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57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比特幣”才能終結高房價

高房價都說了20年,但環顧全球,凡是經濟發達、人口聚集的地區,房價無一不是高的。倫敦、紐約、東京這些“高大上”自不用說了,現在連莫斯科、墨西哥城、孟買的房價也讓大量當地人高攀不起,為什麼?

一個國家的發達城市就那幾個,財富高度雲集,房價理所當然也會高了,中國自然也無法逃脫這個規律。

新加坡房價的“穩定”,通常作為典範被各方膜拜,但其實,新加坡商品房的價格全球前五——很貴。便宜的那個叫“祖屋”,屬保障房,隻有本地人才有資格申請。這政策要是放在稍大點的國家就無法效仿,且不說經濟實力,單是本地人才能申請這一條就足夠拉仇恨——你把外地人當什麼了?不是同一國家嗎?難道還要搞城邦製?……

而國內的“雌安新區”,也已凍結了商品房交易,說是希望能從源頭上禁止炒房,從而達到控製高房價的目的,想從零開始就建立住房保障體係。但結果可以預想,本地人是保護了,但外地人怎麼辦?沒有了價格這個調節器,誰都會想進來占一下便宜,那這裏是有足夠多的房子讓所有外來人都住下嗎?還是想將外地人全部趕走自過自的?

大家可能在疑惑,明明已經有很多人買不起房了,為什麼價格還能漲呢?

關於這個問題,首先是“二八定律”起的作用,也就是說,20%的人占據了80%財富。所以,隻要這20%的人願意買房就可以了,因為他們足以消化城市的新增住宅,也足夠持續推高房價,其他人是否能參與已經無所謂了。例如北京,兩千萬的人口,每年也就交易10萬套房子,200:1,空間還是很大的。

關於“高房價”,我們還得提到通脹的問題。

如今的中國,經濟增速6.5%,M2增速13%,也就是說印的錢也比新生產的商品多一倍。那其他國家呢?美國有量化寬鬆,歐洲有零利率甚至負利率……在貨幣超發問題將無休止的情況下,該如何才能避免財富流失?事實上,隻要是由政府管銀行,貨幣超發問題就一定存在;隻要通脹在,能對抗通脹的任何資產的價格一定“永遠”上漲。

與傳統貨幣不同的是,比特幣不由哪國央行發行——不能濫發就避免了通脹,沒有了通脹,資產保值的目的便不存在,資產價格不斷上漲的基礎也都不存在了。以後若想錢生錢,就隻能投向可增值的實體經濟中。由於房價不能再上漲,在樓市中的投機、投資、保值需求,便一下子全部不存在了,房子也就能回歸到居住的屬性。

當然,沒有央行隻是理想;去中心化貨幣,這個還是能想一想的,但是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呢?最前沿的觀點是,它最終會替代現有各國發行貨幣的方式。然而,這可能需要經曆幾代人的時間。看回中國便可知一二,國內最近正在強力整頓ICO,除了要打擊借ICO之名進行非法集資的行為,以避免影響金融係統之外,更深層原因的是,各國政府都絕對不會輕易讓出貨幣發行權的。

總而言之,政府主導的央行發行貨幣的方式,仍將持續很長一段時間,而這種方式的必然後果——通脹,也一定會繼續伴隨社會前行。如前所述,有通脹就有保值需求,不動產的投資屬性便一定會存在,所以,對於那些進一步疊加了人口、財富、資金增長的大城市而言,房價怎能不漲?所以如今的調控,也隻是階段性放緩上漲速度而已。

最後更新:2017-10-08 05:11:43

  上一篇:go 泡沫隨處可見,比特幣暴跌又給大家上課了
  下一篇:go 比特幣,區塊鏈,是一種權力之爭,也是財富全球化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