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完美還是差了一口氣,別克GL6試駕報告
MPV可以算得上是國內汽車市場中最為神奇的一種車型,因為其銷量的兩極分化情況可謂是特別嚴重。
在第一梯隊裏,五菱宏光常年占據著榜首的位置,且銷量數據基本總是兩倍於第二名的寶駿730;而排名第三的別克GL8同樣也是神一樣的存在,不但在銷量的絕對值上遙遙領先於第四名及以後的車型,並且要知道,兩台頂配版五菱宏光加一台頂配版寶駿730的錢才將將購買一台最最入門版的GL8。
或許正是因為GL8的大獲成功,才使得別克對於國內的MPV市場充滿了信心,即便是麵對早些年福特S-MAX和馬自達5的失敗、隱退,亦或是大眾途安L月均2000台的平淡銷量,別克還是堅定不移地推出了麵向家庭市場的全新GL6。
GL6一共分為三款車型,官方指導價從14.49萬到16.69萬元不等。雖說這樣的定價確實低於人們的預期,但除了價格之外,產品力也是能否說服消費者買單的重要因素之一。那GL6這款車擁有哪些獨特之處,又是否存在著個別瑕疵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加分項
先來說說別克GL6身上的閃光點,也就是加分項。
首先就是外觀。相信你看過不少的評測文章,作者往往會說“哎呀對於外觀這種主觀的項目我就不過多發表言論啦,大家自己看圖吧”。那麼請相信我,作者這麼寫的主要原因無非就是那款車實在太醜,但是又不好直接打臉,所以隻能放幾張圖來交差了事。
而對於GL6來說,外觀無疑是它的賣點之一。
雖然車身尺寸的差距有些巨大,但是把GL6和GL8放一塊,應該沒人會懷疑它倆的“兄弟關係”。與大多數別克車型一樣,GL6也采用了飛翼式鍍鉻進氣格柵,且logo兩側的鍍鉻條一直延伸進入兩側的大燈組,使得GL6的前臉看起來還是非常漂亮的。
GL6也采用了雙腰線的設計,但和GL8營造出的豪華感不同,GL6的雙腰線帶來的更多是輕鬆愉快的靈動感。另外,設計師將B柱、C柱和D柱都做了隱藏式的處理,從而製造出懸浮車頂的效果,這也最近一段時間比較流行的設計手法。
其實GL6在外觀方麵最值得稱道的是它的尾部造型,曲線加曲麵的組合使得整個車尾非常圓潤。而在諸如尾燈這樣的細節方麵,GL6處理的同樣到位,內部造型立體感十足,且點亮時的視覺效果也令人滿意。
再來聊聊GL6的第二個加分項:動力係統。
GL6全係搭載的都是一套1.3T加6AT的動力組合,其中1.3T發動機的最大功率163馬力,峰值扭矩230牛·米。單看數據其實沒什麼問題,但偏偏這是一台三缸發動機,這可給不少“鍵盤車神”留下了把柄,不信你去看看他們的鍵盤,“D”、“O”、“U”這三個鍵磨損的肯定特別嚴重。
而在實際的駕駛過程中,這台發動機的表現完全有能力讓鍵盤俠們閉嘴。首先是抖動被控製的微乎其微,尤其是在三缸機抖動最為明顯的1500-2000rpm區間內,轉速攀升地非常迅速,不會留給你太多時間來感受發動機的抖動;其次是渦輪介入的過程非常平順,如果不是刻意盯著轉速表或者特別留意整車在加速時的G值變化,真的很難察覺到渦輪的介入。
另外,這台1.3T發動機還采用了先進的雙噴射技術。各位定期得去“挖煤”的直噴發動機車主是不是都後悔買車買早了?
