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40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阿裏雲八年蝶變,新一代布局,重裝上陣

最近,微軟現任CEO Satya Nadella寫了一本叫作《Hit Refresh》的半自傳性質的書,這個書名源自瀏覽器上有一個“Refresh”按鈕,點擊按鈕就刷新網頁。《快公司》雜誌隨後刊出了一個封麵報道,標題叫作“Microsoft Rewrites the Code”(微軟重寫代碼)。

對於已經存在42年的微軟來說,需要麵向雲計算重寫整個軟件代碼。而對於剛存在8年、雲中原生的阿裏雲來說,要做的卻是在下一波發展中,進化自己的代碼。2017年10月11日,數萬人湧入了杭州雲棲小鎮參加一年一度的雲棲大會,今年的主題是“飛天·智能”,而去年主題則是“飛天·進化”,當時就已經指出了進化之路。

阿裏雲具體如何進化呢?如果說去年還看不太清楚的話,今年阿裏雲的新三駕馬車負責人在本次雲棲大會第二天集體亮相,就可以清晰到阿裏雲的未來之路:阿裏雲副總裁李津;阿裏巴巴集團副總裁、阿裏雲IoT事業部總經理庫偉;阿裏巴巴集團副總裁、搜索事業部&計算平台事業部負責人周靖人,以及阿裏雲大數據事業部總經理、阿裏雲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裏。

雲、機器智能、物聯網,相當於一個人的心髒(雲)、大腦(機器智能)和神經係統(物聯網)。特別是庫偉首次正式亮相雲棲大會,代表阿裏雲的組織結構進一步完整。新一代領導層集團亮相,阿裏雲已經做了全麵進化的準備。而馬雲宣布千億投資的“達摩院”以及首次亮相雲棲大會的量子峰會,則為更遠期的阿裏雲做了前瞻布局。

“今天雲棲大會到場將近67個國家的客戶,有近100萬家付費企業今天在阿裏雲上。”阿裏資深副總裁、阿裏雲總裁胡曉明以一個基本的數字開場。

從自建到自研

“飛天的誕生讓我為團隊感到自豪,這是中國第一個單個集群超過5000台服務器的通用計算平台,每一行代碼都是我們自己寫的,非常了不起。”阿裏雲的創始人、現任阿裏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在他的書《在線》中回憶。王堅於2008年9月加入阿裏,2009年9月創建阿裏雲計算公司並任總裁,領導團隊自主研發了大規模分布式計算係統“飛天”(也是阿裏雲的核心)。

“今天在雲計算當中,不僅僅是雲計算的操作係統成為唯一的競爭優勢,再往下走一定是軟硬件一體化,才能讓雲計算效率更高。無論是存儲、計算、網絡還是芯片等等,阿裏雲采用的是飛天係統與硬件層做深度定製化。”胡曉明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道出係列新品背後的大邏輯。

首先,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阿裏雲推出了雷神與神龍兩條自研服務器產品線。其中,神龍雲服務器采用自主研發的虛擬化2.0技術,兼有普通雲服務器的彈性和物理機的高計算性能,再通過物理級別隔離實現加密計算,確保加密數據隻能在安全可信的環境中計算,更可按秒級計費。

神龍雲服務器出自阿裏雲的神龍計劃,該計劃是為打造下一代雲計算核心技術而開展的中長期研究課題,包括自研芯片、核心業務加速設備以及重新定義硬件架構。實際上,IaaS層產品形態主要分為裸金屬物理機和雲服務器兩大類。神龍雲服務器兼顧了二者的優勢,更能搭建新型混合雲,讓線下的專有雲無縫平移到阿裏雲上。

雷神也是阿裏雲完全自主獨立研發的服務器,該服務器支持模塊化設計,配置多種機型,可以滿足各行需要,同時支持人工智能、機器智能等新型計算。由於采用了異構加速,計算性能提升50%,同時有超強的擴展能力。

