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5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中國版“特斯拉”會成為下一個紅旗嗎?

本文係杠杆遊戲(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獲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

撰文|張銀銀

禁售傳統燃油汽車,不再是說說。中國已經開始研究製定禁售傳統燃油汽車的時間表。

工信B副部長辛國斌9月9日,在2017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泰達)國際論壇上致辭時透露上述信息。

在此之前,已經有包括荷蘭、德國、法國和英國等多個國家公布禁售燃油車時間表,最為激進的是荷蘭,其計劃禁售時間是2025年。

作為全球汽車產銷第一大國,中國的汽車政策,牽動世界。中國禁售燃油車的時間表,足以改變全球汽車業主燃料及行業格局。

有觀點認為,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遠超其他國家,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的推出,將加速中國車企彎道超車,有望成為未來世界汽車業主角。不僅如此,新能源汽車的體係和外延,還將有利於推動中國製造實現升級。

作為一根政策杠杆,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的意義和價值,果真如此麼?作為汽車產業愛好者,杠杆遊戲今天做個簡要分析。

1

禁售燃油車時間表,是應對新能源汽車補貼效率不高、趕上技術潮流的必須

正如媒體所言,中國節能減排壓力巨大。作為汽車銷量多年位居全球第一,無論全社會整體能源消耗,還是石油消費全球數一數二的大國,必須承擔起責任。

工信B副部長辛國斌就說,截至2016年底,中國汽車保有量接近兩億輛,帶來嚴峻的資源能源和和環境壓力。中國政府承諾2030年碳排放達到峰值,一次能源比重達到20%,按照目前狀況達標的難度仍然很大。

站在環境和世界責任全局上,也就更能理解,中國這些年支持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必要和迫切性。

客觀來說,傳統車企巨頭,恰恰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阻力之一。因為他們是現行汽車業格局的最大受益者,無論世界汽車巨頭,還是中國幾大車企無不如此。

不僅如此,以現有的技術和成本,新能源汽車的保有、使用成本並不低。現有的燃油汽車經過上百年的發展,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和穩定,大部分消費者並不願意選擇,還不夠成熟的新能源汽車。

如何鼓勵消費者選擇新能源汽車?我國政府幾年前,開始了對新能源汽車的巨額財政補貼。

但凡有補貼,就有偏補、套利的可能。而我國的一些實際情況,補貼很多時候又會淪為地方保護主義。在2016年全麵清查“騙補”後,計劃2019年開始財政補貼將逐步退坡,2020年之後則有望全麵退出。

那麼問題來了,補貼減少,如何鼓勵消費者更多選擇新能源汽車?如何讓車企願意繼續研發和生產更多的新能源汽車?

如果企業長期無法保證營收,甚至根本賣不出去幾台,還有幾家企業和投資人願意長期堅持;如果投入和研發減少,新能源技術又如何進步?這實際就會走上一條惡性循環。

當然,杠杆遊戲認為,市場自有其邏輯。正如燃油汽車的發明、大麵積推廣和被接受,根本不是靠補貼出來的。

但無論如何,產業政策杠杆自有其價值。或好,也或許不好。要讓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此消彼長,不至於徘徊、永遠止步不前。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定出,禁售燃油汽車時間表,倒逼行業拚命。

應該說,新能源汽車動力、集成技術的發展這些年還是有進步。這臨門一腳,總得有人來踢。隻有趕鴨子上架,鴨子才會朝著那個方向去。

從美國的一些州,到歐洲不少國家,包括沃爾沃這樣的車企,都已經定出了禁售或停止燃油汽車時間表。傳統汽車業,我國合資換技術顯然不太成功。未來世界大勢麵前,我國必須趕上趟。

2

中國製造革命升級的契機,逼著中國汽車征服世界?

在禁售燃油汽車時間表,已經開始研究之前,2016年10月,國務Y常務會議明確指出,原則上不再核準新建傳統燃油汽車生產企業;當年12月,《“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再一次明確新能源汽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地位。

杠杆遊戲注意到,產業政策杠杆,確實是最好的指揮棒:

從各地新能源汽車的計劃和投資布局看,“全民造車”正成為中國新一輪製造業革命的標誌。比如江西贛州,這樣一個在傳統汽車製造行業毫無地位的城市,宣布落戶的新能源車企已經多家,投資金額高達數百億。

當然,贛州有稀土資源,這對於新能源汽車電池製造而言意義不小。而放眼全國,這幾年來,各地宣布的新能源汽車投資金額高達萬億級,產能規劃已經超過2000萬台。

一個行業,特別是汽車製造這樣高技術、高資金需求行業,隻有大筆資金的砸入,才能有所收獲。從傳統燃油汽車到新能源汽車,這不是量的跨越,而是質變,必須要錢。

不否認,這其中或有泡沫。但在泡沫中錘煉出的企業,方能立於不敗之地,方能開創時代。更多的企業淪為炮灰,不可避免,世界邏輯一向如此。但在趨勢、卡位和未來收益麵前,誰又能不追上去呢?再加上一些地方的推波助瀾……

資金和技術的投入,理論上說應該可以掀起汽車技術的革命。不過,無論是對新能源汽車未來減少補貼,還是禁售燃油車時間表的出爐,對外資、合資車企都是一樣的。

國產汽車界如果不能抓住機會,外資車企憑借既有市場占有率、技術實力,很可能把我國新能源車企打個落花流水。正如燃油車時代,國產車,特別是真正意義上的國產車從未占過市場主導。

今天,“國產車”好不容易打下的半邊天,在未來新能源汽車時代,也有可能再次被打回原形。越是如此,中國車企越需要奮發圖強。從這個角度理解各地掀起的新能源汽車投資熱潮,還是有意義的。

但願這些投資可以實打實用於技術進步上。唯有如此,中國製造革命升級的契機才不會浪費,中國汽車不說征服世界,趕超日美德,起碼才有分一杯羹的可能。

3

如何避免重蹈上一輪新能源汽車補貼、紅旗百億投入打水漂的覆轍?

