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06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比特幣勒索病毒事件的背後

2017年5月12日,一款叫WannaCry的蠕蟲式勒索病毒軟件席卷全球,全世界有30萬台電腦中招,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80億美金。

事情的起因是有黑客在晚上窮極無聊之時,攻入美國安全國家安全局的網站,居然發現美國國家安全局有一個巨大的電腦網絡病毒儲藏庫,最後選了一種叫“EternalBlue”(永恒之藍)的危險漏洞進行傳播入侵聯網電腦。用戶聯網的電腦被勒索軟件入侵後,用戶主機係統內的照片、圖片、文檔、音頻、視頻等幾乎所有類型的文件都將被加密,加密文件的後綴名被統一修改為.WNCRY,並會在桌麵彈出勒索對話框,要求受害者支付價值數百美元的比特幣到攻擊者的比特幣錢包,且贖金金額還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

中國國內各大學的校園網成了重災區,此時正值各大學大四學生剛完成畢業論文準備答辯的時刻。個人電腦被攻擊,畢業論文打不開,完成不了答辯畢不了業,嗚唿哀哉徒奈何,南昌大學的一位大四學生直唿“生無可戀”。有意思的是,用戶可以通過勒索對話框與黑客討價還價,黑客動了憐憫之心,還會主動降低贖金,甚至免費開“索”。

如果不是英國的一位研究員,勒索病毒估計到現在還不會消停,為害"網“間。2017年5月13日晚間,一名英國研究員無意間發現的WannaCry隱藏開關(Kill Switch)域名,意外的遏製了病毒的進一步大規模擴散。

自2006年10月16日,25歲的中國湖北武漢新洲區人李俊編寫擁有感染傳播功能的”熊病病毒“,於2007年1月初肆虐網絡後,如此大規模的用戶電腦中毒事件近乎絕跡,很多人幾乎已把電腦病毒遺忘,這要感謝周鴻禕的360免費殺毒軟件。

其實,勒索病毒自2013年就已開始出現,隻不過那時黑客們索要的是美金,而這次索要的是比特幣。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件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絡。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係統。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絡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數據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隻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係統曾在4年內隻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製在2100萬個。

這次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透露了兩個信息,一是美國國家安全局擁有一個巨大的電腦網絡病毒庫,二是黑客有可能利用勒索病毒事件炒作比特幣。

美國擁有全球唯一的一個主服務器,12個根服務器中的9個,所以美國國家安全局擁有一個大而全的電腦網絡病毒庫似乎是一件很可怕的事。不過,就像醫學研究所儲存生物細菌進行研究製造疫苗一樣,美國國家安全局收集、研發、創造電腦病毒,也就理所當然再正常不過了。

黑客索要比特幣似乎也正常,畢竟美金交易容易被追查,而比特幣交易卻不易被追蹤,當然也不排除黑客利用該事件炒作比特幣。有跡象表明,勒索病毒事件後,比特幣又開始了暴漲曆程。比特幣的主要投機參與者是中國人年輕人,比特幣勒索事件後,中國的比特幣交易公司吸引中國年輕投資者變得更加容易。現在我們接到的電話可能不是鼓動你參與非法期貨交易,而是誘惑你投資比特幣。不過,黑客的心思不好猜,就像”熊貓病毒“的始作俑者一樣,他的動機僅僅是為了內心的成就感。這次勒索比特幣的黑客或許也僅僅是為了自身的安全,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發現勒索病毒黑客的蹤跡。這次,黑客無意間又給比特幣的“價值”裝了一節上漲的火箭。

有人說,比特幣就是網絡界的”黃金“,奇貨可居,值得投資,其實比特幣缺少黃金的一種特性,那就是-永久性。一旦網絡摧毀,比特幣將不複存在。

比特幣誕生直至,已經上漲了一千萬倍,一枚比特幣的價值接近3000美金,參與比特幣地下交易的增量資金達到1.42萬億美金。

所以,投資比特幣要三思!

最後更新:2017-10-08 00:30:42

  上一篇:go 比特幣是什麼?很多人都有疑問
  下一篇:go 比特幣瘋起來連TA自己都害怕,要不要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