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99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喬布斯的另一麵:自稱混蛋,拒絕庫克為他做肝移植

本文摘自《成為喬布斯》一書,內容有刪減。與《喬布斯傳》不同,本書呈現了另一個喬布斯:敢於承認錯誤、為他人著想、幽默風趣……請享用:

「告訴他們我就是個混蛋!」

2008年12月上旬,史蒂夫給我(本書作者——編者注)位於加州福斯特城的家庭辦公室打電話,告訴我一個重要信息。

幾個月以來,我一直在努力促成史蒂夫、安迪·葛洛夫、比爾·蓋茨和邁爾·戴爾的聯合采訪。之所以要做這次聯合采訪,是因為我想寫一本書,叫作「打江山,守江山」( Founders Keepers),主要描繪幾位企業家的心路曆程:極客究竟如何成為行業領袖;埋頭苦幹的發明家究竟如何自學成才成為企業帝國的建造者;企業日新月異不斷發展、自身的財富與影響力也不斷擴張時,企業的創立者究竟如何才能穩坐江山。

本來2005年就想開始寫這本書,但卻在尼加拉瓜度假時染上了重病。這段時間裏,史蒂夫來看過我幾次。我被注射了很多鎮靜劑和止痛藥,因此頭腦模煳,甚至產生了幻覺。一次史蒂夫來看我時,我迷煳地認為史蒂夫要在拉斯維加斯與披頭士樂隊的鼓手林格·斯達( Ringo Starr)和貝斯手保羅·邁特尼( Paul McCartney) 一起上演一台披頭士樂隊紀念演出,史蒂夫會上台彈吉他,扮演約翰·列儂的角色,我則被邀請擔任伴奏,我真誠地為自己無法參加演出而感到抱歉,而且我還跟史蒂夫解釋說,因為聽力的喪失,我可能永遠都沒辦法擔任伴奏了。等我恢複理智後,我妻子洛娜告訴我,聽了我的胡話後,她和史蒂夫都忍不住大笑。她還告訴我,史蒂夫臨走時說,「我已經關照他們給你VIP待遇了,如果還需要什麼就給我打電話。」

2008年春天,我告訴他想找8位企業家做一次圓桌訪談,作為書的核心內容。「8個人太多了,」他說道,「每個人都想出鏡,所以談得不夠深入。」他建議,「你的書應該圍繞個人電腦來展開,找4個人就夠了,我、比爾、安迪(葛洛夫)和邁克爾(戴爾),我們幾個能深入交談,主題更加明確。我們知道彼此的優點和弱點,交流時會更坦誠,讓你的故事更好看。」

他甚至自告奮勇要去搞定那3個人,但我告訴他沒這個必要,因為隻要告訴他們史蒂夫也參加,另外3個人一定會點頭。史蒂夫會參加這一消息就如同根魔法棒,另外3位果然很快同意了,雖然他們也很忙。

來來回回商量了幾次後,我們將采訪定在了12月18日星期四,地點是在安迪位於加州洛斯阿爾托斯的家族基金會辦公室。4位都同意共進午餐,並且把整個下午都空了出來。我谘詢了史蒂夫的助理拉尼塔·伯克海德( Lanita Burkhead),什麼樣的食物才能滿足她那位難搞的老板,她提議壽司,或者再加個沙拉和草本茶。我把這個信息告訴了安迪的助理特裏·墨菲( Terry Murphy),由她去準備食物。

然而,12月11日午後,家裏的電話突然響了。「布倫特,我是史蒂夫,」還沒等我開口說話,他就徑直說道,「我很抱歉,下周四不能參加訪談了。」

我無法相信我所聽到的話,「史蒂夫,為了這場訪談我們已經準備了6個月,每個人都把那天空出來了,拉尼塔上周還說一切都準備好了,如果你不在的話,訪談就沒法進行了。」

「我不在訪談也能進行。」他說。

我沒有出聲,隻是靜靜地等待他的解釋。

「布倫特,我的健康狀況每況愈下,消瘦得很厲害。你知道我是素食主義,我現在開始喝巧克力奶昔和奶酪,幾乎什麼都吃,但體重還在下降,你肯定不想看到我現在的樣子,其他3位也不想看到。勞倫覺得我不能再拖了,必須馬上去治療,我也這麼認為。」

