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又有重大決定,全香港都選擇支付寶!微信和支付寶的差距在哪裏?
關注後回複創業寶典免費領取【100本政商領袖必讀書籍+33份重磅經管PPT&報告】
香港無現金支付潮流已至!
支付寶打頭陣,微信緊密跟隨。
相信馬雲的智慧,相信馬化騰的決心!
定了!李嘉誠選擇支付寶!
支付寶再下一城!無現金支付將風靡香港!
不久前,螞蟻金服和長江和記關於支付寶HK達成戰略合作,目前進展順利。
這件事敲定後,心情舒暢的外星馬在阿裏的雲棲大會上暢談了他的達摩院計劃,表示:如果阿裏不在了,還有3樣最好的東西留給世界。
現在我們可以說了:馬雲正在把1樣最好的東西留給香港——支付寶將掀起香港無現金支付潮流。
在此之前,支付寶HK在香港已經推出過: 2016年8月,香港金管局宣布發放包括支付寶、微信在內的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
次年5月,支付寶正式推出支付寶HK,但使用情況並不樂觀,原因有兩個:
第一:“地頭蛇”八達通在香港的先入優勢難以撼動。八達通早在1997年就已推出,支持幾乎所有香港的消費場景,如今每個香港人平均擁有4張以上的八達通,每日通過八達通交易1300多萬筆,日交易額超過1.5億港元。
第二:因為部分人散布支付寶等平台會泄漏用戶信息,很多香港人還沒有可以關聯支付寶的銀行卡,部分港人對支付寶等內地支付工具有警惕心。
這並不奇怪。
香港是一個港口城市,居民來自五湖四海,以法治民是維係良好社會秩序的基礎;但與此同時,部分香港民眾也產生了因循守舊的意識,想從根本上改變這些人的使用習慣是難上加難。
支付寶在香港遇到的這些難題也同樣擺在微信麵前。
但是馬雲就不信這個邪!他的做法是,我不能直接改變你,也會找個能改變你的人來改變你!
這次,他找的是長江和記!
長江和記是由李嘉誠創辦的,其業務包含幾乎所有香港民眾的日常。
香港人有句口頭禪:全香港人都在給李嘉誠打工。
在李嘉誠的業務範圍內推行支付寶,跟支付寶拿下整個香港有什麼區別?
但是問題來了:
為什麼不是微信?
於公於私,李嘉誠都更應該選擇微信,而不是支付寶!
私人角度:李嘉誠和馬化騰都是“潮汕幫”且雙方關係應該不淺,李澤楷的盈科就是騰訊早期最重要的的投資人之一,騰訊的工程師中也有很多人都是“香港幫”。
公司角度:騰訊擁有月活9億多的微信用戶,如果騰訊說他的用戶流量變現能力第二,在中國就沒人有敢稱第一!
但是李嘉誠還是棄微信不用,選擇了馬雲的支付寶!
分析起來,有三個重要原因:
第一:微信本土化還有待加強。
如果微信在全球推廣時,主要依賴一個統一版本,就很難兼顧到世界各地的差異化。
而支付寶在各地擴張的戰略方麵是:先參股本土支付企業,再慢慢滲透自己的技術輔導。目前印度版支付寶paytm、韓國kakaopay等,都是這種玩法。
第二:微信支付並沒有從社交功能中獨立,支付情境的想象空間相對有限。
比如說,支付寶的業務涵蓋了吃喝玩樂、城市服務、理財等各方麵,在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的豐富性方麵表現更為突出。
第三:最重要的是,李嘉誠看重的可能是支付寶的延伸業務,即長江和記和整個阿裏巴巴在業務合作上的互補性。
比如說,阿裏的新零售、大數據分析、菜鳥物流等業務可以和長江和記的港口、零售、基建、能源和電訊形成互補,而騰訊在這方麵的優勢要弱得多。
所以,在商言商,李嘉誠放棄馬化騰的微信,選擇了馬雲的支付寶,也是很正常的商業選擇。
在香港,微信還要翻過WhatsApp!
在支付寶、微信和八達通在香港爭奪市場份額的同時,微信還有一個強大的對手:WhatsApp。
WhatsApp很早就進入了香港,是目前香港市場占有率最高的社交工具,也是香港市民的手機必備軟件之一。而微信進入香港的時間相對較晚,沒有先入優勢。
和微信相比,WhatsApp已不能用簡潔來形容,而是簡單粗暴:隻要你的手機通訊錄中有對方手機號碼就能通過WhatsApp發送信息,不用挨個添加好友。
曾經有一段時間,因為WhatsApp宣布要收費,眼看著部分原WhatsApp用戶湧到微信這邊來了。
但是最終堅持下來的人並不多,並且,香港年輕人使用微信的占比更少一些。
這裏就不得不提到香港社會存在的 “雞尾酒現象”。
現在的香港就像一杯雞尾酒,好看而隔離。這種隔離,一是香港人和香港人之間的隔離,二是本港人對外界的隔離。
說起來可能不相信,至今仍然有很多香港人認為,使用微信等工具,會被監視!
在這種情況下,微信能做的,還是和馬雲推行支付寶HK的套路一樣:以港治港。
比如說,通過和本港知名企業合作,提高微信用戶在香港的使用率,事實上,微信已經和本港的麥當勞等企業開展了類似的合作。
相信隨著中港交流的增多,香港社會隔離化的程度會慢慢減少,加上微信本身有這麼良好的使用體驗,微信一定會翻過WhatsApp,在香港普及開來。
相信馬雲的智慧和馬化騰的決心
從支付寶近年來在全球的推進來看,馬雲對支付寶的野心並不在區區一個香港,而是想讓香港成為支付寶拓展到全球的跳板。
原因也很簡單:香港是個國際大都市,搞定了香港,就可以複製到英國;在英國成功了,就可以推廣到歐洲;歐洲人喜歡了,美洲也很難拒絕。
支付寶的長期目標是: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
所以我們看到,香港之外,阿裏給支付寶的角色定位更像是一個“潛伏者”。比如說,在印度,螞蟻金服已經是當地最大支付平台Paytm的第一大股東,但在政策法規、市場環境沒有理清前,支付寶並不會貿然開展當地的移動支付業務。
馬雲需要一塊試驗田,為支付寶的海外業務積累成熟的經驗,而香港,正是這個完美的對象。
而且,支付寶如果在香港成功了,對從未放棄香港市場的微信而言,也有很大的啟迪意義。
也就是說,支付寶和微信,這兩個在競爭中相互提高的對手,未來都能在香港的無現金支付上找到各自的位置。
相信馬雲的智慧,相信馬化騰的決心!就像我們一直相信香港美好的未來!
最後更新:2017-10-24 16: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