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意外遭遇打折季
摘要
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是美國加拿大的感恩節,次日則是北美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打折季。而這一周的美元指數,竟然是一陽四陰,美元指數一度跌至93下方,是近兩個月低點。在大家都相信美聯儲12月要加息的背景下。
每年11月的最後一個星期四,是美國加拿大的感恩節,次日則是北美一年一度的“黑色星期五”打折季。而這一周的美元指數,竟然是一陽四陰,美元指數一度跌至93下方,是近兩個月低點。在大家都相信美聯儲12月要加息的背景下,美元還如此走弱,有幾個因素:
1、美國商務部稱,美國10月資本財新訂單意外下降,此前連續三個月大幅增長,上月扣除飛機的非國防資本財訂單下降0.5%,這是2016年9月以來的最大降幅。而且上周五發布的美國製造業和服務業PMI數據令人失望,其中11月綜合PMI指數跌至5個月低位。美國經濟數據弱於預期加速了美元的下滑。上周五該數據出爐之後,美元卻刷新9月26日以來新低,至92.73.2、耶倫警告稱,過快加息可能造成通脹率遲遲達不到美聯儲2%的目標,已經有跡象顯示對於未來通脹水平的預期似乎在下滑。雖然耶倫即將離任,但是鮑威爾時代或許變數更大,明年的加息頻次不確定,如果2018年美聯儲因鮑威爾擔任主席而放緩加息,為什麼要看好美元呢?3、本來支持美元的還有特朗普的減稅法案。一直以來,美國公司在海外留有上萬億美元的利潤與現金,以避免支付高額的稅款。隻要這些公司把錢帶回美國,就會被征收35%的匯回稅。如果用減稅吸引蘋果、微軟等公司把海外利潤回流美國,可能推動美元上漲。11月16日美國國會眾議院以投票通過減稅法案,然而卻沒能刺激美元向上,說明市場已經消化減稅對美元的刺激作用。4、法國、德國及歐元區上周四先後公布了11月PMI數據,結果均優於路透調查的最樂觀預估。歐元區11月份綜合采購經理指數從10月份的56升至57.5,創79個月來最高水平;企業增員速度創17年來最快。這支持了歐洲央行上個月宣布削減貨幣刺激措施的決定。
此外,受出口和企業投資推動,德國第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季率增長0.8%。德國政壇也有利好,默克爾與另外兩個政黨共組內閣失敗後,德國最大的反對黨社民黨上周四晚間進行閉門會議,或考慮與默克爾結盟執政。多個利好刺激下,歐元/美元突破1.19關口,創兩個月新高。而美元弱市的最大受益者,就是大宗商品價格。原油、貴金屬、有色金屬等多數震蕩走高,農產品期貨中大豆、棉花、白糖等也表現亮眼。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五國際油價飆升至兩年半高位。除了美元走弱的因素以外,還受到OPEC將延長減產期限的樂觀預期、加美Keystone輸油管部分關閉、原油庫存下降等利好的刺激。11月30日,歐佩克將在維也納舉行第173屆半年度會議,OPEC與俄羅斯為首的10個組織外產油國將商討是否延長明年3月將到期的減產協議。前兩次會議,2016年11月底OPEC會議,導致油價從45美元衝上50美元(2個月後最高達到55美元);2017年5月OPEC會議,油價在開會前大幅衝高,但是當會議決定延長凍產到明年3月的預期兌現後,油價又一路走低。油價在60美元以下,已經徘徊2年了,技術上一突破箱頂,應該有一段上升行情。油價漲了,順帶得拉一把煤炭,畢竟都是能源類別。而且,冬季供暖,本來就是煤炭需求旺季。
上周五A股市場,率先崛起的是稀土板塊和鋰電池概念股,有研新材、廣晟有色、盛和資源、北方稀土、五礦稀土、鹽湖股份、雅化集團、西藏礦業、科達潔能、江特電機等都有不同程度上漲。A股小金屬板塊市值稍小,股性活躍,容易成為先頭部隊。如果今周商品期貨市場進一步走好,才會刺激更多的資金去尋找微漲品種。
(原標題:美元意外遭遇打折季)
(責任編輯:DF309)
最後更新:2017-11-27 04: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