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10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諸葛亮死後,為什麼會遭後主劉禪持續29年的報複?其實很簡單

諸葛亮病逝後,蜀漢舉國哀喪,其後主劉禪更是哭的死去活來,昏天黑地。 看過電視劇的三國愛好者,無不感歎父子之前的深情厚誼。卻這隻是表象。

《三國演義》中有一段激動人心的描寫:“且說後主在成都寢食不安,動止不寧,忽然李福啟奏丞相已亡。後主聞之大哭曰;‘天喪我也!’哭倒於龍床之上。後楊儀扶孔明靈柩到成都。後主引文武官僚,盡皆掛孝,出城二十裏迎接。後主放聲大哭。擇本年十月吉日,後主親送靈柩至定軍山安葬,後主降詔致祭,令建廟與沔陽,四時享祭。

讀到這裏,我深為劉備父子和諸葛亮之間君臣相諧的‘魚水之情’所感動,更為諸葛亮能得到這樣的知己之君而高興。想諸葛亮一生忠於王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身後能得此殊榮,也算是不負此生了。但激動之餘,再細讀《三國誌》時,卻發現這一描寫與事實大相徑庭。

據陳壽《三國誌》(樵周傳)記:‘亮卒於敵庭,周在家聞問,即便奔赴,尋有詔書禁斷,惟周以速行得達。’這段話明白的告訴我們,諸葛亮死後,後主劉禪不僅沒有‘引文武官僚盡皆掛孝,出城二十裏迎接。’反而下詔禁斷文武百官前去迎接吊喪。隻有周樵一人,因跑得快而先於到達。可憐諸葛亮葬禮上隻有譙周孤零零一人參加。在劉禪心目中,諸葛亮到底是怎樣的存在?

劉禪繼位的第一年,諸葛亮就被封為武鄉侯,獲得了開府治事這樣獨立的政權,而且,蜀漢僅僅擁有的益州之地,諸葛亮還掛上了益州牧的名頭,一時之間,政事無巨細,鹹決於亮。劉禪呢,他不僅沒有什麼作為,甚至,原本屬於君主的任用賢明這一稱讚,也是送給劉備的,那麼上至朝廷大臣,下到黎民百姓,他們敬佩的,都是丞相諸葛亮,而非他皇帝劉禪。這讓人很生氣吧,劉禪作為皇帝,還不如他諸葛亮混得開,不過,爸爸劉備說了,隻有諸葛亮,才能完成複興漢室,還於舊都的重任,所以,他劉禪不能,也不敢對諸葛亮怎麼樣,隻能是把憤懣擱置在一邊,慢慢的積累著。

劉禪積累著憤怒,諸葛亮這邊還在添油加醋,火上澆油。他做了什麼呢?在我們後世收錄到語文教材的前後《出師表》中,我們可以看到諸葛亮加的柴火。諸葛亮他告誡劉禪說啊,你不能天天在宮裏隻知道玩,要多學習,要遠離奸佞小人,多親近我給你推薦的那些賢臣,這樣,才對得起你那死去的爸爸啊,才對得起你爸爸托付給我的重任啊!劉禪覺得諸葛亮真是太過分了,本來嘛。十幾二十歲的年輕人,正是對外麵的世界向往的時候,諸葛亮卻把他困在深宮之中,好似傀儡一般,當真是生不如死,劉禪怎麼能不討厭諸葛亮呢。

諸葛亮病逝後,劉禪發泄了心中不滿。諸葛亮在去世之前,曾上表後主,讓蔣琬任丞相。但諸葛亮死後,後主廢除了丞相製。在為諸葛亮立廟的問題上,後主劉禪則把這種不滿表現得淋漓盡致,先是以不符合禮儀為由,不同意立廟;後來又以諸葛亮級別不夠強烈拒絕;再後來又以影響劉備廟為由,堅決不從。一直到諸葛亮病逝29年後,迫於壓力,才下詔在沔縣(陝西勉縣)為諸葛亮立廟。

最後更新:2017-10-18 13:07:16

  上一篇:go 馬雲年度致股東信提阿裏經濟體 談能力願景和責任
  下一篇:go 講實話,陳小春的作品裏,比起“山雞哥”我真的更喜歡韋小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