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08 返回首页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扎克伯格:为什么Facebook会被我创造并且估值破4000亿

我每天都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 我现在做的是我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吗?

只有在获得了肯定的答案之后,我才会感到舒服,感觉自己的精力和事件没有白费。

—— 马克·扎克伯格

01

Facebook创始初衷

我们都想知道别人在做什么

对我个人来说,我一直觉得世界上最有意思的是人和人类的运作方式。大学的时候,我读的是心理学和计算机,而心理学教会我的一点就是:大脑里有很多区域是专门为了理解人、理解语言、互相沟通、理解面部表情等设计和服务的。

在2004年刚开始观察互联网的时候,我发现,人们可以在互联网上找到几乎任何东西,比如新闻、电影、音乐、材料等等,但是对于人们来讲最重要的部分——“其他的人在做些什么”——这个信息是不存在的。

为了知道身边的人在做些什么,我们需要去建造一个新的、能够让人们更新自己现状的工具。比如说,我曾经为了考虑选什么课好,创建了一个叫做“Course Match”的工具,你可以在里面输入你选择了什么课程,也可以看共同选这门课的人有谁,或者他们对课程的评价等。

让我惊讶的是,人们愿意花数个小时的时间去点击这些课程,查看这些信息。而且这还只是人和课程的信息而已,人们对这些东西表现出的深厚兴趣太有意思了!毕竟这些东西只是枯燥的文字信息,并没有什么有趣的事情。

但这让我明白,人们对于知晓身边的人和事有着极度的渴望。

当然,在真正做Facebook之前,我在哈佛读书的过程中还做了大概十多个其他类似的小东西,这些东西最终都或多或少地被融入了Facebook。

02

只是想做点有用的东西

并没想过会成立一家公司

做第一版Facebook的时候,是因为我和朋友们需要这样一个东西,一个能够让我们和周围人产生联系的工具,但我完全没想过这会成为一家公司。我对第一版本发行当晚的印象非常深刻:

我和几个现在还在Facebook工作的朋友出去吃披萨,聊到说未来可能会有人为整个世界做一个类似Facebook的社群,那应该会是一个伟大的公司。

很明显,我们没有想到那会是我们自己。原本没有想要做一家公司,我们只是做了一个觉得对学校有点用的东西。

跟我做的其他十多个东西不同,我们一直坚持把Facebook经营了下去。像前面提到的Course Match和其他一些课程工具之类的,达成了它们的使命后我们就不再继续经营了。

可是Facebook,人们太爱它了,并且在持续使用它。我记得短短几周之内,三分之二的哈佛学生就都注册了Facebook,另外MIT之类的学校的人开始给我们写邮件让我们在他们学校开放Facebook,我们就按照他们的要求继续做下去了。

一开始真的没有想过要做一家公司,我们只是不断随人们的需要去做,而这引导着我们不断进入新的学校,并且最终跨越到学校之外。

到一定程度之后,当我们雇佣了一大批人的时候,才决定要做一家公司,目标就是连接这个世界。但这并不是我们开始的时候能预料到的。

03

创业

应该始于解决问题的需要

我一直觉得,我们应该从想要解决的问题开始着手,而不是从决定要创业这个想法开始。

最好的公司都是那些立志想要带来一些社会影响和变化的,哪怕那个社会影响只是很小的一点;而不是那些想要赚大钱,或者因为有人手就随便开家公司的。

所以我也一直觉得这是和整个硅谷有点相反的想法,在硅谷人们总是先决定要创业再决定要做什么,这在我看来是非常本末倒置的。

对于真正创过业的人来说,他们知道创业本身是件非常难的事情,而真正让你能够坚持下去的是:相信你在做的事情,并且知道你做的事情是在创造价值。而这,就是我认为的伟大公司的由来。

04

只是拒绝雅虎收购后

早期的管理层都走了

对我来说,Facebook最难的部分是当Yahoo要花重金收购公司的时候,那是一个分水岭;在那之前我们只是想什么是正确的事情,并且去完成。

我们开到了很多学校,开到了高中,又走出了学校;我们做了很多照片的功能,因为我们觉得这就是我们需要做的事情,这样才能帮助人们表达自己,并且了解更多身边的人和事。

但当Yahoo要十亿美金收购公司的时候,公司刚成立几年,只有1000万的用户。我们不知道我们还能走得多远。

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去考虑公司的未来:“哇,原来我们在做的事情这么厉害和有意义?”

