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47 返回首頁    go iPhone_iPad_Mac_apple


信息惠民新樣板 智慧濰坊新名片

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6年中國城鎮化指數達到57.35%,且這個數字在不斷增長。在中國城鎮化的進程中,為了讓城市更宜居宜業,中國迎來了建設智慧城市的浪潮。時至今日,全國大大小小的智慧城市試點超過500個,不過要將城市智慧落到實處並不容易,其中還不乏一些城市盲目跟風沒有明確目標。

當然,也不乏一些城市利用建設智慧城市的契機,在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創新發展經濟,尤其是便民惠民等方麵做出了成績和表率。山東濰坊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2016年年底,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按照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評價指標體係評選濰坊市為中國智慧城市建設50強。作為中國信息惠民、信息消費、電子政務和智慧城市試點城市,濰坊提出了以雲計算、物聯網和大數據為支撐,以“以人為本,創新驅動”為戰略引領的“智慧城市3.0”理念,探索並實踐了具有濰坊特色的智慧城市建設新模式、新路徑。

信息惠民新樣板 智慧濰坊新名片

一盤棋推進、一體化引領” 探究智慧城市的濰坊特色

毫無疑問,智慧城市需要頂層設計而不是盲目建設,濰坊市將智慧城市建設納入全市頂層設計和城市總體發展規劃,注重規劃對接、政策協同、步調一致,形成了全市“一盤棋推進、一體化引領”的智慧城市建設模式。

據了解,2015年4月,濰坊市在山東省內率先成立了智慧城市建設辦公室,負責統籌協調全市智慧城市建設工作。為了保證智慧城市工作執行到位,在市智慧辦指導下,濰坊各縣市區成立了智慧城市建設部門,市直各部門建立了CIO(CDO)工作機製。全市上下形成了政府主導、各級各部門協調聯動、市民和企業積極參與的智慧城市建設氛圍。

攤開濰坊智慧城市的建設圖譜,可以總結為三三N+創新驅動”的智慧濰坊建設實踐,即:

三大平台

城市雲服務平台

立足“互聯網+”,充分尊重市民的城市主體地位,從重構城市生活服務的全新角度,構建麵向市民的一體化在線公共服務體係。

政務雲服務平台

著力打破信息孤島,實現全市數據資源互通共享,為“互聯網+政務服務”提供基礎支撐。

企業雲服務平台

為全市中小微企業提供技術創新、融資擔保、管理谘詢與診斷等覆蓋全業務流程、整個生命周期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務。

三大支撐

雲計算服務中心:

按照國家A級機房標準設計要求,整合市政務中心現有機房資源設施,建設統一的、綠色節能、按需分配的分布式雲計算中心,支撐政務雲、民生雲和工業雲、農業雲等的高效、安全和可持續發展,實現全市各級各部門、各行業領域業務應用在雲計算中心匯聚。

大數據運營中心

通過成立濰坊市大數據交易公司,依托雲計算中心,在政務、商務、民生、產業發展等領域開展大數據整合、開發、運營以及政府數據開放和服務。

物聯濰坊創新中心

采用當前新一代的物聯網技術——窄帶物聯網(NB-IoT)技術,構建城市神經傳感網絡,搭建起濰坊市各個場景的物聯網應用。

N項應用

濰坊致力於構建“民生服務+城市治理+產業提升”融合發展的智慧應用建設體係,打造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交通等N項智慧應用及智慧農業、智能製造等,從而提高惠民服務水平、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增強產業提升動能。

創新驅動

用創新思維完善智慧城市的框架設計,用製度機製創新實現相關利益格局的再調整,用模式創新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建設,是濰坊打造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法寶。“濰V”APP、雲支付、無線城市網、城市會客廳、智慧城市運管中心等作為智慧濰坊建設的亮點,都是不斷探索創新的成果。

讓市民感受到智慧濰坊建設帶來的便利與實惠

正式啟動智慧城市創新發展兩年多時間,如果要總結最值得稱讚的智慧濰坊建設成果,提高惠民服務水平是一大亮點。濰坊市充分尊重市民的主體地位,從市民關注的焦點、熱點和難點問題中尋找智慧濰坊建設切入點,其首要追求的就是提高市民體驗的獲得感、滿意度和幸福感。

在惠民這項工作上,濰坊下了足夠多而細致的工夫:

憑借以市場化方式打造的“濰V”智慧城市雲服務平台,濰坊整合了全市教育、醫療、健康、交通、旅遊、養老、電商購物以及行政審批等本土化公共資源,以手機APP方式為市民提供“吃、住、行、遊、娛、購”的智慧城市生活新體驗。目前已為全市100多萬市民提供9000多萬人次的便民服務。

其中,“健康寶”為市民提供醫療機構預約掛號、醫保支付、電子病曆、遠程坐診等服務;“掌中寶”為家長提供城區幼兒園和校車實時視頻;“愛旅遊”為市民提供景點查詢、智能導遊、電子門票等服務;“網上政務廳”連通市縣兩級政務服務中心,實現 2000 餘項政務服務事項的手機端“一站式”辦理等。

濰坊還結合本地實際創新打造了“V派”城市通行證,市民通過“V派”手機APP,集成居民電子身份證、社保卡以及銀行卡、公交卡、自行車卡、門禁卡、圖書借閱卡、旅遊一卡通等各類城市IC卡,從而實現“一機在手,全城通行”。濰坊以此發起“三無聯盟”,倡導“無卡、無證、無現金”的智慧城市品質生活。

此外,濰坊在國內還率先建成基於城市照明係統、城區全覆蓋的超級WiFi”免費無線城市網。濰坊主城區已完成25000餘盞智慧路燈的替換,年度節省電能約686萬kW·h,市民更能享受到可以隨時接入的免費WiFi網絡。

如此等等,市民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智慧城市建設的成果,智慧濰坊以惠民服務為出發點也更接地氣、更受市民認同。

延伸智慧觸角 濰坊打造物聯網樣板城市

在濰坊市智慧城市建設辦公室主任張寶慶看來,“智慧城市正在向著與人類大腦高度相似的方向進化,它將具備自己的視覺、聽覺、觸覺、運動神經係統,也會擁有自己的記憶神經係統、中樞神經係統等。”

城市神經元網絡係統將是智慧城市的關鍵核心,為此,濰坊建設“物聯城市”進入發力期,濰坊市攜手華為公司致力於打造基於NB-IoT技術的物聯網樣板城市。按照一網、一平台、N個應用”的模式,濰坊統籌推進基於NB-IoT標準的“物聯濰坊”建設,從智慧河長智慧市政等12個領域入手,延伸智慧濰坊城域網的觸角,搭建全市物與物、人與物、人與人交互的感知神經網絡。

通過構建NB-IoT窄帶物聯網絡和物聯網公共服務平台,物聯濰坊實時獲取老人位置及狀態、路燈、泊位、水質、環境等傳感器數據,為市民和企業提供智慧養老、智慧路燈、智慧停車、智慧農業等方麵的物聯網創新服務。

如智慧農業利用NB-IoT技術和物聯網公共服務平台,可實時收集溫度、濕度、光照以及土壤成分等農業生產環境信息,為農業生產提供精準化種植、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目前已實現3000多個蔬菜大棚的智能管理;農村供水領域結合物聯網公共服務平台,實現全市39處大型農村水廠的各項飲水指標實時監控,農村飲水安全監測站單點建設成本降低30%,讓農村百姓喝上幹淨的自來水。

目前,濰坊利用NB-IoT物聯標準創新智慧濰坊建設的案例,已被國家發改委收錄進《2017年中國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案例白皮書》;以濰坊建設為案例編製的《智慧城市設備聯接管理公共服務平台技術要求》全國標準,已報中國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等機構審核。

智慧濰坊展望

麵向未來,濰坊市將繼續探索智慧城市創新發展的新模式,吸引更多的如華為公司這樣優秀的智慧城市建設力量和社會資本廣泛參與智慧濰坊建設項目,讓市民和企業享受到更多的智慧城市建設成果。

看得出,在統籌協調和頂層設計的整體規劃下,濰坊的智慧城市建設從探索階段走向了實踐階段,在數百個中國智慧城市試點中,智慧濰坊取得的成果令人稱讚。據了解,濰坊還規劃了“5437”的智慧濰坊發展總體思路,即:開展引領城市轉型發展的5大智慧化行動,打造支撐新舊動能轉換的4個中心,實施麵向重點行業和領域的37個重點專項,打造國家新型智慧城市示範城市。



原文發布時間為:2017年11月8日

本文來自雲棲社區合作夥伴至頂網,了解相關信息可以關注至頂網。

最後更新:2017-11-15 14:05:16

  上一篇:go  中石化洛陽工程有限公司:以創新IT成就新常態下的新發展
  下一篇:go  專訪北京飛搜科技:一個創業公司該怎樣在人工智能大潮中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