我詢問了他上一次手術的情況;為什麼他一直堅稱自己已經康複了;這次是否依然是胰腺的問題,還是有別的什麼問題。他告訴我是內分泌紊亂,導致食物無法被吸收。他說,「我吃去下的東西直接穿腸而過了,什麼都沒留下。」

「不管是什麼問題,我得把手頭的事全部放下專心治病,這是目前唯一的大事,是我虧欠家人的。我還沒告訴董事會,也沒告訴庫克和其他人,但我馬上要休病假了。麥金塔展會快要舉辦了,我必須在展會前宣布這一消息,因為我沒法出席展會。」

接著,他的語調變了,「我的健康狀況你一直都清楚,你應該知道不能告訴別人吧,這是我和你之間的秘密。這就是我打來電話的原因,我希望親自告訴你,雖然我的確很想參加訪談,但實在力不從心。」

我坐在家庭辦公室的長椅上,試圖想象史蒂夫現在的樣子。在去年6月於洛杉磯莫斯康展覽中心舉辦的全球開發者大會後,我就再也沒見過他。那時候他看上去很瘦,但依然充滿活力,無論是iPhone、iMac還是應用商店裏的應用,全都銷量喜人,剛出爐的筆記本電腦MacBook Air 同樣廣受好評。

「我應該怎麼跟比爾、安迪和邁克爾解釋呢?」我問,「他們肯定想知道為什麼你會在最後一分鍾選擇退出。我可以告訴他們你感到身體不適嗎?我不會再多說什麼了。」

剛開始史蒂夫沒有回答,過了幾秒鍾後,史蒂夫苦笑著說,「告訴他們我就是一個混蛋,也許他們心裏就是這麼想的,你就幫他們說出心聲吧。」

這句話讓我目瞪口呆。「你真的想讓我這麼說?」我覺得他們3個應該都不會相信,他們知道史蒂夫不會故意讓我忙乎半年後選擇退出,他可能有點混蛋,但還不至於那麼混蛋。「隻希望你不要告訴他們真實原因,現在還不能說。」

我告訴邁克爾、安迪和比爾,史蒂夫由於私人原因沒法參加聯合采訪,其他什麼都沒說。大概過了一個月後,蘋果宣布史蒂夫由於「複雜」的健康問題而休病假,消息宣布後,我曾去比爾的辦公室拜訪過他,比爾告訴我他想和史蒂夫取得聯係,但不知道以什麼方式聯係他比較好,他們倆已經有很長時間沒說過話了。我給了他史蒂夫的家庭電話號碼、手機號碼、郵箱地址和助理拉尼塔的電話號碼,不過在給他聯係方式之前,我跟他說了「混蛋」的典故,比爾也喜歡這種機智幽默的借口,我們倆都笑了。

庫克願意拿命相救

根據蒂姆·庫克的說法,他和負責媒體事務的凱蒂·考頓最先得知史蒂夫需要進行肝移植手術,當時是2009年1月,也就是史蒂夫給我打電話的幾周以後。庫克從2008年開始就發現史帝天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到了2009年,史蒂夫幾乎不來辦公室了,庫克每天都會去他家匯報工作,非常擔心出現最不想看到的結果。

庫克說,「每天去他家時我心裏都不好受,能感覺到他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史蒂夫看上去非常虛弱,腹腔積水導致腹部凸起,他整天躺在床上,看上去非常憔悴、疲憊、煩躁。

