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创造3300万就业,全国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这样鼓励!
全国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鼓励阿里继续以创业带动就业。阿里巴巴为社会探索出数字经济催生新就业形态的道路,并正在被广泛提倡、借鉴和推广。
文|网商君
阿里巴巴零售平台直接间接创造3300万就业,成为今日(9月15日)召开的全国就业创业工作座谈会上的亮点。
据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截至2016年底测算,阿里巴巴零售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直接间接创造3300万就业。阿里巴巴是唯一应邀参加座谈会的互联网企业。会议鼓励阿里继续努力以创业带动就业,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也给以高度肯定。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表示,其发言介绍的阿里巴巴经济体升级就业模式的经验,将在经济新常态下助力广泛创造就业机会。
在今天上午由人社部与山东省政府主办的全国创业就业服务展示交流会上,金建杭还向来到阿里巴巴展区参观的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介绍:阿里巴巴平台涌现了一大批创业、就业成功的典型,包括大学生、女性、边缘者和农村青年,譬如淘宝上有16万的残疾人开设网店,在平台一年的销售额为124亿。
国务院副总理马凯听阿里巴巴总裁金建杭介绍阿里巴巴直接间接创造3300万就业情况
在阿里巴巴展区,几位创业代表也讲述了他们带动大众就业的故事。他们是阿里巴巴平台创造的3300万就业机会的见证者与获益人,也正吸引住来自庙堂和江湖关注的目光。
淘宝创业代表、有“切糕王子”之称的阿迪力介绍:他是新疆大学生的创业代表,在淘宝上创立切糕王子品牌。淘宝的创业门槛低,覆盖广,支持多,所以有了今天的规模。今年的目标是做到1个亿销售。马凯副总理对阿迪力的淘宝店很感兴趣,接连询问经营流程与产地。阿迪力回答:从新疆购买原材料,在长沙加工,再通过淘宝销售到全国。
新实体经济助力经济新常态下就业
已有百余人团队的维族大学生阿迪力代表了一种平台赋能下的新型创业、就业者。这种就业升级模式的产生,在数年前还堪称罕见;但现在,依托互联网科技平台,类似的事迹正在全国各地上演,汇聚成一种现象。《人民日报》今年3月曾在头版头条用“新实体经济”指称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商业模式,并赞叹它所带来的纳税与就业的双增长。现在,很明显这种增长仍在继续。
“切糕王子”阿迪力
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说,阿里巴巴用18年打造了一个经济体生态,包括电子商务和互联网金融、智能物流、云计算大数据以及文化娱乐、健康产业。打造这样一个科技和商业生态,最后会转化为对创业、就业的积极赋能。而创造就业,始终是阿里巴巴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阿里巴巴自创立以来的愿景之一。
阿里巴巴所展示的创造就业的巨大能力和潜力,表明中国数字经济催生新就业形态的时代已经来临。“平台型就业”成为新的不容忽视的趋势,自然人正在成为市场主体;创业式就业成为就业新渠道,“万能的淘宝”正成为千万年轻人挥洒创造力的“梦工厂”;在“平台”上,如淘女郎、网络摄影、导购达人、代运营等新职业层出不穷,就业正从工业时代“千人一面”到数字经济“千人千面”转变。
全球着名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研究的结论是:网络零售39%属于新增消费。由此测算,2017财年阿里巴巴零售平台3.7万亿元交易额中,超1.4万亿元属于新增消费,带来大量新增就业机会。
网络平台就业包容年轻人、弱势群体与小微企业
就业“包容性”是网络零售创造就业的另一大特点。中国残联和阿里的联合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淘宝网上有16万家残疾人网店,销售额达124亿元。目前,约有超过260万的电商物流从业人员,八成来自农村。另有数据显示,网店就业人群中,80、90后成为绝对主体,8成网店员工是34岁以下年青人。阿里巴巴已经成为让年轻人有事干、有奔头、增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就业平台。
这次在阿里巴巴展区出现的三个创业者,也颇能体现这种“包容性”就业。除“切糕王子”阿迪力以外,来自江西的村淘合伙人钟华是出身农村的打工者,两年前在农村淘宝服务站开业,已实现交易额268万元,旺农货款达850多万元,为贫困户农资节省3万余元,给当地贫困户平均增收800元左右。
在阿里云和钉钉平台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公司宝联合创始人张威是女性。借助阿里巴巴平台的技术服务,公司宝为全国超过100万中小微企业提供经营服务。在传统就业领域,女性较男性更为弱势,但“新实体经济”拉平了这道沟堑。张威代表了这种趋势,阿里巴巴平台上淘宝店主中女性占比49.4%,交易规模占总交易额的46.7%,也是一个明证。
公司宝联合创始人张威(右二)与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交流
阿里巴巴的创业孵化,同样为新制造业做了很多扶持与培养。依托云栖小镇、创客+基地以及阿里百川孵化基地等资源,构建出了协同创新生态。目前,阿里巴巴已部署35个创新中心,覆盖全国28个城市,创新中心平台为超过1600家企业提供云计算服务,实现融资超过8.5亿元。
金建杭介绍,在人社部和山东省政府主办的相关会议中,他也表达了这层观点:阿里巴巴以科技与商业双生态驱动,紧紧围绕云计算、互联网金融、农村电商、智慧物流、跨境电商等多业务模式,探索形成了“双生态驱动”,“大平台、多模式、富生态”的双创模式。
作为首批28家双创示范基地中唯一的互联网企业,阿里巴巴充分发挥了互联网对创新创业的巨大孕育孵化优势。
新技术降低创业门槛,
就业从“千人千面”转向“千人千面”
接受媒体采访时,金建杭表示,随着网络就业成为灵活就业的主要形态,就业正在从传统的“公司+雇员”形式,向“平台+个人”形式转变。
在互联网的长尾效应下,特色生意、细分服务层出不穷,网络摄影、导购达人、代运营……职业种类正从360行道3600行转变,“就业正从工业时代的千人一面,到数字经济千人千面转变。”金建杭说。
阿里巴巴展区的三位创业者:“切糕王子”阿迪力、村淘合伙人钟华、公司宝联合创始人张威
金建杭介绍,随着越来越多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就业门槛正在降低,形式也更加多样,“一个程序员平时在公司上班,零散的时间可能用来开共享专车,或者在网络上直播。”这种形式已经打破了传统的8小时工作制和聘用制,“而这种形式一定是未来的趋势,并且是不可逆的。”
金建杭说,创造就业是阿里巴巴的社会责任,也是集团三大愿景之一,未来20年,阿里巴巴将创造1亿个就业机会。
第一现场,最新思想
最后更新:2017-10-08 03:3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