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87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馬雲成立達摩院?商業利潤PK社會責任,看現企業家如何抉擇?

國慶假期最後一天,娛樂圈又雙叒叕炸出一顆驚雷,瞬間引爆微博——鹿晗公布戀情了!對象竟然是關曉彤!快關注“文化產業新聞”,回複“鹿晗”,帶你換個角度分析兩人的戀情。

文編:王思蒙

10 月 11 日,阿裏做了一件成立18年來都沒有做的事:成立研究室。

在2017杭州雲棲大會上阿裏巴巴集團宣布,成立承載“NASA”計劃的實體組織——“達摩院”,進行基礎科學和顛覆式技術創新研究。而且一投入就是大手筆,三年內,阿裏在技術研發上投入超過1000億人民幣。相比達摩院的強大陣容和投入力度帶來的驚歎,馬雲體現出的企業家精神和阿裏巴巴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的態度更值得讚賞!

一、三年砸千億,馬雲的達摩院到底研究啥?

簡言之,阿裏巴巴達摩院是一家「致力於探索科技未知,以人類願景為驅動力的研究院」,是阿裏在全球多點設立的科研機構,立足基礎科學、顛覆性技術和應用技術的研究。

達摩院由全球建設的自主研究中心、高校聯合實驗室,全球開放研究計劃三大部分組成,涵蓋量子計算、機器學習、基礎算法、網絡安全、視覺計算、自然語言處理、下一代人機交互、芯片技術、傳感器技術、嵌入式係統等,涵蓋機器智能、智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產業領域。

達摩即「DAMO」,代表的是「The Academy for Discovery, Adventure, Momentum and Outlook」。在武俠小說中,達摩院作為武學最高研究機構,代表了修為的最高境界。同樣地,科研也需要精進、執著和專注的精神。而最終,阿裏巴巴達摩院的願景寄於「以科技,創新世界」,計劃在三年內投資 1000 億人民幣,建造一個以科技為核心的,匯聚全球頂尖科技大牛、學者的交流中心。

二、聽馬雲談“企業家精神”與阿裏巴巴的“家國情懷”

當資本家稱目的不再是賺錢,你們會怎麼想?

馬雲已經不止一次提到企業家精神和家國情懷,他曾經在不同場合談到企業家應當具有的創新精神、使命與責任感。不久之前阿裏巴巴在成立十八周年年會上,馬雲特別強調,阿裏人未來必須要有“家國情懷”和“世界擔當”,隻有“考慮這個國家,考慮這個社會,考慮世界的擔當,阿裏才會贏得尊重”。

9月2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的意見》,指出企業家是經濟活動的重要主體,要營造企業家健康成長環境,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更好發揮企業家作用。

以阿裏巴巴生態為代表的互聯網平台,正在通過電商、數據、物流等多個引擎,推動製度創新升級和商業變革,有力推動了經濟結構調整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而今,以互聯網為中心的“新經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中最活躍的因素。

馬雲接受采訪時及構想達摩院時都談到,阿裏巴巴希望打造成為一個基於網絡的經濟體,在未來更是要成為全球第五大經濟體。“經濟體和普通公司的區別是,公司隻用考慮自己的利益,而經濟體要承擔社會責任,它不是規模和利潤的差別,而是擔當和責任的差別。我們希望為全世界解決1億人的就業機會,我們希望能夠服務20億名消費者,我們更希望能夠為1000萬家中小企業創造盈利的平台。”

值得注意的是阿裏巴巴與生俱來的“中小企業情結”。曆史上,為了保證銷售部門不會過於強調業績導向而忽視盈利貢獻較小的中小微企業,阿裏巴巴曾經在年中修改業績考核標準,將指標從銷售額改為客戶數。在當時,這種做法是非比尋常的。這種關注甚至延伸到海外,就在《意見》發布當日,阿裏巴巴集團在加拿大多倫多國家展覽中心舉辦中小企業論壇,向加拿大中小企業介紹如何以阿裏巴巴為橋梁進入中國市場。

