,一個人不需要懂很多行業,隻需要懂那麼一兩個就已經足夠了。

05

選擇一個生意,看10年後它會怎麼樣

我尋找的是簡單的生意,很容易理解,當前的經濟狀況良好,管理層德才兼備,這樣的生意,我能大概看出來它們十年後會怎樣。

有的生意,我看不出來十年後會怎樣,我不買。

具體選擇哪些生意呢?巴菲特舉了幾個例子。

可口可樂。它的生意很簡,從 1886 年起,基本沒變過,但是不容易。“我不喜歡很容易的生意,生意很容易,會招來競爭對手。我喜歡有護城河的生意。”

汽車保險。每輛汽車都一定會買保險,人們買保險,主要是看服務和價格。在人們眼裏,保險公司的服務都差不多,因此他會找成本最低的。

“隻要我們的成本比競爭對手又低了一些,我們的護城河裏就多了一兩條鯊魚。”

至於互聯網公司,因為他不懂,也不熟悉,所以不會冒險去進入這個行業。像甲骨文、蓮花、微軟這些公司,他搞不懂它們的護城河十年之後會怎樣。

說白了,買股票就是買公司。隻要公司生意好,而且你買的價格不是高得離譜,你的收益也差不了。

文/營銷報·孫明

惠財(huicaizg)

最後更新:2017-10-08 02:37:25

  上一篇:go 楊洋早年練舞照曝光 這身段這功夫絕了
  下一篇:go 吳昕紅衣嬌豔無比盡顯女人味,最後幾張個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