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5手機拆機全麵攻略圖解教程
配置方麵,小米5采用5.15英寸1080p顯示屏,搭載驍龍820處理器,內置3/4GB內存和32/64/128GB機身存儲空間,提供一顆4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和一顆1600萬像素後置攝像頭,電池容量3000mAh,支持雙卡雙待全網通(與或卡槽)。
價格方麵,3GB 32GB版本售價1999元,3GB 64GB版本售價2299元,4GB 128GB版本為2699元。
喜歡動手DIY 的夥伴們有開始又玩具了,手機換個小零件什麼的不要求人
那麼,小米5怎麼拆開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呢?來看看灶哥帶來的拆機攻略吧
小米5沿續了小米Note 3D玻璃後蓋設計。
指紋識別HOME,下巴居中放置,但指紋寬度偏窄,按壓手感不好。
頂部從左到右,耳機孔、紅外、副MIC,天線分割線對稱分布。
底部從左到右,喇叭開孔、Type-C接口、麥克風開孔、天線分割線為左右對稱布局。
但Type-C接口過於靠近後蓋側,有些美中不足。
後置攝像頭“四軸光學防抖”。
Nano-SIM卡槽。
音量加減鍵、電源鍵。
看完外觀,我們來再來拆開看看裏麵。
#p#副標題#e#
本次拆解的為:小米手機5高配版
拆機所需工具:
螺絲刀、鑷子、撬棒、吸盤、撬片、熱風槍。
Step 1:撕去標簽&取出卡托
用熱風槍稍微加熱,再用鑷子夾起標簽。
卡托&金屬殼體配合間隙較大且凹陷較深。
取出卡托。
卡槽孔兩側有T型槽設計,配合卡托做防呆設計。
卡托為雙Nano-SIM設計;
材質為鋁合金,采用CNC工藝,卡托前端有做T型防呆設計,避免卡托插反無法取出和損壞SIM接觸端子。
#p#副標題#e#
Step 2:拆卸後蓋
用吸盤拉起後殼;
後蓋為玻璃材質,采用扣位方式固定。
角落扣位細節圖,扣位為塑膠材質,采用點膠工藝方式固定。
石墨散熱膜。
Step 3:拆卸天線&NFC支架
天線支架采用螺絲&扣位的方式固定,兩種十字螺絲,其中紅圈為1PCS白色螺絲,綠圈為8 PCS黑色螺絲,共有9 PCS ;
背麵除了天線和後CAM上鋼片顏色同整體的黑色不協調外,相比上代小米4更加的整潔。
擰下NFC天線處螺絲,表麵有易碎貼
用手即可輕鬆拿起天線&NFC支架
整個天線&NFC支架拆卸非常輕鬆,並未出現藕斷絲連的情況。
天線&NFC支架BOTTTOM麵;
GPS天線(頂部)& Wi-Fi/ BT天線(右側),采用LDS工藝。
頂部為GPS天線。
天線&NFC支架TOP麵頂部;
頂部LDS天線同金屬邊框通過彈片連接,共同組成GPS天線。
NFC天線饋點,采用彈片同主板連接。
#p#副標題#e#
Step 4:分離主板
斷開電源BTB,板對板連接器。
依次斷開 副板組件、屏幕組件、側鍵、環境光&距離傳感器組件;
撬開RF連接頭,挑起同軸線。
主板采用扣位&螺絲的方式固定,擰下主板左側固定螺絲。
取下主板。
#p#副標題#e#
Step 5:取下前後攝像頭
斷開前CAM, 並取下前CAM。
前CAM;
30 PIN BTB連接400萬像素 f/2.0光圈 80度廣角。
後CAM采用後掀蓋式ZIF連接,掀起黑色蓋子,取出後CAM。
後CAM&鋼片裝飾件&黑色矽膠墊圈。
後CAM;
1600萬像素 f/2.0光圈支持四軸光學防抖、相位對焦。
Step 6:拆卸屏蔽罩&主板功能標注
SOC:驍龍820(MSM8996),14nm FinFET,64位Kryo 4核,最高主頻2.15 GHz;
GPU:Adreno 530圖形處理器624MHz;
RAM:SEC「三星電子」543 K3RG4G4 OMMMGCJ,3GB LPDDR4 1866 MHz 雙通道;
POWER 1 Management IC:高通PMI8994;
POWER 2 Management IC:高通PM8996;
SPEAKER DRIVER IC:NXP TFA9890A;
NFC: NXP 66T17;
AUDIO DECODER IC:QUALCOMM「高通」,WCD9335;
POWER AMPLIFIER MODULE:SKYWORKS, 77646-51,Multimode Multiband Power Amplifier Module for Quad-Band GSM/EDGE – Bands1, 25, 3, 4, 26, 8, 13, 12, 20, 28, 34, and39,WCDMA/HSDPA/HSUPA/HSPA/LTE 。
ROM : TOSHIBA THGLF2G9J8LBATR,UFS 2.0,64GB;
Quick Charge IC: 高通SMB1351,Quick Charge 3.0快速充電;
Wi-Fi/BT IC:高通 QCA6164A;
RF TRANSCEIVERS:高通WTR3925,支持所有蜂窩模式和2G、3G 及4G/LTE頻段;同時,集成GPS,GLONASS和北鬥衛星導航係統。
#p#副標題#e#
