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市場海嘯要來了?歐銀本周或宣布將購債規模“腰斬”!
本周的歐洲央行利率決議,很可能將比美聯儲年底是否加息更為重要!據彭博社最新公布的調查顯示,經濟學家們預計歐洲央行本周將宣布將每月的債券購買量減半至300億歐元,在等待通脹上升之際用完量化寬鬆(QE)計劃的最後一批彈藥。而此次歐洲央行所邁出的縮減刺激第一步,料將引發全球市場的連鎖反應!
在上周末發布的最新調查中,受訪經濟學家普遍認為決策者將繼續購買債券約9個月時間,將該計劃的總規模推升至略高於2.5萬億歐元。這與某些官員的觀點一致,他們認為根據目前的規則,這將是市場的極限。

若本周歐洲央行的QE政策真能出現上述決策轉變,將有助於緩解部分決策者的擔心,他們希望為QE的結束發出明確信號,對於那些希望隻要通脹前景維持疲弱就要維持刺激的人士,也是一種安慰。但如果一年之後歐元區CPI升幅仍然達不到歐洲央行目標的問題,則可能是一個麻煩。
彭博在倫敦的經濟學家Maxime Sbaihi說,“在歐洲央行本周的貨幣政策會議召開前,就降低淨購買力的必要性央行內部沒有不同的聲音,所以問題不是他們是否會減碼,而更多地是關乎他們如何操作的問題。”
目前歐洲央行是維持每個月600億歐元的資產購買步伐,當前的QE政策預定將持續至2017年12月,如果有必要會延長。到今年9月底時,歐洲央行已經總共購買了2.1萬億歐元資產。
實際上,歐洲央行有意縮減刺激措施已經不是秘密。環球外匯10月中旬就曾報道過,當時外媒據了解討論情況的官員爆料稱,歐洲央行官員正在考慮從明年1月份開始把每個月的債券購買規模減少至少一半,並把購債計劃再持續至少九個月時間。
分析人士指出,本次會議上一個折衷的結果有可能就是,周四的政策會議將下調購債規模,但同時延長刺激計劃時間,並承諾低利率還將維持很多年。如此做法將確保寬鬆貨幣政策能持續,而且還能降低歐洲央行對非傳統工具的依賴性,為退出購債鋪路。

在利率變動方麵,彭博調查顯示,歐洲央行或在2019年第一季度首度上調存款利率,三個月後上調基準利率。

除了上述啟動緊縮措施的節點,另一個極為關鍵的問題在於,歐洲央行是否會把資產購買計劃不設結束期限,保留再度延期的可能,或暗示最終將結束該計劃,如德國等強硬派所要求的那樣。雖然討論還沒有定論,但彭博調查中絕大多數經濟學家認為,ECB很可能會保持政策的靈活性,不設立上述期限,甚至暗示如果經濟前景惡化,將願意擴大購買資產。
瑞銀表示,“我們認為在確保ECB管理未來政策預期的能力方麵,資產購買計劃延長的時間要比每月購買規模更加重要。”新的公債購買舉措將不會對推高通脹起到什麼作用。但這可以為ECB爭取到一些時間,使其可以等待經濟成長最終對通脹造成效果。
全球市場或迎“海嘯”衝擊!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周關鍵性的決議到來前,一些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歐洲央行的下一步貨幣政策走向,很可能將成為全球主要央行中對市場衝擊最大的一個。分析師稱,此舉勢必將對全球市場造成連鎖反應,特別是在那些在貨幣和政策上與歐元區掛鉤的地區和國家。
據德意誌銀行經濟學家Torsten Slok的計算,歐洲央行現在的購債規模是歐元區國家淨發債規模的七倍。從該角度看,日本央行的購債規模目前達到新債發行規模的三倍。自2002年中以來,美聯儲的購債需求尚未超過供應。總體而言,德意誌銀行估計,由於央行積極購債,全球約8萬億美元債券的在零利率以下,約占全球未償付債券總量的17%。

“這顯示了每家央行向市場投入了多少額外‘火力’,力爭降低長期利率、縮窄信貸利差、提振股票市場,”Slok在報告中表示。“這三大經濟體在量化寬鬆幅度方麵的差異,是歐洲央行退出QE可能對市場影響更大的一個重要原因。”