作為汽車產業愛好者,杠杆遊戲要嚴厲地說,如今回過頭去看,金融危機後我國鼓勵和補貼新能源汽車,寄望於純電動汽車很快“彎道超車”,搶占未來世界汽車行業技術主流的努力不太成功。

和新能源汽車的補貼不太成功類似,我國著名高端汽車品牌紅旗,一汽集團這些年來投入高達百億,但銷售卻乏善可陳。

這兩個過往的失敗案例,可以給我們太多的經驗和教訓:

1、傳統汽車製造的底子厚度是基本功。很明顯,經過多年的努力,在傳統燃油車領域,自主品牌好不容易才打下今天的半壁江山。其中較為成功的長安、長城、吉利、廣汽,都是經過了多年的磨礪,或吸收國外技術。

而如果去細究,這些較為成功的國產車企,不少東西實際依舊是國外的,還遠談不上真正的國產。

還比如,此前一度銷量暴增的眾泰、銀翔、北汽,今年被打回原形。因為汽車業絕不僅僅是模仿幾款漂亮車型,靠內飾和價格就可以拚下並牢牢占據市場的行業。汽車行業對基本功的要求極高。

即便是長安、長城已經算很紮實的車企,今年依舊出現高處不勝寒。而廣汽在GS4車身斷裂事件發生後,行情出現轉折不可避免。吉利未來就一帆風順?也未必。

很大程度上說,此前國產車崛起,靠的是中國人喜歡SUV這股潮流。

2、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電機、集成控製等技術突破和創新,缺一不可。很多年前,世界汽車產業一哥豐田就說,新世紀的主動權,在那些掌握節能環保最新技術的企業手裏。

跨國汽車巨頭在研發上的投入都很大。他們分別在新能源汽車的某個領域掌握主動,或握有核心技術進步。

而我們奔向萬億投資的新能源車企,大多毫無造車經驗,在動力電池、電機、集成控製方麵也少有核心能力。

譬如鋰電池、鎳氫電池組,各自在儲能、重量、密度、集成、成本、充電設備和耗時等方麵依舊還有不少問題。我國企業在這些方麵的技術和投入,和國際先進比,實際並不占太多優勢。

彎道超車不是打嘴炮。

3、新能源汽車發展路徑和技術選擇待解。新的動力能源技術“路線圖”,大概是這樣的:一、傳統汽車的高效動力總成和生物柴油、乙醇等生化燃料;二、混合動力;三、純電動車(可能隻合作短途);四、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和增程式電動車;五、氫燃料電池車。氫能源蘊藏豐富、排放為零,或是新能源汽車的終極方案。

而我國不少人,一開始就打算在所謂純電動汽車上彎道超車。但實際上,無論混合動力、增程式、氫燃料電池、純電動,最終能源儲備和驅動都是用電。

也就是說,任意一種電動驅動獲得進步,實際上都掌握新能源汽車發展進程的主動。譬如豐田的普銳斯,把製動、滑行、怠速的能量都攢起來,最終轉換成了動力,節約了油,享譽世界。

還譬如我國不太提倡的氫燃料電池汽車,實際還是有汽車在頑強研究,誰知道會不會最終有收獲呢?萬一啦。

未來新能源汽車,我們到底優先選擇怎麼發展,路線圖應該怎麼定?可能規劃不必管太細,讓車企和相關技術企業百花齊放、各美其美,最終或許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4、為公還是為私,為技術、前景還是為補貼,車企自身應該有定力、遠見。杠杆遊戲不得不舉例紅旗,以官車定位,甚至很多時候隻為閱兵,用時髦的話說,得接地氣啊!

汽車消費終究是大眾消費,做高端不是不可以,但屌絲車都做不好,很難做出高端車。日係車企的雷克薩斯、英菲尼迪、謳歌、普拉多、漢蘭達等,都是其母公司在普通的家轎市場打贏了對手,占據了相當的世界市場基礎上才發展起來的。

同樣,此前我國一味騙補貼的車企,真的在新能源技術上有較多質的飛躍嗎?大家衝著剛好達到補貼標準去,甚至造假去,哪有技術進步可言?沒有技術進步,未來世界的新能源汽車爭奪戰,我們依舊很難是世界主角。

但願禁售燃油車時間表能給我國車企以警示,讓他們感覺到前路的壓力。

最後更新:2017-10-08 03:01:38

  上一篇:go 凱迪拉克ATSL提車4個月感受,車主:這個配置讓我很傷心
  下一篇:go 眾泰SR9整車質量差,“山寨王中王”也難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