他在加州的肝移植候選受者名單上排了號,這個名單是無法通過開後門隨意更改的。在一次床邊會談時,史蒂夫告訴庫克,他覺得自己獲得肝源的概率比別人高一點,因為血型比較稀有。在庫克聽來,這句話毫無邏輯,雖然等待名單上與史蒂夫相同血型的人的確少一點,但是這種血型的肝源也很少。事實上,史蒂夫能獲得合活肝源的概率非常低。

一天下午,庫克離開史蒂夫家後憂心忡忡,自己去做了一個血型測試,結果發現也是稀有血型,他覺得可能和史蒂夫是同一種血型。他開始研究,發現活體肝移植也是一種選擇,美國每年都會進行大約6000台活體肝移植手術,無論對於捐贈者還是對於受體來說,成功率都很高。肝髒是可再生器官,移植給受體的那部分健康肝髒會長大,而捐贈者切割掉的那部分肝髒還會長出。

庫克決定去做檢查,看看自己是否合適做活體移植。「我覺得他快要死了。」庫克解釋道。他去了一家離灣區很遠的醫院,因為不想被別人認出來。檢查做完後的第二天,他去了史蒂夫家,臥室裏隻有他和史蒂夫兩人時,他開始提議提議捐獻自己的部分肝髒。「我真的想讓他接受,」他回憶道,「但我話還沒說完,他就打斷了我,『不行,』他說,『我絕不允許,我永遠不會接受!』」

「自私的人不會是這樣的反應,」庫克說,「因為肝髒問題,他已經奄奄一息了,麵前有一個健康的人能夠救他。我說,『史蒂夫,我的健康狀況沒問題,我做過檢查了,這裏有報告,做手術對我來說沒什麼風險,我會康複的。』但他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他的回答不是『你確定要這麼做?』,不是『讓我想想』,也不是『我的情況似乎…』,而是『不行,絕對不做!』。他說這話的時候,差點要從床上跳起來。我們共事13年,他隻對我吼過四五次,這是其中一次。」

「人們並不了解他的這一麵,」庫克說,「沃爾特·艾薩克森寫的傳記並沒有真實全麵地反映史蒂夫的性格,隻是在重複一些陳詞濫調,隻反映出他性格中的很小一部分。看了那本書後,你會覺得史蒂夫就是個貪婪自私的利己主義者,但這不是事實。我永遠都不想和書中描繪的那個人共事,生命太短了,不值得浪費。」

談到這一點,其實史蒂夫很多好友的想法和庫克一樣,在對不同人的很多次采訪中,他們都提到目前的出版物並沒有真實反映出真實的史蒂夫,完全解釋不了為什麼他們願意與史蒂夫共事如此之久。這些蘋果前員工還有另一個共識:為史蒂夫工作的這些年是他們生命中工作業績最為突出的幾年。

「史蒂夫對很多事情都非常關心在乎,」庫克說,「他對很多事充滿了激情,並且追求完美,這正是他的偉大之處,他希望每一個人都能做到最好,他相信小團隊比大團隊效率更高,能完成更多工作,他也相信選擇對的人比隨便找個人將就要好一百倍。這些都是事實,有些人卻把他的激情誤認為傲慢。當然,他肯定不是聖人,我並沒有這麼說,我們都不是聖人,但說他不是好人肯定是不對的,並沒有真正理解他。」

「1998年剛認識史蒂夫時,他自信、傲慢、充滿激情,但他身上也有溫柔的一麵,那溫柔的一麵在之後的13年裏占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你會看到他溫柔的一麵以不同的方式展現出來。蘋果員工或員工配偶一旦生病,他會想盡一切辦法確保他們得到最好的治療,絕對不是隨便客氣一下,而是真心實意地幫忙,他總會說『如果需要幫忙的話,隨時給我打電話。』」

「他有勇氣承認錯誤,然後做出改變,很多功績卓著的大人物並不具備這一特質,與史蒂夫一樣位高權重的人一般不願意像他那樣調整戰略。除了核心價值觀,他不會對其他任何事情固執己見,他願意做出改變,而且改變的速度比任何人都快,這絕對是一種天賦。他能以非常快的速度走完一條學習曲線,而且學習的領域非常廣泛。」