就歐洲央行的情況而言,歐元區一些最大的經濟體嚐試降低債務水平的舉措,加劇了這一不對稱局麵。德國國債在歐元區各國中獲得的量化寬鬆單月購買配額最大,而德國自2014年以來一直實現預算盈餘。荷蘭去年的收入也超過了支出。這兩國現在都可以以負利率發行債券。意大利、葡萄牙和西班牙等預算赤字國家的借款成本也有所下降,使其可以用較低的利率對債務進行再融資。
此外,歐洲央行縮減QE所造成的連鎖反應也不容小覷。那些沒有加入歐元區的歐洲國家如波蘭、匈牙利、瑞典和瑞士等國,預計將在歐元區采取行動後,緊隨其腳步調整貨幣政策。
自從金融危機以來,這些國家在歐元區開啟寬鬆政策後,也紛紛追隨下調利率。如今這些國家經濟複蘇步伐已經超過歐元區,但依然保持低利率,呈現“歐元區不動,我不動”的狀態。
華爾街日報援引Pictet Wealth Management分析師Christophe Donay稱:“隻要歐央行不采取行動,瑞士央行也絕對不會采取行動,瑞士央行不想要一個太強的瑞郎。”一旦先於歐元區上調利率,這些國家的貨幣相對歐元將走強,這將令他們出口缺少競爭力,並鼓勵更多買入歐元區產品,進而對國內通脹造成下行壓力。
歐元多頭能否借此騰飛?
在外匯市場上,此次歐洲央行啟動縮減QE的大門,對於歐元多頭而言無疑是一次機遇。不過,在當前麵臨歐洲政治風險上限、美國稅改取得進展等其他消息麵因素的互為影響下,歐元是否真的能捕捉到此次機遇而就此騰飛,目前看來仍是一個未知數。
據CFTC最新報告顯示,截止10月17日當周,基金經理進一步削減美元空頭頭寸,其持有的美元淨空頭頭寸減少37746手至204212手;非美貨幣的淨多頭頭寸則普遍下降,歐元淨多頭頭寸減少7627手,至90452手。

丹麥丹斯克銀行(Danske Bank)認為,本周歐元區核心事件為周四(10月26日)歐洲央行10月利率決議,料宣布從2018年1月起每月資產購買規模將削減至300億歐元,並延長購債九個月。在該行看來,較大規模的削減購債將令未來量化寬鬆(QE)實施更易實現,且較大的到期債券再投資量也將增加2018年月度QE資本流。除削減購債外,歐洲央行10月利率決議不大可能改變貨幣政策前瞻指引。
法國農業信貸(Credit Agricole)外匯策略研究團隊則指出,市場廣泛預計歐銀10月決議宣布縮減購債細節,目前市場對具體的削減購債規模和延長購債時限存在分歧,主流觀點主要分化為兩種,一是歐銀宣布從2018年1月起每月資產購買規模將削減至400億歐元,並延長購債六個月,二是宣布從2018年1月起每月資產購買規模將削減至300億歐元,並延長購債九個月。
法國農業信貸認為,此次歐洲央行縮減購債的相關市場影響似乎無法避免,但不同方式的削減購債所帶來的匯市影響將不同,可能助力歐元在此次決議後收複部分跌幅。總而言之,盡管投資者們已削減部分歐元多頭頭寸,不過歐元區基本麵和匯市估值仍相當利好,因此歐元較長期風險偏上行,基於上述因素考慮,宜做多歐元兌美元和瑞郎。
此外,法國巴黎銀行外匯策略研究團隊表示,歐洲央行將於周四召開貨幣政策會議,外界普遍預計,歐洲央行將宣布定於12月到期的資產購買計劃。該行經濟學家預測,屆時歐洲央行將宣布每月購買300億歐元(之前為600億歐元)的債券計劃,並維持6個月。近期有報道稱,9個月的延期談判正在討論中,符合預期的結果可能被視為略偏鷹派。法國巴黎銀行認為,鑒於歐洲央行逐步削減購債計劃已被消化,歐元將從這一聲明中獲益。
從技術麵看,歐元兌美元日線級別目前正流露出構築頭肩頂形態的趨勢,後市頸線位1.1680附近的爭奪將有望關鍵。若出現下破,則不排除進一步大幅下探的可能。而若能守穩,則有望重新向上測試1.20大關。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10-24 1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