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比特幣
比特幣交易所確定關閉,價格跌破17000,撤退大潮與瘋狂抄底交集……
文 | 墨菲
今日,一張“北京地區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清理整治工作要求”文件截圖流出,要求各交易所在20日前,製定詳細的“無風險清理清退工作方案”。
持續一周的交易所關停風波,終於塵埃落定。
確定消息後,比特幣價格更是跳水腰斬,最低跌至16906元。
自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後,從項目眾籌平台,到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從各種“創新幣”,到比特幣等“主流幣種”,步步淪陷。
這場暴富神話和韭菜遊戲,戛然而止……
01關停
幣圈資深玩家羅心雨像往常一樣,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幣價。
結果讓他大跌眼鏡。
比特幣居然跌破2萬大關,最低價到了1.8萬。
誰都沒有料到,一輪瘋狂的ICO,讓一切化為雲煙,甚至殃及了比特幣。
持續一年的癲狂戲碼,在灰燼中緩緩落幕。
一切早有預兆。
年初,央行先後兩次約談國內主要比特幣交易平台負責人,除了要求平台自查,又組成聯合檢查組開展現場調查。
比特幣的價格在幾次約談消息放出後,出現大跌,卻幾經波折,又衝上了3萬高峰。
而在今年5月份,湧出了一批新的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他們加速了ICO市場的瘋狂與混亂,讓幣圈內外的人,都開始意識到,監管到來的腳步加速了。
據自媒體“互金咖”報道,對於是否取締比特幣交易平台,監管部門內部分歧一直存在,各方力量也在博弈之中。
沒有料到,ICO的瘋狂,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9月4日,央行等七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稱代幣發行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本以為這次監管隻針對ICO,萬萬不會波及到核心的幾大幣種,但監管風暴卻愈演愈烈。
“不可能關,你想吧,比特幣在國際上都得到認可了,這是個國際化的產品”,羅心雨稱。
9月8日,財新發表《虛擬貨幣交易所時代結束》文章:監管當局決定關閉中國境內虛擬貨幣的交易所,這涉及“OKCoin”“火幣網”和“比特幣中國”等為代表的,所有虛擬貨幣與法幣之間的交易所。
被點名的三家交易所紛紛發表聲明,表示“未接到通知”。
其中,比特幣中國團隊回應稱,“沒有接到監管機構的通知,也無法證實該新聞的真實性”。
但他同時表示,“如果該報道屬實,比特幣中國將停止目前的比特幣對人民幣的交易,轉型為數字資產點對點交易的信息平台”。
三方的回答,都無比圓潤而妥帖,留下無盡想象。
此後的一周內,交易所是否一刀切關停,成為懸在幣圈人頭頂的達摩克利斯之劍。
有些投資人認為是ICO團隊故意放出消息,幣價大跌後,他們方便按照政策要求“退幣”,激動的情緒甚至上升到對記者的人身攻擊上。
“不可能,肯定是有人故意放假消息,試圖操縱幣價”,直到此時,羅心雨還是執拗地拒絕相信。
財經專欄作家、財經評論員肖磊,在接受一本財經專訪時表示,一些投資人會把各種政策解讀成“莊家”“幕後”,按照自己的想法來,財富刺激下,根本聽不進去任何勸解。
利益麵前,不要妄談任何理性。
直到昨日,第一財經報道稱,監管已對國內比特幣交易平台下定論:“全部關停,並於近期退出市場。”
隨後,有媒體跟進,上海已下口頭通知,關停比特幣交易平台,時間結點在9月底。
而傍晚比特幣中國的公告也驗證了關停消息:
1. 比特幣中國數字資產交易平台今日(9月14日)起停止新用戶注冊;
2. 2017年9月30日數字資產交易平台將停止所有交易業務。
今日,一張“北京地區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清理整治工作要求”文件截圖流出,要求各交易所在今日24:00點前發布“明確停止所有虛擬貨幣交易的最終時間”的公告,在20日前製定詳細的“無風險清理清退工作方案”。
羅心雨最後一刻的幻想泡沫被擊破,一切塵埃落定。
02洗錢案
為什麼說停就停,如此決絕?業內思考猜測不斷。
但一個不容忽視的細節是,昨日央行天津分行發布了《洗錢案例——比特幣交易平台人間蒸發》:某比特幣交易平台,以10倍杠杆高額回報為誘餌吸引4000多名會員加入,平台管理者打著賺取手續費的名義,實際上,將會員的錢通過多張銀行卡轉賬取現,購買房產、店麵、並用於消費、賭博等。
這起洗錢大案,可能是行業的最後致命一箭。
雖然比特幣已在跨國支付、線下商場消費,亞馬遜、steam等網站上大展拳腳,但因為其匿名特性,依然與洗錢等非法活動接近。
相比在陽光下的交易,這種黑暗屬性,更讓監管警惕。
尤其是在近期,完善反洗錢機製,被監管多次提及。
“比特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日益成為洗錢、販毒、走私、非法集資等違法犯罪活動的工具。”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風險提示稱,各類所謂“幣”的交易平台在我國並無合法設立的依據。
國際上,對於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監管也不同。
比特幣,中國、俄羅斯政策嚴苛,日本、瑞士、新加坡等國家態度相對開放。
尤其是在日本,今年承認了比特幣作為虛擬貨幣支付手段合法,免除數字貨幣交易稅,等等利好政策,促使日本取代中國,成為比特幣交易第一大國。
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原因,“因為比特幣之父‘中本聰’的發音像是一個日本名字,所以他們有一種自豪感”,業內人士表示。
不過,在出台一係列利好政策的同時,日本政府也要求比特幣交易所實施更加嚴格的KYC(Know Your Customer)政策,交易所必須開始核查開戶用戶的身份,保管交易記錄,向監管機構報告可疑交易,預防反洗錢等非法行為。
目前來看,國內虛擬貨幣交易所的KYC技術並沒有達到監管要求。
在今年1月18日晚,央行公布調查的結果顯示,幾大交易平台都不同程度存在違規行為。
三大比特幣交易平台均未按規定建立相關反洗錢內控製度,其中比特幣中國存在超範圍經營、違規開展配資業務、投資者資金未實行第三方存管等問題;“幣行”(OKCoin)、“火幣網”違規開展融資融券業務,導致市場異常波動。
03未來?