其次,推出了自研的SSD存儲產品AliFlash。AliFlash存儲產品分為AliFlashV1、AliFlash V2和AliFlash V3三個研發階段,其中V1是自研PCIe SSD,已在內部業務批量上線,主要特點是軟硬件自主可控和根據業務定製化;V2則是自研NVMe U.2SSD產品,成本相較其它品牌產品降低20%,目前已量產;V3則是PCIe和NVMe雙模SSD,兼顧通用性和可定製性,目前處於研發階段。

第三,推出了自研的企業雲安全架構,采用“平台-用戶”雙層安全保障模式,涵蓋業務、運營、數據、網絡等11個維度共45個模塊,係統保護了雲平台的安全和用戶的安全。目前,阿裏雲實時保護著全國50%的網站,每天幫助客戶成功抵禦16億次攻擊。過去一年裏,阿裏雲已幫助用戶修複87萬個漏洞。

作為IaaS的基礎服務,阿裏雲的ECS彈性計算基於百萬級服務器磨煉和10年係統技術沉澱,服務著百萬用戶。如今,ECS在安全、穩定、彈性的基礎上,形成通用型、計算型、內存型、本地SSD型、網絡增強型等上百款實例規格,包括CPU、GPU、FPGA、ARM等,形成了完整的彈性計算家族,對應不同的業務場景。

本次杭州雲棲大會,阿裏雲還推出了雲上的第一款超算集群E-HPC產品,讓用戶可以輕鬆按需組建“雲上超算中心”;第三代專有雲,公共雲的彈性伸縮、海量擴展的能力延伸至專有雲中,讓兩朵雲同源同構、保證了強一致性,同時具備秒級容災能力和支撐萬級每秒的業務交易,滿足銀行、保險等金融行業對安全穩定的需求,更能用一輛卡車就把專有雲送到企業身邊;阿裏雲全球數據中心區域增到19個,新增中國西南、中國華北、印尼、印度和馬來西亞等5個區域,進一步增強了全球覆蓋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阿裏雲基礎設施還在25G網絡、第三代分布式存儲、遍布全球的19個區域的數據中心及高可用骨幹網等方麵的不斷創新。而阿裏雲CDN客戶24萬+、節點數達到1200+、儲備帶寬達80T、帶寬能力比肩Akamai,海外CDN節點擴建200餘個,主要在歐洲南美等地區。

而在本次雲棲大會之前,阿裏雲剛發布新一代自研高性能數據庫PolarDB。阿裏雲PolarDB是國內首個自主研發的通用雲數據庫,擁有商業數據庫一樣的性能,但價格僅為前者的1/10,進一步降低用戶的上雲成本,滿足用戶在業務連續性、在線業務擴展能力、數據安全上的需求,PolarDB 100%兼容MYSQL,單個數據庫最大規格為100TB,滿足了數據處理能力的要求。

通往智能之路

阿裏雲總裁胡曉明在2016年8月的北京阿裏雲棲大會曾表示:“擁有了數據的積累,機器將替代人類的智商。我們認為人類一定會進入數據時代,我們認為人類一定會進入到人工智能的時代。”在2017年3月的深圳阿裏雲棲大會上,胡曉明宣布阿裏雲正在“通往智能之路”。馬雲後來進一步修正阿裏的方向是機器智能。

從智能技術到人工智能再到機器智能和數據智能,阿裏雲的智能之路經曆了從單點單體智能到多點多體和多種智能的過程,特別是多種混合智能技術在“城市大腦”中的綜合應用,極大激發了阿裏對於智能技術的發展以及提升了阿裏雲基礎設施的支撐水平和能力,甚至激發了阿裏對於量子計算的長期投入。

