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
比特幣
李揚:比特幣就是不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
[華夏時報網]
華夏時報(公眾號:chinatimes)記者吳敏 北京報道
9月15日,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在“2017金融街論壇”表示,下一步的金融發展應當有三個原則,一是服務市場經濟;二是支持普惠金融的發展;三是支持綠色金融發展。“金融如果做到這幾點,對宏觀穩定來說,就是功莫大焉,今後要使得宏觀經濟能夠穩定發展,取決於這三個領域的進展。”
他說道:“金融是一個高科技產業,所有科技的成果都會在金融行業當中率先廣泛使用。比如說抵押貸款證券化,這在當時也算是高新科技應用於金融活動的一個非常著名的例證。把一批信貸資產放在一起,分割出有各具特色的現金流,依據它發新的證券,滿足不同人的投資需求,這種想法早就有。但由於科技沒有發展到這種程度,這個想法變不成產品。在上世紀50年代前後,隨著新的計算技術的發展,讓它變成了現實。所以現在我們在市場上,可以投資大量的證券化資產,能夠迅速地算出價值,然後給出定價,這就是金融創新。”
李揚認為,在MBS、ABS基礎上產生了非常多的衍生品,而衍生品本身和市場經濟的關係比較疏遠,對它們進行炒作的話,就等於把整個經濟推到了危機的風頭上。
他強調,比特幣就是不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創新。“比特幣的交易,就是打著高新科技的旗號,自認可以擺脫央行、擺脫黃金,給社會一個新的定價標準和新的支付手段,促進宏觀經濟穩定發展。但事實上產生的並不是這個效果。”
比特幣不是貨幣,真正的貨幣必須幣值穩定,它的供應能夠隨著經濟增長而穩定地增長。但是比特幣不具備貨幣所必須的條件,這就危及了金融穩定,進而危及了宏觀經濟的穩定。
李揚說道:“金融如何促進宏觀經濟穩定發展,首先要看的就是金融產品是否有助於實體經濟的發展。以美國的情況來說,危機之後,很多金融的泡沫都被擠出去了,但是股票、債券、信貸市場穩定發展,說明經濟還是離不開金融,但是需要和實體經濟密切關聯的金融活動穩步發展。
其次,必須支持普惠金融的發展。金融隻有普惠了,才能對宏觀經濟和社會的穩定產生積極作用。“2014年法國有一個經濟學家托馬斯·皮凱蒂寫了一本書《21世紀資本論》,令世界動容。這裏麵基本的結論就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經濟的體係,三百年來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短暫的20多年,其他的時候都是加劇了財富分配的不公平。因此它是所有社會動蕩的根源。此言不虛。”
李揚認為,這樣一種不公平進入上世紀後十年以及本世紀以來,更集中的體現為做金融的居於收入分配的頂端。而普惠金融確認獲得公平的金融服務,是每個人的天賦人權,你不能剝奪每個人獲得金融的權利。但是過去的金融體製事實上沒有向他們提供服務,他們存在就是提供無窮無盡的血液來供大資本去使用,這種情況不能繼續下去了,因為如果再繼續下去的話,會危及宏觀穩定,危及整個國家的穩定。
“但是要做普惠金融也不容易,如果我們拘泥於傳統的手段,是做不了普惠的,所以也需要創新。現在很多基於互聯網的機構,在普惠方麵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今年上半年最大的新聞,就是中國的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中國的四大互聯網巨頭戰略結合,這種合作就會使得普惠金融在中國做實。金融普惠做實了,宏觀經濟也就穩定了。”
最後,支持綠色金融發展。“說實話,按照現在的架構,金融是很難服務綠色的,要想保住綠水青山,就很難得到金山銀山。但如果綠色得不到強調,隨著經濟增長,我們會失去適宜人居的環境。所以我們必須在商業可持續基礎上推進綠色金融。”李揚說道。
責任編輯:馮櫻子 主編:冉學東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公眾號:chinatimes
最後更新:2017-10-08 03:27:12
上一篇:
傳聞坐實!比特幣中國宣布停止所有交易業務
下一篇:
港股異動︱比特幣中國宣布關停 柏能跌6%
矽穀大佬:比特幣既像黃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潛力
比特幣價格衝擊6000美元後轉跌 5700美元或成價格支撐
巴菲特:比特幣是真正的泡沫,它無法創造價值
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場外交易份額從5%上升至20%
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三家場外平台兩周交易額達6.8億元》
共享晚報:巴菲特狠批比特幣,稱其為真正泡沫;PayPal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像一種儲備貨幣;穆迪報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威脅遙遠可期
比特幣買房成為現實,紐約、迪拜等5大城市開創先河
比特幣逆勢上揚後,騙子偽裝成銀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幣價格不像鬱金香狂熱的5個原因
眾多“專家”看空比特幣,比特幣真的是“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