馬雲一直在努力、一直在實踐,今天又邁出了偉大的一步---建設阿裏巴巴達摩院。演講中更是提到阿裏巴巴研發技術的出發點是能解決什麼社會問題、技術研發的擔當是為國家和社會創造未來、創立“達摩院”是為了撐第五大經濟體進而服務世界經濟、“達摩院”要比阿裏巴巴活得更長。

國家是企業立足之本、世界是人類立足之本,資本家也並不意味著隻追尋利潤。作為現當代的企業家,應當更積極地融入國家和世界的發展,和各界互助互贏,承擔起相應的責任,去改變現有的對資本家的偏見。

三、結語

中國曆史之悠久,令世界側目,而縱觀中國商業史,卻從來沒有一家公司能夠像今天的阿裏巴巴一樣在世界範圍內擔當過如此重要的角色。

時代給了中國最好的機會,才有了阿裏巴巴,有了馬雲。“以今天中國的資源,中國的擔當、人材、資本,完全可以在科技領域打造自己的一流。所以‘達摩院’一定也必須要超越英特爾,必須超越微軟,必須超越IBM,因為我們生於二十一世紀,我們有後發優勢。”能說出這句話的,也隻有馬雲。同時願有更多的企業家真正將企業家精神付諸實踐、更多的企業真正承擔起社會責任!

來源:虎嗅網周超臣、雷鋒網奕欣、中國經營網、煙台宏翔軟件科技

附:馬雲演講全文

昨天下午我跟十幾位科學家、院士們進行了大概兩個小時的交流,我學到了非常多的東西,也思考了一些,今天想在這兒跟大家進行分享。

首先,在中國互聯網界,我們阿裏巴巴一直被認為是技術實力最弱的一家公司,因為大家認為馬雲不懂技術。我覺得承認不懂技術並不丟人,而不懂技術裝懂才很丟人。我確實不懂技術,但我們尊重技術,我們欣賞技術,我們信仰技術。

在阿裏巴巴內部我有兩樣東西,我這麼18年來不允許同事吹兩個牛逼,第一,我們不能吹牛說自己技術很強大;第二,不能吹牛說自己的服務做得很好。因為這兩個東西吹牛都會惹來無數的麻煩。

18年來,阿裏巴巴對技術的投入可能超過了大家的想象,我們從來沒有一天停下來過對技術的技術的投入和發展。

王堅博士,還有我們公司很多人都認為阿裏的技術其實非常之強大,但是由於我們的商業做得太好了,所以別人認識了我們的商業。我自己也是這麼認為,沒有阿裏背後強大的技術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商業,當然沒有商業的方向,我們的技術也不能持久。

如果沒有強大的技術,阿裏巴巴雙11光棍節的成交量不可能那麼大;沒有強大的技術,不可能在短短的15年的發展過程中,我們的交易額超過了沃爾瑪50多倍;沒有這麼強大的技術,我們不可能做到每秒鍾12萬筆交易。我為阿裏巴巴擁有25000名工程師和科學家感到由衷的驕傲。

為什麼選擇此時才成立達摩院?

在阿裏巴巴過去的18年,特別是前10年,我是不允許公司內部任何人跟我談要成立研究院的,我發現絕大部分的公司研而不發。經常有人跟我講微軟研究院多好、IBM的研究多好,某某公司的研究院多好。我說,是的,人家很好,你如果覺得好應該去那兒,我們今天做不到這個事。有一天我們要做就要做一個跟微軟不一樣、跟貝爾實驗室不一樣、跟英特爾研究院不一樣的研究院。

10年前對阿裏巴巴來講實在太為艱難,我們每天考慮的是生存,我們必須活下來,沒有資金、沒有盈利,做這樣的研究院其實是很麻煩,我們那時候說必須是要好的產品、好的服務,我們有了盈利以後我們才可以往前走。

