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03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人民幣對美元創近三月新高 不存在趨勢性貶值壓力

  昨天(20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價為6.5798,比前一交易日大漲277個基點,是9月20日以來首次收在6.58關口上方,創下近三個月新高。

  今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已升值5%

  昨天,人民幣中間價小幅上調,比上一交易日調升32個基點,報6.6066。交易員指出,因美指偏弱,中間價小幅走升,人民幣早盤小漲,午後隨著結匯大量增加,盤中人民幣快速升破6.58關口。“今天感覺大家都在賣,主要是自營。”一中資行交易員稱,“之前匯率整理過一段時間,總是要動的,今天算是積累情緒的一個釋放。”

  有交易員還指出,這兩日人民幣反彈主要是對美元指數調整的被動反應,另外人民幣反彈也導致部分美元多頭離場。由於市場對美國稅改的影響看法不一,美指反彈缺乏持續動力,而美指整體偏弱的走勢也進一步淡化了人民幣的貶值預期,離在岸美元/人民幣風險逆轉指標創下四年低點。隨著美元的利好逐漸出盡,而年底客盤結匯量也將逐漸增加,市場預期人民幣將保持雙向波動偏升值。

  有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均有所升值,升值幅度分別為377基點、1249基點、1375基點,截至12月20日,四季度以來累計升值249個基點,幅度小於前幾個季度,但仍較上年末升值3304個基點,升值幅度為5%。年內剩餘不到10個交易日,今年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將實現升值,終結了過去三年連續貶值的走勢。

  主要渠道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平穩合理

  日前,國家外匯管理局公布了2017年11月份銀行結售匯和銀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數據。數據顯示,2017年11月,銀行結匯9753億元人民幣(等值1474億美元),售匯10251億元人民幣(等值1549億美元),結售匯逆差497億元人民幣(等值75億美元)。其中,銀行代客結匯9237億元人民幣,售匯9549億元人民幣,結售匯逆差312億元人民幣;銀行自身結匯517億元人民幣,售匯702億元人民幣,結售匯逆差185億元人民幣。在連續兩個月呈現順差之後,11月份銀行結售匯及代客結售匯再次出現逆差,但逆差規模較小,遠低於前幾年11月份的水平。因此,業內人士認為。當前我國外匯市場供求平衡格局沒有發生根本變化。

  外匯局有關負責人也指出,當前主要渠道跨境資金流動總體平穩合理,市場主體結匯意願同比回升、購匯意願下降。11月份,銀行客戶結匯與涉外外匯收入之比為61.0%,同比增加5.4個百分點;銀行客戶購匯與涉外外匯支出之比為62.7%,同比下降9.5個百分點。個人購匯繼續平穩回落。11月份,個人購匯同比下降44%,較2017年1-10月月均水平低15%,處於近年來的較低水平。

  人民幣不存在趨勢性貶值壓力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今年人民幣對美元恢複升值,既受到美元持續回調的影響,也與我國經濟增長企穩回升密不可分。未來決定人民幣匯率走勢的主要是經濟基本麵運行狀況與主要貨幣匯率波動兩大因素。綜合多種因素考慮,當前外匯市場供求基本平衡、跨境資本流動性比較平穩,人民幣並不存在趨勢性貶值壓力。

  匯豐高級外匯策略師王菊認為,三年前開始的人民幣單邊貶值趨勢已成過去。監管層在2017年中推動人民幣匯率預期的“重新定位”,這一基於中國經濟增長改善和貨幣政策保持穩健的政策舉措相當成功。展望2018年,預計上述兩大宏觀因素仍將存在,因此人民幣將繼續維持相對於美元的收益率優勢。

  王菊指出,中國的政策目標是將企業和居民的資本海外配置的真實需求與中國的經常賬戶順差及相對穩定的外國證券類組合資金流入相匹配,從而避免在資本項下逐步開放的過程中引發匯率的過度波動,最終影響其他經濟改革目標的推進。因此,價值合理、雙向波動的人民幣匯率對中國經濟改革的需求和經濟發展的現狀來說是最優的選擇,並有助於管理層應對去杠杆和保增長等各項複雜的任務。預計1美元兌人民幣的“公允價值”大約在6.60左右,而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在2018年將圍繞這一公允價值呈現雙向波動趨勢,波幅預期將大於今年四季度。

  在王菊看來,靈活且雙向波動的匯率有利於預防企業的從眾行為,防止匯率風險的錯配。此外,中國將加快建設有深度的並且更加聯通的在岸和離岸外匯市場,允許更多的市場參與者以及更多的跨境外匯交易和各種外匯衍生產品交易。這些基礎設施的改進也將有助於匯率靈活性的發展。

(責任編輯:DF207)

最後更新:2017-12-21 11:19:32

  上一篇:go 2017年A股十大關鍵詞 漂亮50與MSCI齊入選
  下一篇:go 陳迪:GDP數據超預期 紐幣聞雞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