阿裏通往智能之路,可以分為四個層麵:一是在自身業務場景中鍛煉和孵化智能技術;二是通過阿裏雲對外輸出以及獲得企業使用阿裏智能技術的反饋;三是通過合作夥伴的生態進一步擴大智能技術的應用場景與獲取各類商業大數據;四是與科研機構合作更為前期的前瞻性智能技術,比如與中科院合作的量子計算。

智能技術在阿裏自身業務場景中有著廣泛應用,經過了實踐檢驗的智能技術,經由阿裏雲對外整體輸出,這就是2016年8月推出的阿裏雲人工智能“大腦”ET,以及ET所基於的計算平台——2016年1月推出的大數據“數加”平台。

阿裏雲人工智能大腦ET源於早先的阿裏雲人工智能機器人小Ai,阿裏雲於2012年就開始人工智能領域的技術研發和儲備,研發了後來被稱為“MaxCompute”的海量數據處理計算引擎,當時叫做ODPS。ODPS的實時計算係統StreamSQL,後來在阿裏雲數據加平台被稱為“StreamCompute”。2016年1月,阿裏雲發布了“數加”平台,這是小Ai的計算基礎設施。2017年10月,阿裏雲發布了升級的MaxCompute 2.0和SteamCompute 2.0。

阿裏雲人工智能科學家閔萬裏14歲被中科大的少年班錄取,19歲赴美攻讀物理學碩士,2004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統計學博士,先後在IBM Watson研究院及Google擔任研究員,2013年加入阿裏雲負責人工智能項目小Ai。閔萬裏在腦電波(EEG)解析、高維數據挖掘、隨機過程理論、時間序列分析、網絡流理論等領域獲得多項國際專利,他於2011年發表的道路交通流預測研究,是該領域全球五年來被引用次數最多的論文之一。

AlphaGo為代表的深度學習算法,主要解決的是下棋這樣一個單目標兩個體對弈優化問題,而小Ai要挑戰的本質上是多目標聯合優化問題,典型應用之一就是《我是歌手》總決賽預測,包括7歌手混戰、對音樂的藝術和情感理解以及對多種多位評審的評估與分析,這涉及到了全麵的大數據技術。2016年8月,阿裏小Ai全麵升級為人工智能“大腦”ET,阿裏雲稱ET的背後為大數據AI技術。

2016年7月周靖人加入阿裏雲,他同樣畢業於中科大,後獲得哥倫比亞大學計算機博士學位,從2004年開始在微軟美國研究院工作,負責開發雲計算架構的大規模分布式計算係統,該係統是整個必應搜索後台數據服務的基石。加入阿裏雲後,周靖人主要負責大數據平台和阿裏人工智能研究機構iDST。

周靖人帶領的阿裏人工智能研究小組提出大數據AI,就是把大數據技術與AI技術結合起來,即隨著大數據的發展和分布式係統計算能力的突飛勐進,不再需要對數據進行取樣或裁剪,而是可以利用成千上百的機器進行數據分析,再通過類似人類的神經網絡無限逼近現實,最終促使人工智能更加精準。周靖人強調,把人工智能加上大數據就形成了數據智能,這阿裏的獨特之處。

可以理解為阿裏雲的人工智能思路是一個基於概率統計的全局性決策優化過程,在決策過程中需要多組變量輸入,其中的部分變量是通過基於人工神經網絡的深度學習優化得來。從這個角度來看,ET更像是一個智能大腦,而不是局部的神經元網絡。

大數據AI把智能從個體感知推進到了全局智能階段,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城市全局交通狀況預測。在2016年10月的2016杭州雲棲大會上,杭州市政府公布了一項計劃:為這座擁有2200多年曆史的城市,安裝一個人工智能中樞——杭州城市數據大腦,即“城市大腦”。

“城市大腦”的第一個課題就是交通擁堵治理,通過各類數據感知交通態勢進而優化信號燈配時,“城市大腦”目前已覆蓋杭州主城區莫幹山路區域等路麵主幹道,以及南北城區的中河-上塘高架等快速路,同時服務蕭山城區。目前,杭州已有128個信號燈路口由城市大腦掌管。

