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07 返回首頁    go 比特幣


比特幣價格漲跌如玩過山車 玩家大唿“心髒受不了了”

最近兩個月,暴跌近40%後又漲42%,玩家大唿“心髒受不了了”

比特幣價格漲跌如玩過山車

“這幾個月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就如同坐過山車,讓人心髒有點承受不住。”資深“玩家”張先生說,他擁有五台“挖掘機”,並持有一定數量的比特幣,6年下來,已獲利幾十萬。

據悉,今年上半年比特幣迎來了一輪瘋漲行情,價格累計漲幅超過1倍,至6月中旬,達到了曆史高位2萬多元(人民幣,下同)。不過,此後比特幣出現了過山車似的大起大落:7月16日,比特幣跌至12922.20元,跌幅近40%;截至8月2日16點,價格又回升至18208.53元,最高為18398元。

短時間裏如此巨大的漲跌幅度,實屬比特幣曆史上罕見的一幕,令許多資深玩家都驚唿“看不懂”。

解方程“解”出比特幣

“挖礦”就是這麼來的

比特幣到底是什麼?擁有6年“挖礦”經驗的張先生說:“我就當個遊戲,反正挖出的比特幣能賣錢,但它到底是什麼,我也不清楚。”

比特幣的概念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他創立了一個係統,自動產生比特幣,總數量2100萬個,所有的用戶可在計算機上登錄,成為係統的一個節點進行交易。那怎樣獲得比特幣?形象來說,有人發明了一個“解方程”遊戲,方程有2100萬個解,誰找到一個解,就獎勵一個 “比特幣”。例如玩家A找到了解a1,並通知所有人,如果無人對“a1是方程的一個解”提出異議,那麼A作為第一個找到解a1的人,將獲得一個比特幣作為獎勵。

“解方程”本質是大量的計算,這就要求強大的計算機設備和維持運轉的大量電力消耗,這和真正的挖礦很相似,因此人們將“找方程解”的過程稱為“挖礦”。這本是極少數人的遊戲,但有銀行家發現了比特幣的貨幣特性,於是開始用真實流通的貨幣進行買賣交易,使比特幣與金融貨幣掛上了鉤。

“炒幣”者日漸增多

風險與機會並存

“玩比特幣的有兩種人,一種是用‘礦機’挖到幣以後賣掉,還有一種是在交易平台上買賣比特幣,即‘炒幣’。”業內人士表示,“比特幣全天24小時交易,且沒有漲跌限製,風險很大。”

IT從業者王先生今年30多歲了,但卻是一位新“礦工”,還沒賺到什麼大錢,“玩比特幣的人大多比較喜歡高風險投資,但現在的價格已經很瘋狂,我不會再加大投入。”

“從最初的CPU挖礦,到現在各類新型礦機不停地更新換代,機器的投入越來越貴,否則跟不上計算速度。”張先生過去6年靠“挖幣”賺了幾十萬,但現在購買新礦機的投入從最初的兩三千漲到七八千,而且幣也越來越難“挖”,“挖礦已是高投入、高風險的行業了”。同時,“炒幣”也不是僅僅會看走勢圖就可以了,盲目入場的不少,甚至有人在亂加杠杆,導致血本無歸。相關專家表示,參與比特幣交易前要做好功課,盡量不要做自己看不懂的投資。

新玩法出現

參與者要謹慎投資

8月1日,比特幣又有了新玩法——“分叉”,即保留原始版比特幣並推出新版本“比特幣現金”(英文簡稱“BCC”)。據悉,BCC是由部分比特幣開發者推出的新版比特幣,幣值大約是比特幣的7%至10%,相比比特幣高昂的價格,BCC似乎更吸引投資者。不過,BCC目前也還未得到廣泛認證,隻有部分交易平台表示支持BCC,我國的三大比特幣交易所——OKCoin幣行、火幣網、比特幣位列其中,但暫時還未完全開放交易。

有金融分析師指出,“比特幣現金”的價格取決於很多因素,其中也包括了交易者及平台的支持,如果將來支持BCC交易的平台變多,其價格也會上升,反之亦然。不過,BCC是一種新的數字資產,未來的發展也和比特幣關係不大,不排除不會變成最有價值的虛擬貨幣之一。當然,虛擬貨幣本就是風險很大的投資,參與者要注意防範,不要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理智投資。

最後更新:2017-10-08 00:44:55

  上一篇:go 科技:“比特幣病毒”讓我們認識黑客
  下一篇:go 比特幣勒索病毒肆掠,給我們帶來什麼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