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6
比特幣
矽穀大佬Peter Thiel:比特幣既像黃金又安全 被低估了巨大潛力
摘要:PayPal聯合創始人、矽穀“異類”大佬彼得·泰爾把比特幣誇成了花,認為等同於數字黃金,開采過程也極為安全。但以高盛為首的大型投行不樂意了,認為泰爾說得全錯。你怎麼看?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微信ID:wallstreetcn),作者王穆。更多精彩資訊請登陸wallstreetcn.com,或下載華爾街見聞APP。*
PayPal聯合創始人、矽穀“異類”大佬彼得·泰爾(Peter Thiel)上一次這麼被人關注,還是今年8月初媒體傳聞他跟特朗普鬧掰了。(詳見華爾街見聞主編精選《唯一支持特朗普的科技大佬也反水了!一文讀懂矽穀與白宮的恩怨情仇》)
他在周四有關比特幣的言論,再度引發廣泛討論。因為不僅涉及比特幣能否儲值、與黃金關係的熱門話題,也令人重新思考比特幣的安全性。
在參加沙特“未來投資動議”峰會時,泰爾認為人們低估了比特幣的巨大潛力:
“我對大部分虛擬貨幣都持有懷疑態度,但我認為人們有一些…低估了比特幣…就像是貨幣的反轉,比特幣更像是黃金,隻是一種儲值手段,不需要用它來支付。”
他進一步指出,比特幣與黃金有很多相似之處,例如都可以被開采,而且都很難被開采。鑒於比特幣的開采難度比黃金還要高,就導致比特幣的供應量更為趨緊,價格也會抬得更高。
“如果比特幣最終變成了數字化版的黃金,會有很大的潛力有待開發。而且比特幣是基於數學的安全性產生,不能被黑客攻擊,安全性能優勢凸顯。”
今年以來,以比特幣為首的虛擬貨幣在全球受到熱捧,比特幣上周接連突破6000和6100美元的整數關口,年內累漲500%,市值一度超過900億美元,將摩根士丹利和高盛等投行都甩在身後。
不少評論人士將比特幣稱為“數字黃金”,除了供應量有2100萬枚的上限,當地緣政治緊張時,比特幣價格有時會和黃金一道上漲。
但高盛最新研報稱,比特幣等虛擬貨幣麵臨多重風險,並不是“新的黃金”。長期來看,貴金屬仍是價值貯藏的最佳手段。黃金能更好地保持購買力,日均波動率也低得多,今年比特幣的平均波動率差不多是黃金的7倍。
對於泰爾提到的比特幣安全性,高盛研報也早有反駁。盡管比特幣本身的“開采”和對交易的記錄具有保密性質,但用來儲存虛擬貨幣的數字錢包易受黑客攻擊,此前就發生了Mt.Gox破產令比特幣價格腰斬的事件。除了被黑客作為勒索贖金,比特幣還存在重大的監管風險。
華爾街見聞也曾撰文比較過比特幣與黃金的總價值。早在3月,比特幣單價就一舉超過了每盎司的黃金價格,但總價值要想超越黃金顯得遙遙無期。世界黃金協會統計,全球黃金庫存總量約為60億盎司,總價值7.3萬億美元。而到2110年比特幣供應觸及上限時,假設黃金價格不變,比特幣總價值要想超過黃金,單價需達到34.7萬美元,是現在價格的近60倍。
不過比特幣突破1萬美元關口似乎不是夢。前對衝基金經理Michael Novogratz表示,未來六到十個月就有望突破1萬美元。虛擬貨幣可能是有生之年的最大泡沫,不管比特幣是否被替代,其底層技術區塊鏈都會長存,機構投資者的興趣也會推動價格上漲。他也認為比特幣是“數字黃金”。
華爾街見聞援引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平台之一Bitstamp數據,比特幣周四價格回漲近4%,交投於5940美元一線,基本收複了周三因硬分叉產生“比特幣黃金”(bitcoin gold)之後的跌幅,從日低反彈近500美元。
著名比特幣投資者Tuur Demeester表示,11月16日的SegWit2x硬分叉仍會對比特幣價格產生負麵影響,投資者需保持謹慎。華爾街見聞主編精選《讀要聞 | 誕生以來最嚴重危機 比特幣是“自己作死”還是“涅槃重生”?》提到,11月的硬分叉可能會把比特幣真正引向分裂,如果擴容後的新幣表現優異,將產生誰才是正宗比特幣的問題。
最後更新:2017-10-27 08:31:47
上一篇:
比特幣在各國過得怎樣
下一篇:
比特幣投資信托基金要求撤回在SEC的注冊申請,以供其公開發行股票
矽穀大佬:比特幣既像黃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潛力
比特幣價格衝擊6000美元後轉跌 5700美元或成價格支撐
巴菲特:比特幣是真正的泡沫,它無法創造價值
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場外交易份額從5%上升至20%
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三家場外平台兩周交易額達6.8億元》
共享晚報:巴菲特狠批比特幣,稱其為真正泡沫;PayPal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像一種儲備貨幣;穆迪報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威脅遙遠可期
比特幣買房成為現實,紐約、迪拜等5大城市開創先河
比特幣逆勢上揚後,騙子偽裝成銀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幣價格不像鬱金香狂熱的5個原因
眾多“專家”看空比特幣,比特幣真的是“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