庫克在2014年宣布出櫃。他說,「史蒂夫還一直督促我組建家庭,並非因為他喜歡管別人私事,而是因為他切實體會到了家庭對他生命的重要性,他希望我也能擁有自己的家庭。」(史蒂夫和其他公司員工當然早就知道了。)

「有一天,他給我母親打電話,其實他並不認識我母親,我母親住在亞拉巴馬州。他說他正在找我,但他知道該怎麼找到我!然後他和我母親談起了我。其實通過很多事情都能看出他充滿溫柔與關愛的那一麵,他有那樣的基因。僅僅把生命看作交易的冷酷之人絕對不會有溫柔的一麵。」

史蒂夫最終做了肝移植手術,他同時也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市排隊等待供體肝髒,這麼做完全是合法的,想在其他州排隊的唯一要求是必須能在收到通知後的8小時內趕到醫院,史蒂夫有私人飛機,完全能做到這一點,而且孟菲斯市醫院的醫生認為,以他的健康狀況來看,在做完手術後能夠康複。

2009年3月21日,他和勞倫飛往孟菲斯動手術,因為出現並發症,幾天後又進行了第二次手術。他和勞倫在孟菲斯待了兩個月,其間情況並不樂觀,親朋好友紛紛前來探望,包括喬納森·艾維、妹妹莫娜·辛普森和律師喬治·賴利( George Riley),可能是想和他道別。艾維甚至帶來了一件設計團隊的特殊禮物,鋁製Mac Book Pro的微縮模型,Mac Book Pro將在6月上市。每件產品發布後,設計團隊都會給史蒂夫做一個小模型,但這次情況特殊,因此這件禮物很特別。

最後的安排

史蒂夫當然活了下來。他後來告訴鮑勃·伊戈爾(迪斯尼CEO),曾經考慮過在手術後離開蘋果,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但埃迪·庫埃說,「事實上,史蒂夫一生中真正在意的事情隻有兩個,一個是蘋果公司(也包括皮克斯),另一個就是家庭。」兩個他都需要。他又回到了工作崗位,就如同2004年手術後回歸崗位那樣充滿了活力。在去世前,他還需要再建一座裏程碑:iPad。

從技術角度看,打造iPad比iPod或iPhone容易。打造iPod時,團隊需要學習全新的操作係統;打造iPhone時,團隊將個人電腦變革推向巔峰,將三台設備融入一台手持式超級電腦中。打贏了這兩場戰役後,史蒂夫和他的團隊已積累了足夠的經驗,足以打造出一台超凡的平板電腦。

盡管剛開始也有批評的聲音,不過公眾很快就意識到了iPad的魅力。第一代iPad是蘋果新發布產品中銷量最好的,讓iPod和iPhone都黯然失色:到2010年年末,iPad銷量超過1500萬台。

2009年,史蒂夫又一次充滿活力地回到工作崗位,一如2004年,但這一次情況有所不同。大家都知道他的任期終有一天要結束,即使大家不知道什麼候會結束,但都知道會以什麼樣的方式結束。這一次史蒂夫沒有再用「痊愈」個詞,而是「帶病生存」時間越長越好。史蒂夫並沒有與很多人談起過自己的病,也很少與核心團隊成員聊起這個話題,但死亡的威脅是真實存在的,大家都能嗅到死亡的味道。

在蘋果,史蒂夫還是盡可能讓員工把自己當成健康的人對待。「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忍著病痛依然在努力工作,」埃迪·庫埃回憶道,「開會的時候就能看出來,他在吃嗎啡,他很痛苦,但他依然積極參會。」

回到工作崗位後,他對工作重心做了些調整,大部分隻是2004年調整的延續。他隻關注自己真正在意的方麵:市場營銷、設計和產品發布,他也要確保自己去世後,蘋果公司依然能夠止常運作。其實他早就開始考慮這一點了,根據蒂姆·庫克的說法,早在2004年,他就開始尋找繼任、思考後史蒂夫時代,不過現在一切都加速了。