在杭州主城區,“城市大腦”調控了24個莫幹山路區域紅綠燈,通行時間減少15.3%;試點中河-上塘高架22公裏道路,出行時間平均節省4.6分鍾;在蕭山,104個路口信號燈配時無人調控,範圍西至蕭然西路、南至晨暉路、東至通惠路、北至蕭紹路,此外還包括市心路、育東路、北山南路在內的5平方公裏,車輛通行速度提升15%,平均節省時間3分鍾。

蕭山區還創新實現了120救護車等特種車輛的優先調度,事件報警、信號控製與交通勤務快速聯動,提升應急事件處理效率。一旦急救點接到電話,“城市大腦”就會實時計算,自動調配沿線信號燈。據測算,救護車到達現場的時間已縮短一半,平均節省7分鍾。此外,“城市大腦”還會自動通知到達醫院急救室需要什麼樣的設備和藥物等。“城市大腦”把智能技術推進到了多目標、多體聯動智能優化階段,為此阿裏雲推出了OneData統一數據平台。

“城市大腦”的一項基礎能力是對全城數萬路攝像頭進行實時分析,做出全局的判斷,如果換成人類交警,僅僅是去看這些視頻就需要十幾萬人。因此,馬雲在2017年6月的世界智能大會上表示,不能按人腦來設計“城市大腦”,不應該讓機器去模仿人類,而讓機器去做人類做不到的事情。“讓機器去發展自己智能的力量、尊重機器、敬畏機器,一個巨大的係統的誕生,它會與眾不同的走出不一樣的東西。”這就是超越了人工智能的機器智能係統。

簡單理解,人工智能可以實現對單攝像頭的視覺識別,而多攝像頭的視覺識別數據聯動分析、優化以及相關調控,就隻有依靠大規模的機器智能來實現。馬雲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進一步指出,在機器智能前提下,要調整之前的人工智能思路。

如果是用機器智能來識別機器視覺數據,那就不需要4K高清攝像頭,因為高清攝像頭是為了人眼識別而設計,而對機器來說可能隻需要一個低清攝像頭即可。歸根結底,人眼分析的是直觀圖像,而機器分析的是二進製數據,這是兩個完全不同的維度。另外,用低清攝像頭還能大幅減少數據采集、傳輸與分析等的速度以及降低相應的成本,整體上將能大規模優化機器智能係統。更進一步,從機器智能產生的更多數據,將能自動產生和優化智能,能創造未知的機器智能;而不像人工智能那樣需要人工標注,也就是把已有人類知識賦予機器,機器智能將是一個全新天地。

還需要說明的是,“城市大腦”不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更側重於城市的信息化與數字化,而“城市大腦”更側重於城市數據的治理、管理與分析。在智能技術這個維度,“城市大腦”更偏向非結構化大數據分析,而電商等係統則都是結構化數據分析,“城市大腦”能把阿裏雲的技術帶到下一個階段。“城市大腦”的研究在進一步從交通擁堵治理拓展到其它城市治理領域,同時還在從城市大腦擴展到工業大腦、醫療大腦等行業中。

萬物互聯的智能神經網絡

“互聯網後的下一個風口是物聯網,這已經是共識。”在2016年春節後阿裏集團的開年第一個峰會上,阿裏CEO張勇帶著阿裏智能生活事業部、阿裏YunOS事業部、阿裏雲事業群在“2016阿裏物聯網生態峰會”上向業界展示了對物聯網的思考。

2017年10月的杭州阿裏雲棲大會上,阿裏巴巴集團副總裁、阿裏雲IoT事業部總經理庫偉正式亮相。庫偉是原中國聯通市場營銷副總兼終端與渠道支撐中心(聯通華盛)總經理,2016年8月加入阿裏。庫偉低調加入阿裏負責IoT一年後,才在2017年10月的杭州阿裏雲棲大會上正式露麵。

