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19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比特幣能成為貨幣嗎?基因解釋YES或NO

[華夏時報網]

金海年

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六部委聯合發布公告:停止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人們因此再次關注與之相關的比特幣。

有的人說,隻要政府和市場認可比特幣,它就能成為真正的貨幣,真的是這樣嗎?

我們都希望醜小鴨變白天鵝,但原因是醜小鴨是白天鵝的蛋孵出來的,兔子再努力,也無法像雄鷹一樣在天空翱翔。

那比特幣是否有貨幣的基因呢?一種合格的貨幣,首先必須有穩定的幣值來衡量商品以便交換;其次必須方便保存和攜帶;第三需要能夠分割和計算。比特幣是數字形式,無疑方便保存、攜帶和計算,但似乎從來沒有穩定的幣值。原因就在於比特幣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就是總數有個上限——2100萬個。

“缺陷基因”一:比特幣數量與商品數量無法保持均衡,必然產生通縮,導致經濟崩潰。比特幣隻有固定數量時,當商品每天增加,比特幣計價就會每天減少。比如今天1斤大米值1個比特幣,明天可能就變成0.5,後台就會更少,形成劇烈的通縮,造成經濟的崩潰。所以沒有國家敢用比特幣做貨幣。

“缺陷基因”二:比特幣本為去中心而生,卻帶來了更不合理的“中心化”。比特幣第二個缺陷,恰恰與其號稱去中心化的優勢相反。比特幣隻能通過挖礦取得(注意不是靠生產或提供對人們具有消費價值的商品和服務而取得),目前已經挖出超過2/3(1500多萬),大部分掌握在少數人手裏,比現有的財富分布要集中的多。據估算比特幣的基尼係數高達0.88(超過任何一個國家貧富差距),所謂的“去中心化”卻產生了更加不合理的財富分配。

比特幣這兩大致命“缺陷基因”決定了它無法成為真正的貨幣,無論政府是否認可它,就像即使把兔子改名叫鷹也飛不起來一樣。

這樣的缺陷導致比特幣也無法像貨幣一樣應用,比如沒有一家公司敢以比特幣為月薪與員工簽署1年或者3年的勞動合同。

因此,比特幣隻能作為一種投機資產。由於其沒有內在價值,所以波動劇烈,風險極高,確實不應麵向普通投資者開放。

比特幣的未來也許仍可在一定範圍內買賣,也有可能因真正具備貨幣“基因”的數字貨幣的誕生而成為曆史。金融的本質,不會因為技術的發展而改變,我們應看到那些可以持續的東西。(作者為諾亞(中國)控股有限公司首席研究官,中國新供給經濟學50人論壇成員)

查看更多華夏時報文章,參與華夏時報微信互動,公眾號:chinatimes

最後更新:2017-10-08 02:08:59

  上一篇:go 比特幣價格又迎來暴跌!傳監管層要取締國內交易所,行業內炸鍋了
  下一篇:go 風暴來襲!監管層取締比特幣交易平台,比特幣危在旦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