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兌美元升破6.47關口創四個月來新高
1月12日,在岸人民幣盤中漲至6.4692,連破6.49、6.48、6.47三道關口,創去年9月8日來新高,較上日夜盤收盤累計漲近300點。
數據顯示過去三周來,投資者擴大多數亞洲貨幣的多頭倉位,人民幣兌美元多頭倉位增至9月8日以來最高水平。
從去年12月中旬以來,受美元走弱等因素影響,人民幣持續攀升。從去年12月13日的6.6226至今,人民幣累計漲幅已超1500點。
周二和周三,人民幣出現連續下跌,周二離岸人民幣兌美元盤中跌至6.5324,日內累計跌超350點;10日人民幣繼續下挫,中間價下調239點。市場認為這和逆周期影子微調密不可分。
從去年人民幣走勢看,市場普遍認為,在中間價報價模型中引入的“逆周期因子”有效打破了人民幣單邊貶值預期,通過校正外匯市場的順周期性,已基本糾正了去年上半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不足的問題,也帶動一籃子匯率回到與中國經濟基本麵相符的合理水平。目前外匯市場順周期性已明顯減弱,“逆周期因子”任務已階段性完成。
而周四人民幣微漲、周五人民幣大漲則顯示,逆周期係數微調影響已經基本消化。
分析認為,人民幣持續升值,將會給出口帶來更多壓力。周五,12月中國進出口數據公布,雙雙大幅回落。
長期來看,市場人士認為,當前全球經濟同步複蘇,貨幣政策更趨於一致,部分主要非美貨幣升值將繼續抑製美元上行,美元強勢周期可能已經結束,人民幣貶值壓力有限。
專家指出,2018年中國經濟發展態勢如能與預期走向基本一致,在穩中求進總基調下邁向高質量發展,那麼人民幣匯率或將在雙向波動中有小幅升值。
(責任編輯:DF314)
最後更新:2018-01-13 17: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