去年初,張勇曾說過:“年前我們內部也做了一個很熱烈的討論,麵對物聯網今天阿裏準備了什麼,希望用什麼樣的方式跟合作夥伴合作,在未來新產業鏈當中阿裏占據什麼樣的布局,為合作夥伴和終端客戶提供什麼樣價值。”在2017杭州阿裏雲棲大會,阿裏拿出了自己的完整思路和方案。

根據權威數據,2017年整個物聯網的設備連接數會達到84億,而到2020年整個物聯網的連接數會達到208億。物聯網的發展非常迅速,但是任何一個新的產業都不是一促而就,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庫偉介紹,基於前期大量的搜集整理和調研,阿裏對物聯網行業歸納出了幾百個痛點,梳理出四個主要的方麵:方案研發難;服務整合難;成果複製難;安全問題突出。

“我們以解決行業痛點為出發點,為客戶創造價值,助推產業發展作為我們的出發點。所以我們的定位是做物聯網基礎設施的搭建者,基於阿裏巴巴自身的資源,有三個重要方麵的事情要做,分別是平台、市場和標準。”庫偉表示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表示。

阿裏雲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宣布正式發布Link物聯網平台,阿裏雲Link物聯網平台將戰略投入物聯網雲端一體化使能平台、物聯網市場、ICA全球標準聯盟等三大基礎設施,推動生活、工業、城市三大領域的智聯網。

平台方麵,阿裏雲要搭建一個全行業最完善的雲端一體化使能平台,目的是最大限度降低開發者的創新成本。在一體化的使能平台上,雲上的一站式開發平台、技術服務平台、內容服務平台,還有開發垂直行業的開放平台,整合安全、低功耗嵌入平台以及邊緣計算平台等能力。2017杭州雲棲大會還發布了自研的嵌入式操作係統AliOS Things,讓硬件終端更安全、穩定、低功耗。

阿裏物聯網雲端一體化使能平台使能平台,將把阿裏巴巴多年經過考驗和沉澱的技術開放出來,包括大數據、AI等,也把阿裏巴巴多年來生態建設的沉澱交付給開發者,包括支付、地圖、金融、物流等。

在市場方麵,阿裏將搭建一個完善的物聯網市場,目的是為了降低物聯網解決方案的複製和普及的成本。這是一個全覆蓋、多樣化的市場,既有硬件也有軟件,同時還有覆蓋各個場景的軟硬件一體化解決方案。該市場將利用阿裏巴巴多年來在電子商務領域的經驗和平台優勢,讓用戶在這個市場上一站式的實現交易、采購、認證、支付、評價等一體化流程,同時能夠快速簡單的找到所需要的各類物聯網解決方案。阿裏認為,隻有這樣才能夠適應物聯網的碎片化場景,才能夠讓解決方案快速構建、複製並且普及推廣開來。

在標準方麵,阿裏雲與合作夥伴共建一個全球最開放的ICA物聯網合作夥伴聯盟,目前已經有111家的企業加入,這些企業都是物聯網產業鏈最頂級的合作夥伴,包括高通、施耐德、博世等。同時,阿裏雲也會和W3C、OCF等國際標準合作,在中國落地國際標準。而在缺失國際標準的情況下,阿裏雲將聯係相關標準組織和該領域核心企業,製訂事實標準並推動成為國際化標準。目前ICA已經成立了7個標準工作小組,包括:安全、數據、連接與接口等,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已經推出了4組標準規範,這些標準將促進數據與設備的互聯互通,從而促進行業的分工、協作與升級。

“基於物聯網的深度和廣度,確實我很難用幾句話把物聯網給大家解釋清楚,但是我認為從認知這個角度出發,在這個時代的轉折點上,物聯網有其自己的使命,我們認為有以下三個方麵:首先,物聯網將物理世界抽象到數字世界;其次,通過數字世界我們將重新認識物理世界;最後,物理世界的數字化將變革人類的生產實踐活動。”

