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45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哈弗H6後勁不足,WEY品牌能否成為長城新的銷量支撐點?

車哥們專注實用、有趣、專業的汽車資訊,登陸車哥們網獲取更多信息

行業解讀

10月10日,國慶長假後第二天,長城官微給出了其9月銷量快報,上月,長城汽車累計銷售102037輛,同比微增4.46%,其中哈弗品牌銷售77755輛,WEY品牌銷售12013輛。

對長城來說,上月的銷量應該是喜憂參半。喜得是,長城上月銷量突破10萬大關,並且WEY品牌銷量過萬;憂得是,盡管在“金九”的大趨勢下,當家車型哈弗H6的銷量也沒能有更大的突破,僅45161輛,同比下滑高達15.22%。

哈弗H6後續增長乏力

連續53個月保持SUV銷量桂冠,上月哈弗H6依然是SUV領域的霸主,一切似乎都在按部就班的重複著過往。但車哥們注意到一個現象,比之去年,哈弗H6的數據並沒有那麼亮眼。

來自搜狐數據顯示,哈弗H6今年一整年的銷量較之去年明顯落了一個層級。哈弗H6今年最好的成績是1月份的4.6萬輛。與去年最高的8.5萬銷量相比,近乎被腰斬了一半的銷量。今年前9個月,哈弗H6銷量為34.81萬輛,同比下滑6.71%。

今年8月,寶駿510以黑馬之態躍居SUV銷榜第二名,以1000輛的微弱差距緊緊咬住哈弗H6的尾巴,險些就改寫了SUV的銷冠史。外界認為,哈弗H6遇到了有史以來最艱難的銷量瓶頸期,後勁有些乏力。

事實上,長城內部對哈弗H6後勁不足的認知更早更深。

10月13日,中國品牌SUV首次最嚴苛翻滾試驗在天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實車碰撞試驗室拉開帷幕。不出所料的是,在安全上大做文章依然是長城的一貫思路;不同的是,這一次,長城把聚光燈投向了哈弗H6,而不是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的WEY品牌。

10月10日,哈弗H6運動版換新上市。

不久前,長城汽車采取了大幅的官降來提振銷量,哈弗H6 Coupe 1.5T車型最高降價幅度1.78萬元。

而車哥們翻看長城汽車的官微發現,這已經是今年長城汽車在哈弗H6身上采取的第三次官降。

今年6月6日,長城官微發布哈弗H6降價通告。通告稱自6月5日起,顧客購買哈弗H6 Coupe1.5T自動擋車型最高可享受1.3萬元優惠!同時還可獲得“最高貸款6萬,12期0息或13-36期低息”的金融貼息優惠。

此外紅藍標哈弗H6運動版1.5T自動擋車型最高可享受1萬元優惠,並可享受與Coupe車型同等金融貼息優惠。

而在年初的3月27日,長城啟動了大手筆的“10億紅包雨”計劃,旗下多款車型參與降價,其中哈弗H6尤甚,最高折扣8000元。

在此期間,哈弗H6還采取過為期一個月的限購計劃。

盡管WEY品牌在魏建軍的眷顧下頻頻亮相,但長城對哈弗H6的用心程度反而有增無減,這與一向不喜、不屑、也不擅營銷的長城有些背道而馳。

業內人士分析,哈弗H6的頻頻出招,或因迫於外界的壓力所致。尤其是一年內連續三次官降,也暗示出長城想要守住SUV銷冠的決心。

乘聯會數據顯示:9月,SUV銷量達93.97萬輛,同比增長14.0%,環比增長20.0%。1-9月累計銷量682.57萬輛,同比增長17.5%。

在SUV整體銷量上行的大環境下,哈弗H6的銷量不增反降。

在乘聯會給出的1-9月SUV銷量榜單中,傳祺GS4、博越、長安CS75、榮威RX5等熱門車型銷量都大幅上升,隻有哈弗H6同比下滑。毫無疑問,它們一定會分流哈弗H6的流量。

哈弗H6的後勁乏力也讓外界開始擔心:哈弗H6還能守擂多久?

迫於外界壓力采取連續官降是為了保住哈弗H6的銷冠之位,也有分析認為,這是長城基於資本層麵的考慮,借此抬高股價融資,實際上這樣的價格對於哈弗H6來說,利潤空間已經非常有限。

哈弗H6之後,WEY能否成為長城新的銷量支撐點?

讓長城引以為傲的是,WEY品牌上市後連戰連捷,上月首破萬輛。

但一張簡單的銷量表暗藏了諸多玄機,盡管月過10萬的銷量,其中卻存在明顯的兩極分化現象。除了哈弗H2、H6、WEY品牌等車型,其餘多達10款車型的銷量均在幾千輛左右。這也讓哈弗H6看起來有些孤掌難鳴、獨木難支的感覺。

還是顯而易見的道理,長城對自身現狀的估計遠比外界看的清晰、透徹。

今年內,長城被接連爆出與Jeep、寶馬等國際大品牌“有染”,目前結果如何尚是未知之數。另一方麵,亮相法蘭克福車展、進軍海外市場,不管是車型還是銷量,長城都在尋求新的銷量增長點,

在哈弗H6銷量後勁逐漸乏力的狀態下,外界也議論紛紛,WEY品牌能夠接棒哈弗H6成為長城新的銷量增長點。

短期來看,WEY品牌的銷量或許還會有新的進展,但隨著WEY品牌車型上市熱潮的逐漸降溫,領克等新入局者的不斷來襲,WEY的增長勢頭能維持多久也讓不少人為其捏了一把冷汗。

就自身狀況而言,WEY品牌的後續車型也有尷尬之處。目前WEY品牌已上市的兩款車型價格區間在15-19萬之間,恰好處在自主品牌的價格真空帶,那麼其後續的產品如何布局,價格又該如何定位。向下與哈弗H6價格重疊;受到技術瓶頸的限製,向上20萬以上自主品牌幾乎占不到任何便宜。那麼,一個尷尬的問題是,下一步,WEY品牌怎麼走?一個品牌又不可能就隻推出兩款車型就戛然而止。

哈弗H6的後勁不足是長城鏈性問題中的其中一環,跛腳、車型矩陣全但發力點少、品牌少等共同組成了長城的問題鏈。下一步,如何打破僵局,WEY開了個好頭,不管是收購Jeep還是牽手寶馬,引進技術、強化自身於長城而言是個不錯的突破口。這也是長城頻頻與外界接觸的關鍵所在。

最後更新:2017-10-20 00:07:28

  上一篇:go 馬自達激戰不斷,肇慶硝煙再起
  下一篇:go 縮小版“哈弗H6”前臉 禦捷純電動SUV申報圖曝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