當然這是個哲學問題,有很多人講沒有技術,你哪來的盈利?我們說,對,說得都對,但我們必須先活下來。

所以,在前麵10年,阿裏巴巴內部不能提所謂的研究院,但是阿裏巴巴跨過10年以後,我們認為我們必須要有思考,經過了很多年的思考,我們決定成立了自己阿裏巴巴的研究院。

為什麼取名達摩院?其實也就兩個禮拜以前的事兒,我在美國突然接到一個電話,那邊跟我說,我們要想成為阿裏巴巴研究院,名字已經有了,但我們是做研究院還是叫社科院呢?我說幹嘛一定要去做研究院這樣的說法?幹嘛一定要做實驗室這樣的說法,我們幹嘛不能創造一個自己的名字?我覺得達摩院就很好。那麼達摩是什麼意思,英文怎麼翻譯?就叫DAMO,這樣叫下來也會慢慢習慣的。

雅虎這個名字剛出來的時候很奇怪,穀歌的名字一開始也聽得很奇怪,我到現在不明白intel是什麼意思,但叫著叫著可能也就習慣了。

達摩院成立以後我們的思考是什麼?阿裏巴巴今年18歲,我們的盈利收入各方麵的影響力都已經到了,我們的資源可能擁有了當今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最豐富的資源,我們擁有了大量的數據,我們擁有了25000名工程師,我們擁有了五六萬名出色的年輕人,我們擁有了強大的社會影響力,以及18年來對互聯網的認知技術的積累,也擁有了全球5億多消費者的信任支持,我們更擁有了大量很好的商業盈利模式。

今天的阿裏不是一家普通的商業公司,阿裏擁有這麼多的資源,是誰給我們的?是社會、是時代給我們的,我們必須為社會、為時代、為世界去做一些事情,擔當責任才對得起這些資源。

如果阿裏巴巴所有的資源隻是挖空心思想賺錢,隻是希望自己算更多的利潤,那麼阿裏巴巴就是一家沒有出息的公司。阿裏巴巴必須去為世界擔當。所以18年過去,我們決定成立這麼個研究院。

很多人說那你們這個研究院到底是什麼?未來你們是準備學微軟的模式、IBM的模式還是貝爾實驗室的模式,還是什麼樣的模式?其實這個問題探討的也不少,我自己這麼覺得,包括昨天下午那些專家學者也提出了。

很多年以前我去了一家非常有創新的互聯網公司,那個公司裏麵的工程師給我做了個演示,他講這個技術的時候幾乎95%的時間在講這個技術會給我們公司帶來多少錢。我想,這公司完了,我認為那個公司肯定要倒黴,果然這家公司現在已經沒什麼名氣了。

我們應該是解決問題,同時有利潤,有利益還有快樂。一個研究院必須是解決社會問題,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組織,如果你創造的任何東西不能去解決社會的問題,你不可能做上一個世紀的企業。上個世紀的企業,你抓住一次機會、兩次機會你會成為家了不起的企業。

但在21世紀,你這個企業要成為一個了不起的企業,必須解決了不起的問題;你要成為一個偉大的企業,必須解決偉大的問題。這些問題解決得越大,你所收到的收益會越來越大,所以阿裏巴巴希望走出自己的模式,我們必須走出自己的路。為什麼中國人不能自己走一套出來?

今天,中國的人才,中國的技術,中國的資本,中國的擔當,我們是可以打造世界一流、我們也必須思考這個達摩院一定也必須要超越微軟、英特爾、IBM的研究院。我們有機會後發優勢。

馬雲對達摩院的三原則

我就達摩院有三個原則跟大家分享。

第一,達摩院必須活得比阿裏巴巴長。

阿裏巴巴這家公司要活102年是非常之辛苦的,我們每天度日如年,因為企業越來越大,我們有太多東西不了解,太多的東西我不懂,太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走102年非常之艱難,但是任何一家公司都是生命力有限的。什麼樣的東西是阿裏巴巴沒了以後依然會存在的?我認為,

