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42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高盛CEO貝蘭克梵:比特幣崛起可能類似於紙幣取代黃金 路透社特別報道: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野蠻生長 混亂和黑客令投資人不勝其擾

【小編按:關於虛擬貨幣的爭論在中國差不多成為一個定論,有關方麵徹底給予封殺,其實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這都應該說在預測之中,因為從中國這樣一個國家來說,其實已經是過度金融化了,上一次浪潮中的各種屁2屁現在還不知道如何收場,如果允許虛擬貨幣泛濫一定是一種政策失誤,會對不起後來人。當然,究竟比特幣之類在未來的人來曆史上是個什麼地位,還是需要時間來證明,比如多家都說不好的時候,高盛開始介入了,那麼是不是機會呢?】

高盛CEO貝蘭克梵:比特幣崛起可能類似於紙幣取代黃金

據美國財經網站MarketWatch報道,高盛集團首席執行官勞爾德·貝蘭克梵(Lloyd Blankfein)也已投身於目前正在華爾街“熊熊燃燒”的最大爭論:正處在萌芽期的數字貨幣市場的前景將是怎樣的?

從這位聲名卓著的華爾街高管發布的一條Twitter消息來看,他似乎認為就比特幣的前景而言,現在還不能蓋棺定論;但他同時對那些懷疑人士發出警告稱,在紙幣崛起並最終取代黃金的過程中,當時的市場精英人士也曾對紙幣有過類似的質疑。他在這條Twitter消息中寫道:“我仍在對比特幣加以思考,還未得出結論——既不支持,也不反對。需要知道的一點是,人們在紙幣取代黃金時也曾頗多質疑。”

貝蘭克梵在Twitter上發表的這番言論與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傑米·戴蒙(Jamie Dimon)形成了鮮明對比,後者對比特幣持有堅定的批評立場,曾將這種加密數字貨幣的價格在過去一年時間裏的大幅上漲比作十七世紀時的“鬱金香球莖泡沫”事件,當時的泡沫最終以破裂告終。戴蒙認為比特幣是一場“騙局”,並稱其“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在貝蘭克梵發表上述言論以前,本周早些時候有報道稱,據一名熟知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高盛集團正在探索如何才能幫助其客戶買賣比特幣及其他數字虛擬貨幣的問題,成為首家考慮直接交易數字貨幣的華爾街巨頭。

比特幣在最新的交易中下跌2.3%,至4300美元,但今年截至目前為止則累計上漲了350%左右,相比之下同期標普500指數上漲13%以上,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上漲15%左右,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則上漲了21%。

加密數字貨幣的迅速崛起所帶來的一種影響是,盡管數字化資產在不到十年以前還是不存在的,但對於今天的華爾街投資者來說,想要無視這種資產則已變得不可能了。每當比特幣價格觸及曆史新高之時,有關這種數字貨幣將會成功還是失敗的押注就會增多。

在過去幾周時間裏,包括貝萊德集團首席執行官拉裏·芬克(Larry Fink)和摩根士丹利首席執行官詹姆斯·戈爾曼(James Gorman)在內的諸多華爾街專家都已經投身於有關比特幣前景的討論,這種情況很可能還將繼續下去,直到正反雙方之間的爭論塵埃落定之時為止。

路透社在中國長假之前也發了一篇叫做“加密貨幣交易平台野蠻生長 混亂和黑客令投資人不勝其擾”的深度報道

**假名賬戶**

比特幣是首個被廣泛接受的數字貨幣,大約九年前在金融危機期間橫空出世,提供了避開銀行和政府、可以用更低成本進行金融交易的方式,因此受到熱捧。比特幣的每筆交易由區塊鏈驗證並記錄。雖是匿名交易,但個別交易能夠讓所有人在互聯網上看到。

比特幣早期的開發者Mike Hearn表示,比特幣起初隻是被看成是一種愛好,並非對傳統貨幣構成重大威脅的替代品。“人們並未真的預期比特幣能作出成就並大放光彩,”他說。“這原本是個構想試驗,碰巧加了一些代碼。”