最後的幾個月,源源不斷有人去他家探病。比爾·蓋茨去過,奧巴馬總也去過,與其他幾位矽穀領袖一起吃了飯。《紐約時報》記者約翰·馬科夫(John Mark off)和作家史蒂芬·列維(Steven Levy)都去了他家拜訪,列維寫過多本有關矽穀的書,其中就有描繪麥金塔和iPod開發曆程的書。

某天下午,比爾·蓋茨在他家待了4個小時,「其實大家對我和史蒂夫的讚譽都有些言過其實。別人的功勞可能也算在了我們頭上,因為如果要把每個人的功勞都算清楚的話,故事就太複雜了,」蓋茨說,「我的意思是,史蒂夫的確功績卓著,如果要選一位對個人電腦產業影響最大的人物,大家應該都會選史蒂夫,這是公平的。但史蒂夫並不是上帝,並非上帝顯靈帶來了平板電腦。」

盡管這兩位性格迥異,但依然建立了友誼和對彼此的尊重。「那天下午,我們並非想把對方比下去,」蓋茨說,「我們討論了曾經做過的事和未來的發展方向。」在史蒂夫去世前的幾周,蓋茨給他寫了最後一封私信。

蘋果公司高管團隊的成員經常會去他家,他每況愈下的身體讓原本就很緊密的團隊關係變得更加密切。他們會和史蒂夫聊工作,有時也會一起看電影或一起吃飯。

正如庫克所說,蘋果的創新就如同「跑步機」般永不停歇,他們的合作進一步加快了跑步機的運轉速度。「史蒂夫和第一代核心團隊的關係也不錯,」勞倫說,她指的是和史蒂夫一起拯救蘋果的弗雷德·安德森、阿瓦·特凡尼安和喬恩·魯賓斯坦,「但他更喜歡後來這個團隊,因為他們共同取得了很多不可思議的成就。」

8月11日周日,史蒂夫讓庫克去他家,「他說『我想和你談談』,」庫克回憶道,「那時候,他已經不出門了,我問他讓我什麼時候去,他說『就現在』。因此我馬上去了,他說他決定讓我當CEO。我當時認為,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應該覺得自己還能活很久,因為我們討論了很久由我擔任CEO、他擔任董事長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問他,『你有什麼現在正在做,但內心卻不想做的事嗎?』」

「這是個有趣的話題,」庫克笑著說,「他說,『由你來做所有的決定。』我說,『等等,我要問你一個問題。』我想說些激勵他的話,因此我說,『你的意思是,如果我看過一個廣告設計,覺得還不錯,不需要得到你的同意就能播放?』他笑了,說,『希望你至少來問我一下!』我問了他兩三次,『你確定要讓我當CEO?』因為當時我覺得他的身體情況在好轉,我工作日經常去他家,有時周末也去,每次見到他,都覺得他在好轉,他本人也是這樣認為的。很可惜,奇跡並沒有發生。」

多年來,庫克一直是CEO的最佳人選。在史蒂夫2004年和2009年請病假離開公司時,庫克已經承擔過兩次主持公司工作的重任,而且史蒂夫希望由內員工來接替他的職務。

「隻有內部員工才能深刻理解公司的文化,」庫克解釋道,「如果我要離職,肯定也會推薦一位內部候選人,因為外人無法了解我們的事業和企業文化。我覺得史蒂夫還認為候選人必須具有披頭士精神,如果候選人僅僅想成為史蒂夫第二的話,是沒辦法很好地為蘋果服務的,而且我認為世上沒有人能夠真正取代史蒂夫,雖然很多人想往那個方向努力。他知道我不會傻到想去模仿他,也從不認為有這個必要。」

