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12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全線崩盤,比特幣被“斃”了!

最近金融市場最大的消息,莫過於比特幣中國宣布9月30日停止所有交易業務。作為國內首家比特幣交易所,在比特幣中國宣布這條消息後,火幣網、OKCoin幣行、微比特等平台紛紛宣布將在近日停止所有交易。

比特幣應聲崩盤

比特幣交易平台出現在這樣的狀況絕非偶然,近期監管部門密集又頻繁的動作早都預示著有事情要發生。除了在比特幣中國公告中提及的央行證監會等7部委《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之外,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也在9月13日晚發布了關於防範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風險的提示,指出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日益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投資者應保持警惕,發現違法犯罪活動線索應立即報案,並強調“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台在我國並無合法設立的依據。

受到平台關閉影響,包括比特幣、萊特幣、以太幣等貨幣在內的虛擬貨幣全線大跌,比特幣跌幅擴大至22%,跌破2萬人民幣關口,萊特幣跌27.15%,以太幣跌15.12%,比特幣現金跌70%。更有投資人表示,按照目前的跌幅來看,比特幣價格很有可能在一個月內跌回1萬元內,也就是說跌幅高達50%。

而在崩盤前夕的八月,比特幣才創造了曆史新高,國內價格曾突破了3萬人民幣。

“收益越高,風險越大”的道理相信每個人都懂,就像前些年炒股一樣,盡管比特幣這些年一路高漲,有不少人通過比特幣身價暴漲,但這並不代表它是沒有風險的。

從金融監管曆史來說,監管都是先承認金融事物的合法性、擁有正規金融牌照,並在製定相應金融法律規範條件下實施,而目前比特幣是民間自發“研製”的一種準貨幣性質的東西,沒有任何國家信用後盾,更沒拿到正規“鑄幣”資質。早在4年前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中就指出比特幣是特定虛擬商品,不具法償性與強製性等貨幣屬性,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不過,又有多少沉迷在財富自由幻想中的投資者聽得進去這樣的聲音呢?

(最後附上之前有關比特幣的科普鏈接,戳這噢

點擊播放 GIF/40K

最後更新:2017-10-08 03:51:32

  上一篇:go 這次真的攔不住了:比特幣兵敗如山倒,跌破18000,跌幅超30%
  下一篇:go 比特幣暴跌10%,真的是摩根大通CEO所說的騙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