傳動係統,GL6沒能用上通用最新的9AT是個小小的遺憾,但好在這台6AT的表現也不會令人失望。其實從最新一代的GL8開始,通用的AT變速箱就不再是短板了,雖說整體表現和寶馬用的那台“封神”的ZF 8AT還是存在著一定差距,但在同級別車型中位列中上還是毫無爭議的。
正常發揮項
再來看看GL6正常發揮的部分有哪些。
先從內飾說起吧。就算把車內所有的別克logo都給遮住,相信能一眼認出這是一台別克車型的人還是不在少數。的確,熟悉的中控台造型、熟悉的車機UI、熟悉的方向盤、熟悉的儀表盤,都透露出這是一台典型的別克車型。好處是這樣的設計已經經過大量車型的長期驗證,不會出錯,但相對應的也少了一絲驚喜。
不過在一些細節處,設計師顯然還是下了功夫的。比如副駕駛麵前的中控台上就使用了軟質的蒙皮材質,不但有細膩的紋理,而且采用了真的縫線進行接合。
多功能方向盤被列為了全係標配,但真皮包裹隻有中配和高配車型才有。手感不過不失,握起來不會讓你難受,亦不會勾起你的駕駛欲望。不過這也是設計師的初衷,既然選擇了MPV,那就別整天想著走線了。
但有一點真的難以理解,那就是GL6全係的方向盤都隻支持上下調節。作為一個成本增加非常有限、但對駕駛感受影響巨大的配置,居然在一款15萬+的車型上缺席,這多少還是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指針加液晶屏的儀表盤也是這個價位的主流配置。轉速表和車速表雖然沒有太大亮點,但好在清晰易讀,從功能性上來說已經足以。中間的液晶屏則能顯示行車電腦的相關信息,可讀性也不存在任何問題,也算是很好完成了任務。
雖然聽起來有些意外,但是GL6的前排的確是三排座椅中最為舒適的,無論是座椅的柔軟度還是包裹度都非常出色。
相比之下,雖然第二排也是獨立座椅,但是包裹性和柔軟度相比於前排座椅都要遜色不少。另外,第二排中間預留的中央通道寬度有限,成年人想通過這裏進入第三排還是非常費力的。
當然,第二排座椅舒適度一般的結論是建立在和前排座椅對比的基礎上,倘若將第三排座椅加入對比,那第二排其實也沒什麼好抱怨的了。主要原因在於第三排的地板較高,留給腿部和頭部的垂直空間都比較有限;再加上座椅比第二排更薄,造成舒適度又進一步下降。
在上文中曾經提到,GL6的前排座椅要比後兩排舒適不少,其實除了座椅舒適度的差別外,還跟前後懸架的調教有關。GL6采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杆懸架,在這個價位中算是正常水平。而在調教上,前懸明顯要比後懸調的更一些。
在駕駛GL6的時候,你會感覺到整台車的操控感受還是偏向於舒適調教的,尤其前懸對於震動的過濾還是相對到位的;但是坐在第二排的時候,會明顯感覺到來自後懸對於彈跳的抑製有些乏力,說直白些就是感覺後懸架偏“硬”,不如前懸來的那麼舒適。也許工程師的初衷更多是考慮滿載時的實用情況,但受製於試駕條件,我們以上的體驗都是基於4名乘客的載客量進行的。
減分項
GL6的車身長度為4692mm,想要在這樣的車身長度裏布置三排座椅,那必然會有所取舍,而GL6選擇犧牲的就是行李箱空間。
在6座模式下,GL6的行李箱空間確實比較有限,且不說滿足6人出遊的行李,單是6人隨身攜帶的包包就基本能填滿整個行李箱。另外,由於第三排座椅的靠背是有一個傾斜角度的,這就進一步影響到了GL6的裝載能力。
好在GL6的第三排座椅能夠以50:50的比例純平放倒,而此時的行李箱空間就顯得非常霸道了。但GL6的車主估計經常會麵臨一道選擇題:如果隻坐四個人,那行李箱空間的確非常充裕;但如果要坐六個人,那行李箱塞幾個隨身的包包基本就滿了;而如果坐五個人又恰巧有些行李,那坐在第三排的哥們隻能扶著身旁的行李箱了。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如果GL6能推出2+3的5座版本,在實用性上反倒有可能會優於目前的2+2+2布局,至少不用在乘客和行李之間做出艱難的取舍了。
AL頻道小結
總得來說,GL6是一台優點和瑕疵都相對明顯的車型:高顏值絕對讓外貌黨們過目不忘、1.3T發動機對於抖動和平順性的控製可以媲美自吸,而在輸出上更是甩了自吸一截;中控、座椅、操控等方麵算是正常發揮,不算特別突出但也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至於空間,受製於定位和車身尺寸,其實也很難再多要求些什麼,畢竟同價位的競品多多少少也存在相同的問題。
綜上,如果你對空間有著極度“變態”的剛需,那麼聽我一句勸,不妨去看看GL8吧,它絕對能滿足你對空間的任何需求;而如果你的預算不足20萬,又想要一台合資品牌的MPV車型,那GL6也算是一個相當不錯的選擇了。
最後更新:2017-11-07 17:51:47
上一篇:
能火嗎?榮威RX3將於11月15日,預售價10-15萬
下一篇:
售9.88萬元起 雪鐵龍C4世嘉2018款正式上市
心靈大屠殺 思域和卡羅拉你到底選誰
2017款長城汽車-哈弗H8 車主們用車後都是怎樣評價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車型動力升級 百公裏加速度提速1秒
6萬不到就能買輛SUV,外觀新穎動力不俗,哈弗H6大唿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車,沒有輪胎依靠磁懸浮行駛
家族布局成效顯著 東風日產奪合資SUV銷量冠軍
江淮真瘋狂!山寨埃爾法賣30萬,GL8都說它作死
上市100天銷量突破4.7萬台,長安CS55熱銷的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CS15EV對比江淮iEV7S 兩台最大續航350km的純電SUV
戰力指數簡直可怖!雅閣10月狂銷上萬輛,明年10AT來了真的要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