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53 返回首頁    go 百度


加密貨幣遭遇“寒流”ICO亂象叢生 全球監管料持續加強

摘要

Facebook1月31日發布公告稱,決定將關閉平台上所有加密貨幣和首次代幣發售(ICO)的相關廣告。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平台運營商之一,Facebook這一決定嚴重打擊到了眾多加密貨幣、相關交易所和ICO行為。

  Facebook1月31日發布公告稱,決定將關閉平台上所有加密貨幣和首次代幣發售(ICO)的相關廣告。作為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平台運營商之一,Facebook這一決定嚴重打擊到了眾多加密貨幣、相關交易所和ICO行為。

  此外,1月30日是韓國開始實施虛擬貨幣實名交易的首日。同一天,美國證監會(SEC)發布公告稱,已獲得法院指令,查沒了數字貨幣公司AriseBank所持數字貨幣。SEC表示,AriseBank及其代幣均未經注冊,沒有為投資者提供針對商業模式和財務曆史的必要信息披露,違反了美國證券法。AriseBank從去年11月起開始利用ICO融資,目前已獲得了6億美元款項。

  多重打擊之下,數字貨幣市場似乎正經曆著 “嚴冬”。稀財匯創始人、500金研究院院長肖磊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比特幣就像是一個區塊鏈“指數”,它的漲跌會反映、影響著其他各個數字貨幣的漲跌。

  數字貨幣信息平台Coindesk的數據顯示,在截至2月1日17時的過去48小時中,比特幣價格已由10868.78美元降至9873.79美元,其間一度觸及9627.89美元低點,較去年12月19783.21美元的高點已經幾乎“腰斬”。

  數字貨幣行業網站CoinMarketCap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17時45分的過去24小時中,市值排名前100的數字貨幣中,僅有Revain、VeChain和Lisk實現了增長,主流加密貨幣全線縮水。排名前5的比特幣、以太幣、瑞波幣、比特幣現金和Cardano跌幅分別達到了8.47%、7.65%、11.37%、9.23%和14.07%。此後的一天情況略有所好轉,截至2月1日17時,市值排名前10的加密貨幣跌幅均有所收窄,其中以太幣已轉為增長1.48%。

  從“韓流”到“寒流”

  加密貨幣信息網站Coinhills的數據顯示,去年10月,韓國比特幣交易量在全球交易量中占比曾一度達到37.95%,居世界第一。然而,自去年12月以來,韓國監管機構打出一係列“重拳”,並最終決定對數字貨幣交易所征收可達24.2%的所得稅,還要求數字貨幣必須實名交易。

  在實施虛擬貨幣交易實名製的首日,除Upbit、Bittsum、Coin One和Cobit幾家平台之外,其他韓國數字貨幣交易所均未獲得銀行提供的虛擬賬戶,這也意味著其用戶無法用韓元在交易所進行虛擬貨幣交易。Coinhills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18時5分,以韓元進行的比特幣交易量占比僅為9.20%,遠落後於以日元(42.49%)、美元(35.28%)進行的比特幣交易;而到2月1日17時,韓元交易占比進一步降低至6.34%,美元交易占比也降低至了26.27%,日元占比則上升至55.47%。

  不過在日本,數字貨幣也有壞消息。1月26日,日本虛擬貨幣交易平台Coincheck遭遇了嚴重的入侵,導致價值5.3億美元的NEM幣被盜。該平台隨後在1月29日收到了日本金融廳的業務整改命令,數字貨幣交易平台的安全機製引發擔憂。

  肖磊認為,由於各國政策的不確定性,比特幣及其他加密貨幣在短期內有很多的風險點,而這又進一步導致新進資金的不確定性,整個數字貨幣行業很可能繼續走弱一段時間。“數字貨幣行業本身很難產生權益性收益,價格上漲需要持續不斷地有資金進入,沒有新進資金的話就會不進則退。”肖磊說,“一旦新的資金不進入,很多投資者預期就會落空,並在短時間內離開這個市場,加重市場的弱勢。數字貨幣市場,你賺的錢肯定是別人虧的錢,或者說是別人的新進資金在給你‘抬轎子’。”

