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54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場內交易市場驟停 比特幣行情終了?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宋笛 杜曉雨/文

中國比特幣場內交易市場正在走向終點。

9月14日,“虛擬貨幣”交易平台比特幣中國發布公告稱,平台將在今年9月30日起停止所有交易業務,同時,當日起停止了新用戶注冊。知情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這一公告是該平台接到了當地相關監管部門的通知後發出的。

在比特幣平台發布停止交易公告前一周,有關比特幣交易平台即將關停的傳聞就已經議論紛紛。上述知情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目前比特幣交易平台提供的法幣與“虛擬貨幣”交易通道、“虛擬貨幣”定價、信息中介等均在“狙擊”範圍內。

所謂的比特幣場內交易是相對於場外交易而言的概念,主要是指在中心化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進行的交易。中國比特幣場內交易平台大多建立於2011-2013年,Okcoin、火幣網、比特幣中國等數家大型交易平台均於這一階段成立。

伴隨著2015年起比特幣價格的首輪回升以及2016年開始的一路上揚,中國比特幣場內交易數量迅速增長,在整個比特幣交易中的占比也迅速上升,一位比特幣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中國絕大多數的比特幣交易均在場內市場進行。

龐大的交易量催生了一係列繁雜的類金融產品,期貨、融資融幣、杠杆這些金融市場的操作手法均可以在場內交易中覓得蹤跡。更重要的是,這些平台降低了參與比特幣投資的技術難度,提供了一個穩定的法幣—“虛擬貨幣”的兌換通道。交易平台就像是比特幣市場的公路,它為普通投資人提供了一條參與比特幣投資的“坦途”——盡管依然有大量投資人熱衷於場外交易,但是從技術複雜程度和交易風險層麵考量,場外市場無異於“翻山越嶺”。

市場對於這一消息反應激烈。

在比特幣中國公告發出後,比特幣價格從25000元附近一路下跌,至截稿時已經跌至18000元附近,跌幅超過10%。同時,場外市場交易量正在迅速攀升,一些場外市場“交易員”在最近的一周中異常匆忙,一些海外交易平台的交易量開始增加。

在此之前,大部分投資人都未曾想過比特幣行情將會以這樣的形式收場。悲觀的氣氛正在蔓延,“謝謝比特幣,謝謝大家。”一位比特幣投資人在社交軟件上用這句話向2015年以來的這輪行情做出了告別。

財富晚宴

9月10日,北京市一處四合院中,一場由大量區塊鏈投資人、比特幣投資人參與的晚宴在黃昏中進行。近半個月以來,在有關ICO監管的政策出台前後,多場有關ICO、比特幣的論壇均被叫停。

但在這場晚宴中,受到最多關注的並非剛剛被叫停的ICO或者區塊鏈技術本身,投資人真正擔心的是比特幣。在“虛擬貨幣”的世界中,比特幣是“虛擬貨幣”市場的“黃金”,它的價值被各種“虛擬貨幣”錨定,同時,它的價格走勢也是被一些投資人視為整個“虛擬貨幣”市場的信心指數。

受到關注的是比特幣交易平台的未來,當任何人嚐試談論這一話題時,他的周圍就會自發的圍滿聽眾,各種消息在這個並不開闊的晚宴現場流動、發酵。三天前,即9月8日,有關監管層即將關停所有虛擬貨幣交易平台的消息突然釋出,尚未從I-CO監管中緩過勁的“虛擬貨幣”投資人又開始經曆一次新的煎熬。

龐大有力的場內交易市場是中國比特幣交易市場的一個重要特點,數家交易平台幾乎覆蓋了絕大多數的國內比特幣交易份額,場內交易市場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給中國乃至全球的比特幣價格帶來波動,而如果場內市場被終結,對於自2015年開始回溫,並在2016年一路上揚,屢創新高點的比特幣價格將會是一次沉重的打擊。