雖然比特幣受到了高度關注,但並沒有被一般消費者廣泛使用。幾乎沒有什麼零售商接受比特幣,即便近期技術上取得了一些進展,基於區塊鏈的交易仍比銀行卡支付網絡慢得多。

“目前大多數加密貨幣仍比較偏於商品,而非貨幣,”PayPal執行長Dan Schulman表示,“你根據對加密貨幣價值前景的判斷進行交易。加密貨幣並未被許多商家接受視為一種貨幣。”

加密貨幣反而對一些需要匿名的人具有吸引力。

今年6月,前美國聯邦助理檢察官Kathryn Haun在國會出席聽證會時表示,勒索病毒的傳播者、“大毒梟和連環詐騙犯”愈來愈常利用缺乏監管的海外交易所進行活動,這些交易所並不會驗證客戶身份。

“犯罪分子能夠開設匿名賬戶,或者用假名開戶,逃避執法部門的監控,”Kathryn Haun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所以我們的傳票都發給了住在‘123大街 的 米老鼠 。”

Haun於5月離開司法部並加入到Coinbase董事會。GDAX交易所隸屬Coinbase。

美國當局於7月關停了全球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BTC-e交易所網站,並命令其支付1.1億美元罰金。美國財政部稱,BTC-e“協助涉及勒索軟件、黑客攻擊、身份盜取、退稅詐騙、公共腐敗和販毒的交易。”

當局稱,在BTC-e開立帳戶,隻需要提供一個用戶名、密碼和電子郵箱地址。

路透未能聯係到BTC-e。BTC-e的運營地點不明,盡管其仍擁有一個使用新西蘭域名的網站。現在,它又轉到了一個名為WEX的新交易所,該交易所沒有回複置評請求。

**偽造的成交量**

加密貨幣交易人士表示,他們選擇一家交易所的標準之一是成交量。一個交易所處理的交易越多,就能更快地撮合買家和賣家。

據網站bitcoinity.org,從大約2014年初到今年1月底,中國交易平台占到了全球比特幣成交量的90%左右。bitcoinity.org網站收集各個交易所公布的交易數據。

某些高成交量的出現,是因為這些交易平台當時不收取手續費,交易人士因而受到吸引。但兩家中國交易平台的六名離職員工對路透表示,其中一些交易量是捏造出來的。在中國的成交量人為灌水,可能已對向來波動劇烈的比特幣行情造成影響,因為其他地方的投資者會關注交易活動,並加以回應。

兩名前高管指出,OKCoin交易所透過所謂的虛買虛賣(wash trades),在帳戶之間對比特幣的名義數量持續來回交易,為成交量灌水。據一名前雇員表示,這些交易登錄在交易所內,並未記錄在區塊鏈(blockchain)。

Zane Tackett在2014-2015年期間在OKCoin擔任過好幾個職位,其中包括國際業務經理,他表示,他辭職的部份原因就是擔心虛假的交易量。他稱,“成交量灌水的出發點就是希望看來比競爭對手更龐大。”

OKCoin前技術長趙長鵬於2015年5月時在reddit.com網站上指出,OKCoin使用機器人程序(bots)來衝高成交量。OKCoin對此回應稱,“OKCoin無需假造成交量。”

OKCoin在對路透發表的聲明中表示,OKCoin“從未也不會通過所謂‘刷單’以製造虛高成交量。”

比特幣中國四名離職員工(包括一名創辦人)指出,比特幣中國也曾在交易量上造假。比特幣中國一名發言人士則表示,“從未虛造交易量。”

