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24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比特幣交易平台成DDoS攻擊新寵 不法分子在“暗網”兜售服務

隨著虛擬貨幣價格的暴漲引發關注,比特幣交易網站已經逐漸成為黑客DDoS攻擊的主要對象之一。

DDoS攻擊又稱“分布式拒絕服務”攻擊(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黑客通過控製肉雞和流量,操縱網絡資源,虛擬網絡請求,對目標發動攻擊,耗盡目標主機的資源和網絡帶寬,以達到癱瘓網絡的目的。

2017年上半年,山東警方接到報案稱,有黑客利用雲主機進行DDoS攻擊,而攻擊對象竟是國外某知名比特幣網站。此次攻擊造成網絡雲上約萬餘台服務器無法正常解析域名,中斷時長接近1個小時。在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團隊的協助下,警方專案組成功抓獲發動此次DDoS攻擊的犯罪嫌疑人。

本案中,黑客通過非法手段控製雲主機,發起46萬次網絡請求,請求數據中的域名信息均指向某知名比特幣網站,最終導致網絡雲的DNS解析服務停止響應,致使約上萬台服務器癱瘓。

經調查發現,此次攻擊采用的是“DNS反射放大”手法,即向開放的DNS服務發送偽造源(即攻擊的目標)的查詢請求,將DNS響應流量導向攻擊的目標。假設DNS請求報文的數據部分長度約為40字節,而響應報文數據部分的長度可能會達到4000字節,這意味著利用此手法能夠產生約100倍的放大效應。

近年來,國內外比特幣交易平台網站屢屢遭受到來自網絡的各種DDoS攻擊。2016年9月24日,世界第三大比特幣交換平台BTC China遭遇大規模、持續9小時之久的DDos攻擊。由於比特幣不需要依賴銀行就能完成支付過程,避開了現行金融體係的監管,因此在網絡黑市上備受青睞。

最早,比特幣被用在“暗網”(儲存在網絡數據庫裏、不能通過超鏈接訪問而需要通過動態網頁技術訪問的資源集合,不屬於那些可以被標準搜索引擎索引的表麵網絡)裏進行軍火、毒品、勒索病毒的黑市交易,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逃避銀行和警方追查。

據悉,某些不法分子就依靠在“暗網”上兜售對比特幣交易平台DDoS攻擊的服務為生。這一行為對當前的社會穩定造成了極大的風險。目前,虛擬貨幣已經引起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繼9月5日央行、證監會在內的7部門聯合發文叫停首次代幣發行(ICO)後,監管機關正醞釀取締比特幣交易平台。

今年以來,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團隊也陸續協助江蘇、重慶等多地警方,破獲多起DDoS攻擊案件,為淨化網絡空間、保障用戶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最後更新:2017-10-08 03:13:36

  上一篇:go 比特幣出現是曆史必然性,現在的你正鏈接未來
  下一篇:go 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比特幣是“欺詐”,誰交易就解雇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