激進的投資人試圖借此再吃上一頓“大餐”。在9月8日的消息一釋出,一位比特幣投資人就開始利用比特幣期貨市場做10倍杠杆的比特幣做空;9月14日,這一位投資人又進一步增加做空籌碼,按照最近兩次比特幣價格下挫的幅度,如果他能在恰當時間平倉,他將獲得數倍的投資利潤。

這種期貨杠杆僅僅是比特幣場內交易市場衍生出的操作方式之一,隨著這一輪比特幣價格的上揚,一係列的金融操作手法被應用到了比特幣交易市場中,這同時也引起了監管層的關注。

2016年年底,正當比特幣價格剛剛完成8000元衝關之時,有關監管層即將對交易平台進行調查的消息引起了市場的關注。這些消息最終在2017年年初落地,知情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1月11日,中國央行營業管理部開始介入一些比特幣交易平台進行了現場檢查。

經過4個月的檢查,央行認定相關交易平台的反洗錢監控名單、風險等級劃分、內控製度等方麵存在一些漏洞。

這次檢查引起了市場的劇烈波動,也讓2015年新入局的投資人感受到了監管將會對這一市場帶來的巨大影響——2013年比特幣價格的崩潰也同樣是受到了央行等五部委聯合出台的《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的影響。

場外火熱

這一輪對於比特幣交易平台的監管力度之大,從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出台的針對ICO市場的《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中已有跡象。在這份《公告》中提到,“任何所謂的代幣融資交易平台不得從事法定貨幣與代幣、‘虛擬貨幣’相互之間的兌換業務,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方買賣代幣或‘虛擬貨幣’,不得為代幣或“虛擬貨幣”提供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

按照《公告》的內容,目前比特幣交易平台提供的法幣——“虛擬貨幣”通道、“虛擬貨幣”定價、信息中介等服務幾乎均在政策“狙擊”範圍內。

比特幣中國的關停被視為監管全麵落地“先兆”,一位知情人士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這輪監管的主要目的並非比特幣本身,而是比特幣與法幣流通的渠道。

在場內市場前景未明的同時,場外交易正在進入火熱的狀態。所謂的場外交易,是指比特幣投資人通過交易平台以外的方式進行的交易,由一群金字塔結構的場外“交易員”組成,一些大額交易員在類似於Telegram這種海外即時聊天軟件上對接交易需求,進行大額買賣——在歐洲區域,這些大額交易員較多采用線上約談、線下交易的方式,此後的比特幣交易再逐層由“交易員”向下交易,並最終傳達至普通投資人。小額的場外交易大部分完全通過線上完成,由於場外交易的風險,場外交易往往會有固定的熟人渠道。

在最近一周時間中,一些場外“交易員”變得異常忙碌,出於對監管風險的擔憂,一些場內投資人開始將陣地轉至場外,這些外流的交易激活了場外交易市場——這種場景在2017年年初,交易平台的被調查後也曾經出現,彼時,外流的中國場內投資資金迅速激活了韓國的場外交易市場。

但可以肯定的是,對於普通投資人而言,場外交易市場提升了比特幣的投資難度和風險——在場內交易中,比特幣可以像股票一樣“一鍵買賣”,而在場外交易中,投資人不得不耐下心和比特幣技術本身所含有比如錢包、地址等複雜概念打交道。這也帶來了一個疑問,在場內市場關停後,中國場外交易市場能否全然接納釋出的交易需求?

基於此,一些投資人認為這波自2015年始的比特幣行情已經走到了盡頭,盡管此前有過“一個比特幣價格將會超過5萬人民幣”的樂觀猜測,但不斷下挫的價格正讓這個目標變的越來越遠。“或許還要再等幾年吧。”一位比特幣投資人對經濟觀察報表示。

最後更新:2017-10-08 03:33:10

  上一篇:go 央行拯救“中國大媽”,比特幣就是隻“灰犀牛”
  下一篇:go 比特幣中國死亡價格崩盤 賣房炒幣大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