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1
比特幣
比特幣遭遇關停風波,傳言中的封殺是真的嗎?
來源 | 金投網(金點言論) 原創作品,轉載請評論留言
在ICO(首次代幣發行)被監管取締後,比特幣又迎來重磅一擊。
9月8日晚間,有消息稱監管當局決定關閉中國境內虛擬貨幣的交易所,這涉及“幣行”、“火幣網”和“比特幣中國”等為代表的所有虛擬貨幣與法幣之間的交易所。
受此影響,比特幣跌幅一度達到20%。值得一提的是,在消息發布後的48小時內,比特幣中國、火幣網、幣行國內三大比特幣交易平台均表示,表示目前尚未收到監管機構的相關通知,一切運轉正常。
對於可能下發的“封殺令”,平台表現極為鎮定,紛紛表示要靜觀其變。然而對於比特幣投資人而言,態度出現分化:
普通投資者仍流露出謹慎的樂觀,與央行七部委聯合發文時的“哀嚎”略有不同,他們開始嚐試捕捉希望的幻影,期待翻盤;項目方和投資人更實際,跳開了“投機”的觀望,他們撥開了殘存的ICO泡沫,開始探尋區塊鏈未來變革中的機會。
在業內人士看來,“隔離”後,比特幣在未來三四個月內可能會迎來比較“慘”的行情。此外,如果把場內市場關閉,場外市場也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畢竟場外交易的可信度是比較低的。
當然也有人選擇對比特幣“力挺”,9日,巨人網絡董事長史玉柱發布微博稱:“不該過分妖魔化比特幣,大家看不懂的東西不一定都是壞東西。比特幣交易環節如果存在違法,就該勐烈打擊非法交易,不該取締比特幣交易。即使不準中國人擁有比特幣,外國人仍會繼續持有的,甚至將來有些國家政府的外匯儲備可能會配置比特幣。比特幣基於的區塊鏈技術,將來會深刻改變金融等領域,進入每個人的生活。聲明:我個人不擁有一個比特幣。”
為什麼說不應該取消比特幣的交易呢?
數字貨幣的原理使其不可能被一個國家完全封鎖,希望通過切斷交易使其自生自滅,結果隻是讓資金來往渠道更加隱蔽,反而加大了監管難度。因此,我們所麵對的問題並不是如何將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消滅,而是應該進行有效監管並加以利用。
事實上,我國在對待比特幣監管上,應該與時俱進,加強製度建立:
一是加強風險提示。
鑒於民間利用比特幣進行消費和投資依然活躍,監管層應該提醒與警告數字貨幣的擁有者在使用和投資數字擬貨幣時存在的諸多風險,如兌換、電子錢包被盜、支付不受保護、不對虛擬貨幣的價格波動提供保護等,讓大家對虛擬貨幣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二是建立健全比特幣交易的處罰和規範措施。
數字貨幣交易的相關監管措施文件要盡快建立與完善,彌補我國在數字貨幣領域的相關法律法規和比特幣的監管的空白。同時要在監管規則上畫出基本紅線,整個監管規則不要過於清晰,這樣將更有利於監管當局在促進創新和防範風險之間找到平衡。
三是加強針對性監管力度。
針對利用比特幣非法轉移資產、利用比特幣交易時加杠杆等問題,央行應在比特幣監管上進行有針對性的監管。特別是在反洗錢、融資融幣等方麵加強監管,避免比特幣成為一個純投機的金融資產。
四是建立比特幣統一的交易平台,並納入監管範圍。
由於比特幣是匿名資產,信息收集比較困難,這就需要借助統一的交易平台,來監控比特幣的整個交易,達到監管比特幣市場的目的。目前,比特幣平台大小不一,交易資質參差不齊,魚目混雜。要讓比特幣市場真正規範發展,就必須確立統一的交易平台,把大部分交易吸引到統一交易平台,監管部門則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場內監管上來。
當前對於ICO的嚴管,並不是預示著一個時代的結束,而是預示著一個時代的開始。就像2000年僅僅隻是李嘉誠的網絡公司是泡沫破滅,但對所有優秀的公司來說,2000年就是起點。
所以,比特幣以及背後有真實區塊鏈技術支撐的虛擬幣品種,風暴過後還將會引來它的重生。透過現象看本質,認清它的真麵目,才能看清它的價值。這次暴跌並不是壞事,等消化掉ICO的負麵影響以後,正好可以給我們上車的機會。
更多熱聞
最後更新:2017-10-08 02:59:15
上一篇:
數字貨幣,比特幣,ICO,區塊鏈是什麼鬼?聊一聊它們的前世今生
下一篇:
芬蘭中央銀行報告:比特幣的經濟體係是“革命性的”
矽穀大佬:比特幣既像黃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潛力
比特幣價格衝擊6000美元後轉跌 5700美元或成價格支撐
巴菲特:比特幣是真正的泡沫,它無法創造價值
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場外交易份額從5%上升至20%
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三家場外平台兩周交易額達6.8億元》
共享晚報:巴菲特狠批比特幣,稱其為真正泡沫;PayPal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像一種儲備貨幣;穆迪報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威脅遙遠可期
比特幣買房成為現實,紐約、迪拜等5大城市開創先河
比特幣逆勢上揚後,騙子偽裝成銀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幣價格不像鬱金香狂熱的5個原因
眾多“專家”看空比特幣,比特幣真的是“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