这也引起了公司内部还有和股东间的一些有趣的对话,最后,我和Dustin决定:“不行,我们可以走出学校,连接更多的人,超过1000万用户的更多的人。我们可以做的更好,并且真的做成这件事。”

所以,我们就以此为目标去行动,但也真的带来很大压力,因为非常多的人觉得我们应该把公司卖掉。而对于许多加入公司创业的人来说,我觉得当时自己在沟通上并没有做得很好。我们只是每天出现在公司,并且继续做自己认为对的事。

所以对于很多早期加入的人来说,他们并不是和我们站在一边的。对于他们来说,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几年,然后以10亿美元的价格卖出,这简直就是本垒打了。

我明白这点,但我也没有跟大家沟通好我们到底要做什么,从而造成了一种极大的对抗压力。所以,最痛苦的不是拒绝Yahoo的Offer,而是那段时间公司内部有大量的人离职,他们不相信我们所做的事情。在拒绝Offer后的一年内,所有的管理层都走了。

05

几个月后

我们走向了世界

特别幸运的是最终我相信的东西都实现了,而且实现的速度非常快。那是在2006年夏天,我们发布了“News Feed”。10年过去了,这是世界上被使用最多的产品之一。

再之后,我们对世界上所有人开放注册,这让用户得以迅速增长。所以,在拒绝Offer的几个月之内,我就证明了我们当初的决定是正确的。

但是从那以后,还有很多更难的决定要做,你要赌上公司未来的方向,在一些事情上砸下几亿美元的花费,而也许在5到10年以后你才能知道当初的决定是否正确,这些都会比当初那个拒绝收购的决定要更艰难。

06

观察用户习惯

我们不断改进

推出新产品:

首先我觉得如果你把事情做得足够好,是不需要做看起来很大很疯狂的决定的。你可能更需要一点点地随着社群一起演进。

以News Feed为例,这本身虽然是一个大的转变,但这个转变是在数年中不断观察得出的,在这期间我们一直在观察用户的使用行为。所以像一开始的时候,Facebook是没有类似News Feed这种能够看到其他人分享信息的产品的。

一开始我们只有用户页面,然后我们发现用户们最常见的行为就是到处点来点去。他们会点到不同的用户页面里,甚至几百个之多,就是为了看他的好友们的资料有什么新的变化和更新。

人们不止是对找到一个人或了解一个人感兴趣,更对这个人每天的状态更新感兴趣。所以一开始我们做了个产品,可以显示你的哪个好友又更新了页面,至少用户可以知道该点进谁的页面去查看。然后,第一版的News Feed非常简单,基本它就是把用户更新的内容按顺序放到你的首页上。

然后我觉得如果事情发展的都顺利,通过使用量化的数据并且结合质的反馈就可以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我们就可以凭直觉去决定该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并依据这些假设进行实验,得到更多的数据和反馈,不断修正直到知道该如何去做。

收购决定:

另外,我们花了大价钱买来了Oculus。如果我们做的足够好,能够在内部做好这个事情,那么也许就不需要做出买下Oculus这个决定了,但问题就是我们没有做好。

而且,Oculus的团队是目前为止这个领域最天才的团队,所以收购的这个决定就是合理的。我觉得,作为CEO,你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是:不要把公司放到必须要做疯狂的决定才能生存的位置上。

当然,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你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有优势。所以,和骄傲、不承认过去可以做得更好比起来,勇敢地做出重大的决定会更好些。

07

建立一个专注于快速学习的公司

核心就是建立一个专注于快速学习的公司。公司本身是一个学习性的组织,你做的决定可以让他学得更快或更慢。

在很多情况下,建立一家公司也像遵从很多科研方法一样,要不断的尝试大量的假设推论,如果你的实验设计构建的足够好,你就会学到下一步该怎么做。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哲学方法。

所以在公司内部我们会做非常多的决定,而每一个都充分授权给独立的工程师。我们投资搭建的是这个巨大的实验结构。

在每时每刻,世界上都不只有一个版本的Facebook,世界上可能有成百上千个版本在运行,因为工程师们有权利尝试不同的点子,并且让也许1万或10万的用户去尝试,然后他们会得到一个结论,知道自己实验结果的好坏。

不管这个实验是让News Feed里的内容变得更好还是UI的变化或其他的新功能,他们都能够用自己版本的数据结果去和一个基本版去比较,这里比较的数据可能是分享量、营收、活跃度等Facebook内部在意的数据。

通过不断地多次不同的实验,和对每个人的授权,你可以想见比起每一个决定都要经过审批来说,这样的进展要快上不知道多少。所以我认为构建一个学习的文化并且不断向之努力是非常关键的。时间越长、帮助越大。

最后更新:2017-10-08 17:00:49

  上一篇:go 娱乐圈美腿我只服这10位,杨幂排第10
  下一篇:go 张柏芝再度卖萌晒美拍却遭网友打脸,柏芝diss网友:不喜欢别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