“我們幫助合作夥伴實現將前台客戶和後台開發者鏈接起來,將雲上技術和端上硬件鏈接起來,將芯片、傳感器廠商和方案商鏈接起來,將產業鏈上的萬事萬物網絡狀鏈接在一起,推動物聯網向智能網邁進。”庫偉表示,在未來5年內將持續投入,實現“服務100萬開發者、沉澱100萬物聯網應用解決方案、鏈接100億物聯網設備,撬動全球物聯網產業實現萬億市場規模”目標。

而作為智能物聯網與消費者和用戶的語音交互入口,2017年7月阿裏人工智能實驗室發布首款人工智能語音設備天貓精靈X1,內置人機交流係統AliGenie。天貓精靈的麵世,幫助阿裏智聯網打開語音交互的大門。

伴隨著與用戶的持續互動,AliGenie不斷進化成長。依托阿裏生態的服務能力,AliGenie目前已經實現涵蓋影音娛樂、新聞資訊、購物外賣、家居控製、生活助手、兒童教育等100多項技能。2017杭州雲棲大會期間,阿裏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發布了AliGenie 開放平台,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精靈技能市場、硬件開放平台、行業解決方案,全麵賦能智能家居、新製造、新零售、酒店、航空等服務場景。

基於AliGenie開放平台,普通硬件產品能夠便捷的獲得語音交互能力,未來越來越多的硬件設備和行業場景,將共享到人工智能語音和智能物聯網的時代紅利。

遠景展望:阿裏達摩院與量子未來

2017年3月9日,阿裏巴巴首開杭州召開首屆技術大會,動員公司兩萬多名技術人員投身“NASA”新技術戰略:麵向未來20年組建強大的獨立研發部門,為服務20億人的新經濟體儲備核心科技。2017年10月11日的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馬雲宣布投資1000億成立阿裏達摩院,馬雲同時說在公司剛剛成立七八年的時候,堅決反對公司成立任何研究室、實驗室。

“前麵十年誰都不能跟我談實驗室。因為當時我們是一個初創公司。盡管我們很強調技術,但是公司在還沒有立足之前就考慮研發是大災難。”馬雲強調,“阿裏巴巴那時候的利潤很低,這點錢說不定搞一次就沒了。但是今天的阿裏十八歲了,我們要有擔當精神;今天的阿裏也跟以前不一樣了。”

阿裏巴巴集團達摩院,聚焦研究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人機自然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係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為人類未來三十年科技創新儲備基礎能力。

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阿裏巴巴公布了達摩院首批十位學術谘詢委員會成員,十人中有三位中國兩院院士、五位美國科學院院士,包括世界人工智能泰鬥Michael I. Jordan、中國唯一的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院士、分布式計算大師李凱、人類基因組計劃負責人George M. Church等。

為實現更好的布局全球,阿裏巴巴集團首席技術官張建鋒表示,“達摩院”未來將在全球各地組建前沿科技研究中心,包括亞洲達摩院、美洲達摩院、歐洲達摩院,並在北京、杭州、新加坡、以色列、聖馬特奧、貝爾維尤、莫斯科等地設立不同研究方向的實驗室,初期計劃將引入100名頂尖科學家和研究人員。

“阿裏巴巴希望走出自己的模式,我們會學習IBM、學習微軟、學習貝爾實驗室這些偉大的實驗室,但我們必須走出自己的路,”馬雲表示。“今天中國的人才、技術、資本和擔當,我們擁有足夠的能力打造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我們也必須思考達摩院未來必須要超越英特爾、微軟、IBM這樣的研究院,因為我們生於二十一世紀,我們是有機會後發優勢的。”