中國數字貨幣交易平台的極高成交量顯然引起了中國人民銀行的注意。人行進行了一係列檢查後,這些中國交易平台1月開始收取交易費,中國的成交量也隨之暴跌。

比特幣中國發言人稱,“中國政府今年稍早對比特幣交易平台進行審查,是因為比特幣價格大幅上漲。”中國人民銀行未回應相關提問。

**黑客攻擊**

加密貨幣交易平台常常成為黑客攻擊的目標,給投資者帶來更多問題。

中國廣西一位交易人士Walle Wei稱,他在2015年7月10日於OKCoin.com交易比特幣和萊特幣期貨,押注當時約為4美元的萊特幣價格會上漲,他通過融資買入了看多合約。這意味著他隻需拿出10%的資金來交易。以這樣的高杠杆交易,即使價格小幅波動也可能導致或者被平倉或者大賺。

Wei說,萊特幣並未像他預期的那樣上漲,而是開始下跌,而且OKCoin網站運轉速度緩慢,他無法進行買賣。當他重新能夠進入賬戶時,發現他的賬戶已經被清算。他說他損失了3,136個萊特幣,當時價值約12,500美元。

OKCoin在其博客上宣稱,公司是“大規模”網絡攻擊的受害者,黑客用流量衝擊其網站,導致部分用戶無法登入賬戶。

7月13日,Wei的比特幣投資碰到了類似遭遇,他說他損失了57.9個比特幣,當時價值約16,900美元。

Wei稱他已經提出了申訴,OKCoin彌補了他15%的比特幣損失,豁免一個月的交易費用,還送了他一個手機充電器。他還向警方和五個政府機構提出了申訴,包括中國央行和證監會。但多數機構未理會他的申訴,給予他回複的機構則表示,他的問題並不在這些機構的權限處理範圍內。

“他們說讓我去找相關部門,但是我不知道還有哪個部門,”Wei說。

一位接近中國證監會的人士稱,加密貨幣交易屬於央行管轄範疇。央行未回複相關問題。

OKCoin在一份書麵回覆中稱,公司已經在防範網絡攻擊方麵進行了大量投資,而且此前也沒有跨國經營公司為服務中斷向用戶進行賠償的先例。“所有參與交易的用戶自己承擔盈利或虧損。”OKCoin表示。在開設賬戶時,用戶需同意OKCoin的服務條款,其中由於“黑客攻擊”和“計算機病毒侵入或發作”等造成的影響,OKCoin不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無法登入網站不是造成投資者虧錢的唯一方式。今年2月,位於Jersey的一家對衝基金GABI,在OKCoin的香港交易平台上買入一份期貨合約,押注比特幣價格上漲。但當另一家投資者大舉押注比特幣價格下跌使其相形見絀之後,這家對衝基金的合約很快就被結清。

在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等受到監管的交易所內,對於期貨合約的規模有限製,以防單一交易商主宰市場,但對於一些加密貨幣交易所來說情況就不是這樣了。

據一位熟悉情況的人士稱,上述這筆比特幣2月合約令基金GABI損失了40-50萬美元。

OKCoin稱,這“兩位客戶公平交易”,“沒有任何監管規定限製交易策略。”香港證監會未予置評。

**挑戰重重但獲利豐厚**

過去15個月期間,全球最大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的Bitfinex遭到美國一家監管機構的罰款,被黑客盜走價值7,200萬美元的比特幣,還被美國最大銀行業者之一的富國銀行切斷業務。

Bitfinex成立於四年前。據其執行長兼聯合創始人和律師的van der Velde,該公司幾十萬個客戶中包括銀行、投資基金,以及其他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盡管麵臨無數挑戰, van der Velde稱Bitfinex目前每月處理約120億美元的交易,而且“利潤豐厚”。去年Bitfinex表示,預計2017年將獲利2,000萬美元。盡管加密貨幣麵臨眾多西部蠻荒式的問題,但van der Velde預計,最終獲利將會更高。(完)

最後更新:2017-10-08 08:48:32

  上一篇:go 比特幣礦機被拋售:最高曾炒到20萬一台
  下一篇:go 比特幣礦機被拋售:最高曾炒到20萬一台 如今銷聲匿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