1)我們要給世界留下一個研究院,把我們的技術、對技術的探討留下來。

2)我們希望把阿裏巴巴商業的智慧留下來。我們要建立湖畔大學,在湖畔大學培養企業家、培養企業家精神,分享我們對經濟、對自身的理解。

3)我們也希望阿裏巴巴對社會的擔當、家國情懷留下來,我們成立了一些我們所謂的公益基金會。這三樣東西必須活得比阿裏巴巴還要長,所以今天阿裏巴巴已經活了18年,我們還有84年要走。達摩院至少得活85年,這是我們的想法。

第二,達摩院要服務全世界至少20億人口。

阿裏巴巴還需要在2036年之前打造成世界第五大經濟體。今天,阿裏巴巴的規模和影響力就是指經濟的規模和經濟的影響力已經是世界第21大經濟體。我們希望經過20年的努力打造成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希望為全世界解決1億的就業機會,為全世界創造服務20億的消費者,為一千萬家企業創造盈利的空間和機遇。

基於這些,我們希望這個達摩研究院為全世界20億的消費者解決1億的就業機會,創造1000萬的盈利企業的空間。達到真正的普惠共享,真正的可持續發展。

第三,我希望這個研究院必須麵向未來。

它必須解決未來的問題,解決人類未來的問題,這是我想我們對達摩院提出的三個的希望。

未來三年給達摩院投入1000億元

至於資金我想得比較多,天下所有的研究院有個習慣:想法錢是哪裏來,要麼政府給,要麼企業讚助。我們這個達摩院必須自己能夠具備盈利的能力,天下任何人都靠不住,隻有靠自己才能靠得住,所以研究院要學會自營自營。

但不等於我們不給錢。從今年開始的三年,對達摩院,阿裏巴巴集團將投入1000億人民幣作為啟動資金,在全球範圍內尋找人才、投入技術、開拓未來,但是未來得靠自己掙錢。

這是我們對未來的一些承諾和思考,同時我們堅定地相信,阿裏巴巴為什麼投入技術,我們相信未來阿裏巴巴不會因為這些基礎設施而帶來利潤,不會因為規模而帶來利潤,而是我們的技術帶來利潤。

談跨界:跨界讓我們感到所有的創新的機會所在

阿裏巴巴在業內也有很多的爭議,特別是我們似乎無處不在,很多人講“你們好像什麼都做,有什麼東西你們不做嗎”,我還真想不出來什麼東西是我不做的。因為這互聯網是一場技術革命,互聯網是一種技術思想,巨大的技術革命必須各行各業都要有,包括跨界。

跨界其實樂趣無窮。你們發現我又是演小品,又是畫畫,晚上還要唱歌。其實我很擔心,後來高曉鬆跟我這麼講,他是:馬雲,你唱得很好,大家並不覺得很高興,但你唱得很不好,大家會非常高興。這給了我很多信心,跨界讓我們感到所有的創新的機會所在。

我自己覺得我們是跨界做得還是很不錯,而且我們對很多的問題有不同的看法,我自己吹點小牛,人家老是說“阿裏巴巴,你們是外資企業”。

其實客觀地講,阿裏巴巴是一家利用外資做得最好的企業。全世界很少有一家公司幾乎所有的錢都是外資的,但是服務於中國市場、服務於中國的創業者。

很多公司,外資隻占了一個點點,結果都是被外資控製。我們是絕大部分的外資,但是我們自己說了算,我們絕大部分用了外資、用了日本的錢、美國的錢,全世界的錢,服務於中國市場。

但是我們今天也用這個錢去服務於全世界,因為我們要懂得感恩,沒有這些錢不會發展出中國電子商務,但中國電子商務發展以後,我們必須去思考一帶一路,去思考非洲,思考全世界。所以我覺得一個公司不帶著感恩思想是不可能走得很遠。