  對於未來監管的走勢,肖磊猜測,稅收很可能是未來多國對數字貨幣管理的一個統一方向。“如果進行征稅的話,相當於隻要進入首先就是虧錢的,市場就成為零和遊戲,不產生真正的收益和利潤,但會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流出。”不過他也指出,收稅也可能會使比特幣的價格發生反轉,“目前在幣圈,有一種思維模式就是,征稅就是對它的合法化。”

  全球ICO何去何從

  1月31日,Facebook產品管理主管Rob Leathern在公告中表示,Facebook不會給具有誤導性和欺騙性的廣告位置。為此,Facebook更新了其廣告政策,以禁止部分金融產品和服務,例如二元期權、ICO和加密貨幣。

  在新加入的第29項條款中,Facebook也給出了相關被禁廣告的例子,如: “新ICO!現在購買代幣,優惠15%!”Leathern在公告中指出,Facebook希望通過廣告服務幫助用戶發現更多新的產品和服務,而不必擔心上當受騙,然而目前大多投放ICO和加密貨幣廣告的公司卻並未在運營中擁有良好的口碑。

  基於對372個ICO樣本的研究分析,安永近日在一份報告中指出,目前絕大部分ICO白皮書缺乏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正當理由。報告寫道:“項目為了通過介紹區塊鏈在新市場中的應用來吸引投資,在白皮書中包含了大量吸引經驗不足的投資者的陳詞濫調,對區塊鏈的應用缺乏合理的正當性。”報告進一步羅列了一些反複出現的“陳詞濫調”,如:“下一代平台”、“第一個解鎖數十億XX項目的計劃”、“我們在創造一個社區/生態/經濟”等等。

  “在ICO領域,大家炒的就是一個稀缺性,首先是一個區塊鏈帶動的對區塊鏈資產的稀缺性的追捧。”肖磊表示,“在這一過程中會產生巨大的信息不對稱和利益相關群體”。在他看來,隨著需求量的增大,ICO代幣會不斷地被製造、被供給,而在這一過程中卻又沒有相應的世界性準則來規定ICO白皮書該如何書寫。

  “(白皮書)目的隻有一個,就是讓你看著心動,想去花錢。這個時候沒有任何機構來做具體的審計、審查,隻能靠投資者自己去判斷。”肖磊說,“隻要寫得夠炫,能打動一部分投資者,就能拿到錢。”至於盛傳的白皮書代寫產業,肖磊表示這已是見怪不怪了:“如果代寫白皮書收費50萬,ICO能幫他賺500萬,這個成本他是願意花的。”

  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副院長武長海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包括數字貨幣以及其他ICO交易市場,從準入、運行及退出的角度看,健康的虛擬貨幣交易市場應當包括合法性、公平性和安全性等要素。

  但目前在數字貨幣領域已經有著一種“羊毛出在‘狗’身上”的觀念,許多參與者希望借此獲得意外財富。“一旦這形成了羊群效應,很多人就會去參與,但這種反複的震蕩其實就是反複地‘割韭菜’,最終受害者還是中小投資者。”武長海說。

  此外,武長海認為,人們對區塊鏈技術的高估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數字貨幣及ICO的過熱,然而近期一係列針對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攻擊行為卻顯示出,基於區塊鏈技術的ICO代幣和數字貨幣市場在安全方麵也並非無懈可擊。

  安永也在報告中指出,目前“釣魚”已經成為竊取ICO資金的最常見方式,而黑客對加密貨幣交易平台的入侵在導致資金損失的同時,也在造成著大量的個人信息泄露。此外,針對交易所的黑客攻擊行為已經成為常態,攻擊頻率也正在提升。安永表示,由於匿名性、交易不可逆、數字貨幣市場火熱卻又混亂等原因,相關交易所對黑客極具吸引力。

  對於ICO在美國等國的未來,肖磊認為,美國對待ICO一向保持著嚴格謹慎的態度,但又在紅線範圍內允許著ICO存在。因此,未來美國等國的監管機構很可能會將ICO控製在一個非常小的“角落”之內,“它會對散戶市場進行屏蔽,不允許線下推廣和線上公布,並進一步細化監管方法。”

(原標題:加密貨幣遭遇“寒流”ICO亂象叢生 全球監管料持續加強)

(責任編輯:DF372)

最後更新:2018-02-03 08:56:04

  上一篇:go 交易商:澳元短線整固後可再吸納0.79至0.81美元操作
  下一篇:go 比特幣兩個月來首度跌破9000美元 數字貨幣全線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