關於繼任問題,史蒂夫和庫克已經討論了好多年了,因此庫克並沒有感到十分驚訝,他們也探討過史蒂夫去世後蘋果的發展問題。根據庫克的說法,「他不希望我們問,『史蒂夫會做什麼?』華特·迪士尼去世後,迪士尼的發展停滯不前,史蒂夫非常痛恨這一點,他要確保蘋果絕對不會發生類似的事。」

史蒂夫告訴庫克要任命他為CEO 的8周後,情況突然急轉直下。「他去世前的一個周五,我和他一起看了部電影,」庫克回憶道,「我們看的是《衝鋒陷陣》(Remember the Titans,講述的是黑人橄欖球教練如何逆襲取得成功的故事)。我非常驚訝他居然想看這部電影,他對體育一點都不感興趣。我們邊看邊聊,聊了很多,我覺得他很快樂。然而那個周末,情況卻急轉直下。」

約翰·拉塞特(《玩具總動員》導演)接到了勞倫的電話,讓他趕緊來見史蒂夫最後一麵。「我待在他的臥室裏,那間屋子本來是書房,後來改造成了他的臥室。」

我們聊了皮克斯迪士尼,後來他對我說,『我累了,想睡一會兒,』於是我起身準備離開,想了想又停下腳步,轉過身去,給了他一個大大的擁抱和吻,對他說,『謝謝你,謝謝你為我做的一切。』」

「他很特別,」拉塞特說,「有一小群人和他的關係一直很親密,直到他生命最後一刻,我們都很想念他。2013年11月(喬布斯去世兩年後),我去舊金山參加勞倫50歲生日派對時,到得比較早,蒂姆也來了,他走過來和我聊天,很自然地聊到史蒂夫。我說,『你想他嗎?我真的很想念他』,然後我給他看了這個。」拉塞特邊說邊翻開iPhone通信錄列表。「我至今還存著史蒂夫的電話號碼,我說,『我永遠無法把這個號碼刪掉。』庫克也拿出了他的iPhone給我看,他同樣存著史蒂夫的號碼。」

「生命需要不斷地更新與成長,」吉姆·柯林斯說,「大部分領袖並非生來就如此偉大,而是經曆了漫長的曆練與成長。史蒂夫正是這樣的,他的故事並不是成功的故事,而是成長的故事,我真希望自己能看到史蒂夫3.0版本,看他從55歲到75歲的經曆一定很有意思,一定會比之前更加優秀。可惜我們沒有機會看到史蒂夫3.0了。」

「一家偉大的公司具有三個特質,」柯林斯把話題轉到了蘋果公司,「第一,票亮的財務數據;第二,別人無法輕易取代的與眾不同之處;第三,持續發展,隨著技術與市場的演變而不斷演變,不會因為一位領袖的離開而停滯不前。第—點和第二點蘋果已經做到了,史蒂夫正和時間賽跑,試圖幫助蘋果達成第三點。是否能持續發展是對蘋果的最後考驗,目前還沒有答案。蘋果有許多優秀的人才,應該能夠做到。」

史蒂夫去世時,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蘋果都是一家傑出的企業。2011年年末,可以非常肯定地說,蘋果是最成功、最富有創造力的美國企業。蘋果一直致力於利用小團隊之間的合作,以高效、非官僚的方式持續打造卓越的產品,盡管到史蒂夫去世時,公司的規模已經達到了6萬人,但這一傳統仍舊沒有改變。比起1997年史蒂夫剛回蘋果時,2011年公司利潤率更高,收入來源也更豐富。高管團隊久經沙場,而且很少出現人員變動,除了阿瓦·特凡尼安、喬恩·魯賓斯坦、弗雷德·安德森和托尼·法德爾,其他成員基本沒有變過,成為公司品牌與曆史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蘋果公司非常擅長設計、生產、營銷卓越的產品,史蒂夫曾經希望公司做的每一件事情蘋果都一一實現了。

最後更新:2017-10-08 07:47:08

  上一篇:go 馬天宇北京機場高清圖,馬老師又帥了!
  下一篇:go 可以說是一喵一樣了!李易峰穿裙子再次撞上小喵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