企業家與科學家之間應該合作

我自己覺得阿裏巴巴可能是商業和科技結合得最好的一家公司,我自己想想可能我還有點小功勞。

我自己在大學裏教了六年,我發現中國的大學研究是有點問題。我感覺我們的知識分子很多的,教授、學者看不起企業家“這幫商人唯利是圖,無商不奸”對吧。

而商人在中國也特別奇怪,最看不起的就是知識分子:就是這幫酸不啦嘰的教授,假話連篇、都不靠譜,賺錢也不會,90%的科研都死在實驗室裏麵,寫寫論文就以為可以改變世界了。

在中國,學者和企業家之間的矛盾、互相看不起,讓人非常悲哀。

但是在美國不一樣,我發現美國絕大多數的學者聽起來都像商人,美國的企業家個個跟科學家結合得非常好。隻有讓企業家和科學家結合得完美,這個世界才有未來。我們國家還要做很多。

什麼是企業家?企業家是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種科學家,企業家的資源極其稀少,企業家必須懂得科技,必須懂得管理,必須懂得人文科學。

所以最近提出的關於企業家和企業家精神,我仔細看了後非常的感慨。我覺得企業家和科學家在很多地方是一致的——

第一,優秀的企業家和科學家必須是樂觀,對未來帶著強大的樂觀主義,你才能做一個出色的企業家和出色的科學家;

第二點,科學家和企業家都必須要有強大的擔當,強大的家國情懷強大的為別人去解決問題,隻有這些,他能夠才能真正具備一個企業家;

第三,企業家和科學家都必須具備創意、創新和創造,做任何事情都要思考,不能覺得“別人這麼幹過,我也必須這麼幹”。我們必須思考“我有什麼樣的辦法可以做的不一樣,有什麼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思路、不同的途徑、不同的資源,我可以做出更好”。

所以,企業在中國未來的十年,所有的企業家,如果不能跟科學家進行共事,不能跟科學家一起努力去進行創造創意和創新,我相信你的企業是走不久的。

同樣,科學家在中國也必須跟企業家和在一起。企業家不是買賣關係,企業家不是唯利是圖,企業家必須以天下為責任。

我們今天到這兒來參加整個雲棲大會,我們在這兒來看什麼呢?6萬多人來看什麼?我們是來看未來,我們來看想象力。

機器應該像人一樣會學習,但不應該像人一樣思考

人類有的時候太狂妄,有的時候太自信。我們狂妄地認為機器一定要像我們一樣去思考,我們狂妄地認為未來機器會取代人類。

我自己這麼覺得:人類永遠會超過機器,因為人擁有這種智慧。人類是地球上真正具備智慧的東西。

人有智慧、機器有智能、動物有本能,這三個之間是有差異的。人有信仰,人有愛、有關懷,而機器不可能有這些。人有價值觀,人有使命感,相信上帝,相信各種各樣(的信仰),機器不可能相信這些。這些東西是不可能產生智慧的,所以我經常認為,機器應該像人一樣會學習,但不應該像人一樣思考。

跟機器下圍棋,人是肯定下不過圍棋的,輸了以後說很失望、很沮喪。我告訴大家,如果你把這個當做沮喪和失望的話,你的沮喪和失望才剛剛開始,發明汽車的時候人就不要去思考跟汽車比誰更快。

圍棋是人自己給自己的娛樂活動,不是去跟機器去比的。不要沮喪,這說明我們人很聰明,它是我們發明出來的。

每日分享:

音樂:Scarborough Fair

Scarborough Fair原是一首古老的英國民歌,其起源可一直追溯到中世紀。它曾被英國民歌之父麥考選進他編輯的一本介紹英國民歌的書中。後來英國民歌手馬汀·卡西(Martin Carthy)在原歌的基礎上加進了自己的再創造,把它變成了一首愛情歌曲。西蒙在英國師從卡西那裏學會了這首歌。他又再創造性地把自己寫的一首反戰歌曲《山坡上》(The Side Of A Hill)作為副歌和這首歌混在一起。

推廣:馬文驍

最後更新:2017-10-12 13:43:14

  上一篇:go 情侶視角下,鹿晗和關曉彤到底有多甜?
  下一篇:go 馬雲又要刷新世界:賺錢太簡單,投入1000億搞科研“達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