Step 7:拆卸喇叭
喇叭BOX采用螺絲&扣位的方式固定,有兩種螺絲不同顏色為不同規格的螺絲,一共有7顆十字螺絲。
擰下7顆固定螺絲。
用手即可輕鬆抬起。
喇叭采用側出音的方式,表麵放置主天線,采用LDS工藝。
主天線由喇叭表麵LDS天線和金屬邊框天線組成,通過側邊彈片連接。
Step 8:取下電池
用手拉起左側易拉膠手柄。
用手拉起右側易拉膠手柄;
注意:易拉膠容易斷裂,拉起速度盡可能要慢。
電池:
額定容量:2910mAh 11.2/11.6Wh
充電器:
#p#副標題#e#
Step 9:拆卸副板組件
副板組件有兩顆十字螺絲固定。
掀起振動馬達ZIF上黑色蓋子。
斷開指紋識別HOME鍵。
撬開RF連接頭,並挑起。
擰下副板上兩顆固定螺絲。
用手拉起主副板組件,采用雙麵膠膠固定。
副板采用軟硬結合板形式。
#p#副標題#e#
Step 10:取下振動馬達
撬起振動馬達。
振動馬達,為扁平轉子馬達,規格為0825,采用ZIF連接。
Step 11:取下聽筒&環境光&距離傳感器組件
用鑷子夾起環境光&距離傳感器組件。
環境光&距離傳感器組件,上麵還放置充電指示LED。
用鑷子夾起聽筒,聽筒采用泡棉膠固定。
聽筒規格為1007,H=2.20mm本體。
#p#副標題#e#
Step 12:取下側鍵
側鍵鍵帽采用小鋼片的方式固定,小鋼片不易取出。
用鑷子夾起側鍵;
側鍵補強鋼片同時起到固定側鍵作用。
側鍵鍵帽&小鋼片&側鍵;
小鋼片相當於一個「楔子」卡住側鍵鍵帽,此種相較小米 Note 側鍵采用「小鋼針」固定來說,更利於生產裝配和售後維修
Step 13:屏幕模組拆解
斷開TP BTB。
可以看出TP IC為Synaptics提供。
用熱風槍對屏幕正麵四周加熱5分鍾左右。
屏幕組件采用泡棉膠方式固定,屏幕為IN-CELL工藝。
前殼
前殼采用鋁合金 CNC & 納米注塑工藝,內表麵貼有石墨散熱膜&泡棉。
觸摸按鍵&按鍵燈。
兩側觸摸按鍵做在了TP FPC上,且上貼有側發光LED和導光膜、遮光膠;
此種設計屬於一種創新設計,直接將觸摸按鍵功能&LED線路集成到TP FPC中,簡化了結構物料數量,利於生產裝配和售後維修
#p#副標題#e#
Step 14:指紋識別HOME鍵
用鑷子夾起指紋識別模塊。
小米手機5的指紋識別是目前所見到尺寸最窄的,寬度僅有4.68 mm,模塊采用BTB連接;
指紋識別組件從屏幕側裝配,如指紋識別組件出現問題,需要先拆卸屏幕,增加維修難度。
小米5沿用小米Note的雙麵玻璃,3D後蓋設計,方正金屬邊框,變化的地方僅是在金屬邊框做了一點微弧倒角,握持變得更加貼手、舒適。小米係列手機似乎找不到傳承的設計,每一代都是除舊革新的設計,產品辨識度低,這樣的弊端是很難讓消費者對小米手機有較深刻的認知。不過,雙麵玻璃、金屬邊框似乎正在成為小米係列標誌性的特征,至少在小米4S、小米5上我們已經看到這種認知。
總體來說,小米設計係列手機都是以設計簡潔而著稱,主板為斷板設計、雙麵布局——非常傳統的設計。結構件裝配較為簡潔,且結構件數量少,沒有出現一處藕斷絲連的情況,螺絲有4種,數量僅有 18 PCS,非常利於生產裝配和售後維修。同時,相比上代產品,小米 5 的內部設計更加美觀,天線支架、喇叭 BOX、電池黑色 LABEL 紙和鋁合金金屬前殼內部有做噴漆處理,這些細節上無不看出小米在用心做產品。但是,指紋識別裝配設計有些不解,采用從屏幕側裝配的方式,非常不利於售後維修。另外,屏幕設計建議采用單獨做支架的方式,利於售後維修。
結構設計優缺點及建議匯總如下:
優點:
1、螺絲種類&數量: 4 種螺絲,都為十字螺絲;黑色螺絲 7 PCS、銀色螺絲 8 PCS、灰色螺絲 1 PCS、淺綠色螺絲 2 PCS,共 18 顆;
2、結構設計:總結構零件數為 33 PCS 左右,結構件數量少「未包含泡棉、雙麵膠等輔料」,且裝配簡潔,未出現藕斷絲連的情況;
3、觸摸按鍵設計:將觸摸按鍵功能 & LED 線路集成到 TP FPC 中,簡化了結構物料數量,利於生產裝配和售後維修
4、電池:電池采用雙易拉膠設計,利於售後維修;
5、側鍵設計:側鍵鍵帽采用小鋼片固定;側鍵 FPC 組件補強鋼片同時起到固定作用;
6、SIM卡托:卡托前端有做T型防呆設計,避免 SIM 卡托插反損壞內部 SIM 端子;
7、內部設計美觀性:整體較為整潔,顏色統一;
、電池雖為內置設計,但增加黑色 LABEL 紙更加美觀;
、主板 & 副板都為藍色油墨;
、前殼鋁合金內部表麵有增加黑色處理。
缺點:
1、指紋識別固定:采用從屏幕側裝配,如出現問題,需要拆解屏幕,不利於售後維修;
2、SIM 卡托:卡托帽和托盤一體式設計不推薦,累計公差較大,可能出現凸起或者凹陷等不良問題,推薦采用自適應結構設計卡托帽和托盤分離;
建議:
1、裝配設計:主板、電池、喇叭、小板放置屏幕組件上,會給維修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屏幕一直是智能機維修排在首位,推薦屏幕單獨做支架,非常利於售後維修;
最後更新:2017-10-08 01:3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