“解決社會問題”是阿裏巴巴始終貫徹的技術研發邏輯,也是阿裏達摩院的首要任務。阿裏達摩院的第二個任務就是服務全球20億人口、解決1億人口的就業機會、創造1千萬企業的盈利發展空間,為世界經濟提供共享普惠、健康快樂的可持續發展動力。馬雲還希望即使有一天阿裏巴巴不在了,達摩院還能繼續存在。

阿裏雲總裁胡曉明在談到阿裏達摩院和阿裏雲的關係時表示,阿裏雲主要關注現在以及未來2-3年客戶的技術需求,而阿裏達摩院將會專注未來基礎技術研究。未來達摩院的商業模式會跟阿裏雲密切合作,所有技術產品的商業路徑,都通過阿裏雲這個平台。

2017杭州雲棲大會期間,“達摩院”支持研發的量子技術領域做了首個重量級發布——阿裏雲聯合中國科學院量子信息與量子科技創新研究院(上海)共同宣布了“量子計算雲平台”上線。量子計算雲平台前端對用戶提供雲端的量子算法開發測試環境,後端連接經典計算仿真環境和真實超導量子計算。阿裏雲提供雲計算資源支撐經典計算仿真環境,用戶可以登錄阿裏雲官網使用。

過去兩年,阿裏雲一直在積極推動量子計算:2015年7月,中國科學院與阿裏雲在上海宣布共同成立“中國科學院-阿裏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2017年3月,深圳雲棲大會上,阿裏雲公布了首個雲上量子加密通訊案例。2017年5月,世界上第一台超越早期經典計算機的光量子計算機在中國誕生,該計算機由中科大、中科院-阿裏巴巴量子計算實驗室、浙江大學等共同研製完成,將可高精度操縱的超導量子比特數從此前的記錄9個提升到了10個;2017年9月11日,世界知名量子計算科學家、密西根大學終身教授施堯耘加入阿裏雲,擔任阿裏雲首席量子技術科學家,成為阿裏巴巴集團量子信息技術的學科帶頭人;2017年10月,“量子計算雲平台”上線。

阿裏雲總裁胡曉明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公布了阿裏雲在量子技術的發展規劃,包括量子軟硬件、係統算法、計算應用等。胡曉明強調,目前量子還沒有到產業化的時候,還處在從實驗室慢慢地培養量子環境、量子技術的時候。雖然量子計算產業化可能還需要三年五年甚至更長的時間,但這不妨礙對量子計算的持續投入。

量子計算具有劃時代的意義。300多年前,牛頓力學的誕生不僅完善了現代科學的基礎,更推動了第一次、第二次產業革命。受益於兩次產業革命,英國、德國、美國躋身世界工業強國。而20世紀初興起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則可以視為繼牛頓力學後的第二次科學革命,我們現在就處於量子理論對於社會影響的初始階段,未來還有很大想像空間。

自寫下第一行代碼到如今的8年後,阿裏雲已經“蝶化”到了雲、機器智能、物聯網三位一體的完整結構,產品範圍從底層IaaS擴展到完整的雲數據庫產品、機器學習平台、開發工具、移動開發雲、OneData數據中台、Aliware中間件等PaaS產品,以及基於DI數據智能平台、麵向電商企業、生產銷售型企業、產品應用型企業的協同辦公、客戶服務、CRM、服務共享中心、移動終端、數據展示、營銷等多種SaaS產品,再通過與SAP ERP等應用軟件的合作,滿足互聯網企業和傳統企業的幾乎所有IT需求。

今天的阿裏雲,正在重新定義雲和IT:從Information Technology到Internet Technology,而阿裏雲還在重新定義Internet Technology。一個新IT時代,才剛剛開始。

最後更新:2017-10-14 11:03:37

  上一篇:go 想給馬雲當學生嗎?阿裏雲大數據學院落戶青島!北方第一所,5年培養5000名人才…
  下一篇:go 阿裏雲遊戲攜手Intel 將為遊戲行業提供全方位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