比特幣中國發布停止交易公告後,命運已定。
而火幣網、OKCoin未來會如何?
火幣網回複一本財經,表示“沒有收到明確的文件或通知”;OKCoin幣行表示,“目前幣行正常運營,一切以我們官網最新公告為準”。
兩家均表示,會遵守監管政策,同時也會保護投資人的權益。
但不得不提的細節是,某交易平台已將一個媒體公關群解散。
比特中國的公告中也曾提到,“監管機構並沒有宣布比特幣本身非法,也沒有禁止用戶和用戶之間的點對點交易”。
目前,投資人已在各大群裏開始討論,如何自建比特幣錢包,如何場外點對點交易,甚至如何上國外交易所繼續炒幣。
“交易所的幣能不能提,還要看交易所的後續政策。”業內人士向一本財經表示,“否則隻能提現,或者賣掉了”。
“現在不止ICO項目要去國外,連交易所也要開在國外了。”有投資人這樣感慨。
而比特幣OTC,又是一個更混亂的江湖。
抄底還是離開?投資人分為兩派。
一派認為,已到了拋售的時候。
“我昨天離場的,這段時間不打算做了。”一位投資人對一本財經表示,他認可比特幣的收藏價值,但是對於使用價值,“要看從哪個角度出發了”。
時至今日,關於“比特幣是不是泡沫”的觀點還在爭論不休。
近日,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稱數字貨幣是“騙局”,比特幣“比鬱金香泡沫更糟糕”。
肖磊認為,比特幣泡沫和鬱金香泡沫、南海泡沫都不一樣,比特幣不是實體,持有的成本和鬱金香不一樣。背後也沒有一家公司,不會出現業務造假的問題。
“比特幣事實上已經是一個‘超主權的貨幣’,價格的漲跌已經有‘貨幣’的特征。”肖磊稱,“如果真的要類比,比特幣泡沫和黃金、美元泡沫類似,漲到一定程度會崩盤,但價格泡沫不是係統性泡沫,也不會消失”。
另一派,是經曆了2013年暴跌的老玩家,他們作為比特幣的“死忠粉”,麵對各種政策對幣價的影響,巋然不動。
他們還堅持著,每次腰斬之時,就是上車之刻,還有不少籌備資金,開始了“抄底”大戰。
“1.8萬了,肯定見底了”,羅心雨僥幸地以為,不可能再跌了,結果,在晚上7點半,比特幣再度跌至16906元。
不過,比特幣投資人中,投機者占了絕大多數。
“5月份幣圈聚會,隻有400人持有比特幣錢包,”業內人士透露,這意味著,大多數人,在交易所“炒幣”。
他們被財富神話誘惑而來,又被暴富欲望淹沒。
擁有“比特信仰”的那群人,在這輪腰斬之中,真的可以一如既往地堅守?
“當天下掉餡餅的時,記得拿桶去接”,有玩家引用了股神巴菲特的話。
曾有投資人告誡新入場的韭菜:“在投資比特幣前,問自己幾個問題:
一,我真的了解比特幣嗎?
二,我真的有金融操盤能力嗎?
三,我真的有時間一直耗在盯盤上嗎?
四,萬一虧損我能夠承受住這麼大的壓力嗎?”
或許每一個投資人,都需要理性地盤問下自己。
最後更新:2017-10-08 03:32:24
上一篇:
比特幣狂跌,避險吸引力回歸,黃金再次搶占“風頭”!
下一篇:
倫敦中心房價創10年最大跌幅,比特幣遭追殺日內重挫32%
矽穀大佬:比特幣既像黃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潛力
比特幣價格衝擊6000美元後轉跌 5700美元或成價格支撐
巴菲特:比特幣是真正的泡沫,它無法創造價值
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場外交易份額從5%上升至20%
國家互金專委會發布《比特幣場外交易監測報告:三家場外平台兩周交易額達6.8億元》
共享晚報:巴菲特狠批比特幣,稱其為真正泡沫;PayPal聯合創始人:比特幣像一種儲備貨幣;穆迪報告:區塊鏈和加密貨幣威脅遙遠可期
比特幣買房成為現實,紐約、迪拜等5大城市開創先河
比特幣逆勢上揚後,騙子偽裝成銀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幣價格不像鬱金香狂熱的5個原因
眾多“專家”看空比特幣,比特幣真的是“泡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