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10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四次全市場演練完成 中國版原油期貨麵世隻差“臨門一腳”

中國版原油期貨漸近

經過數年的準備,中國版的原油期貨上市的腳步聲越來越近了。據本報記者的了解,目前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已完成4次全市場生產係統演練,原油期貨仿真交易正式進入收尾階段。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進口國,原油期貨市場的建立具有標誌性的意義,這是中國試圖獲得國家原油定價話語權的第一步。但是,並非有原油期貨市場就會獲得話語權,仍需要在市場機製和製度建設上付出巨大的努力,並且需要一個逐步發展成熟的過程。

“目前,中國不存在日本原油期貨的發展瓶頸。”一家原油期貨機構的分析師說,一方麵上海期貨交易所通過引入外匯保證金製度解除了海外投資者的參與顧慮,另一方麵中國也是全球主要產油國,去年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的日均產量分別達到73萬桶與48萬桶,具備期貨市場進行大量現貨交割的產量基礎。

隨著上海期貨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順利完成四次全市場生產係統演練,中國版的原油期貨上市隻差“臨門一腳”。

“現在就等相關部門的批複。”一位了解原油期貨業務進展的知情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據記者多方了解到,隨著原油期貨麵世腳步臨近,國內外投資機構與原油貿易商正在加快研發各類套期保值或價差套利的投資策略。

多位國內煉油企業負責人直言,原油期貨的麵世,不僅僅有助於提升中國在全球原油市場定價體係的話語權,更能讓企業通過套期保值或價差套利,在當前油價大幅波動狀況下降低經營成本。

“不過,中國原油期貨要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宗商品品種,要走的路還很長。”上述知情人士說,過去15年間,全球共麵世16個原油交易品種,僅有3個運作良好,主要原因是其他13個原油交易品種由於交易製度設計不合理,或缺乏足夠的現貨交易能力,導致成交量與流動性持續低迷,最終失去市場影響力。

“為此,上海期貨交易所在原油期貨設計過程中,吸取了不少海外原油期貨發展過程中的得與失,確保原油期貨不再重蹈覆轍。”上述知情人士直言。

交易製度初露端倪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原油期貨從“一張白紙”到“萬事俱備”,耗時近3年。

早在2014年,原油期貨就獲得相關部門認可開始籌備,其間上海期貨交易所為了引入境外投資者試點(即境外投資者無需在境內注冊實體企業或借道QFII,可以直接參與國內原油期貨投資)與外管局等部門多次協商,不斷完善相關配套措施。

直到今年,原油期貨麵世正式進入快車道。

今年5月11日,上海期貨交易所相關部門正式頒布原油期貨合約規則及11個業務細則;一個月後,《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期貨交易者適當性製度操作指南(暫行)》發布,開始受理客戶申請交易編碼。

7月初,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完成4次全市場生產係統演練,標誌著原油期貨仿真交易正式進入收尾階段,等待相關部門正式批複上市。

知情人士透露,就原油期貨總體設計而言,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確立“國際平台、淨價交易、保稅交割、人民幣計價”的基本思路。

所謂“國際平台”,就是交易國際化、交割國際化和結算環節國際化,以方便境內外交易者自由、高效、便捷地參與。

“淨價交易”有別於國內其他期貨品種采取含稅價格的特點,主要采用不含關稅、增值稅的原油交易淨價作為交易價格,避免稅收政策變化對交易價格的影響。

“保稅交割”主要依托保稅油庫實行實物交割,由於保稅現貨貿易的計價為不含稅淨價,對參與主體的限製較少,有助於國際原油現貨、期貨交易者參與交易和交割。

“人民幣計價”即采用人民幣作為交易交割的貨幣,有助於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原油期貨推出初期,為了方便境外投資者參與交易,上海期貨交易所也會接受美元等外匯資金作為保證金。

目前,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已經確定中國銀行、交通銀行、招商銀行和星展銀行(中國)作為從事境外客戶保證金存管業務的指定存管銀行。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了解到,早在2013年,上海期貨交易所已經與相關銀行探討境外投資者資金存管的操作流程與製度設計,部分銀行從2014年起,開始在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測試境外客戶保證金存管業務的係統測試,並在今年4月通過預審。

在業內人士看來,之所以要引入美元等外匯資金作為保證金,一方麵是為了吸引更多海外投資者參與交易,另一方麵也是汲取之前海外原油期貨發展失敗的教訓。

此前,東京商品交易所也推出原油期貨品種,但為了方便日本國內企業規避原油價格漲跌風險,東京商品交易所規定原油期貨采取日元作為計價貨幣,導致國外投資者參與寥寥,由於缺乏海外原油貿易商與投資機構的參與,日本原油期貨交易活躍度與成交量持續低迷,令日本即便屬於全球原油進口大國,也不得不丟失自己在全球原油期貨定價體係的影響力。

不過,日本原油期貨最終慘淡收場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是日本國內缺乏具有代表性的指標油,製約本地區原油期貨市場的發展——由於缺乏足夠的原油現貨交割量,日本原油期貨隻能采取現金交割的方式,結算價格采用阿曼和迪拜原油在普氏公開市場報價的月度平均值,再兌換成日元的相應價格。由於缺乏龐大的原油現貨交易支撐,投資者擔心缺乏足夠多的交易對手而參與熱情不高,導致日本原油期貨難以發展。

“目前,中國不存在日本原油期貨的發展瓶頸。”一家原油期貨機構的分析師說,一方麵上海期貨交易所通過引入外匯保證金製度解除了海外投資者的參與顧慮,另一方麵中國也是全球主要產油國,去年大慶油田、勝利油田的日均產量分別達到73萬桶與48萬桶,具備期貨市場進行大量現貨交割的產量基礎。若中國再增加相應的油田作為交割標的,那麼現貨市場容量進一步擴大。

“這也是海外投資機構紛紛願意參與中國原油期貨投資交易的關鍵因素之一。”一家期貨公司人士透露,目前不少境外投資機構都在圍繞中國原油期貨上市,設計相應的套期保值與價差套利投資策略。

境外投資機構套利策略胎動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近日不少國際商品基金交易員前往中國,一方麵了解中國原油供需狀況最新變化,另一方麵進一步掌握中國原油期貨的交易規則與資金進出便利性,從而設計相應的價差套利投資策略。

一家國際商品基金交易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當前他們圍繞中國原油期貨所做的投資策略,主要包括三種,一是與DME(迪拜商品交易所)阿曼原油進行跨市套利,原因是兩者都采取中質含硫原油,且阿曼原油約30%輸往中國市場,可以開展相對便利的跨市場套利交易;二是與布倫特原油期貨、紐約WTI原油期貨(主要是輕質低硫原油)開展跨品種套利交易;三是利用不同月份的升水(遠期價格高於近期價格)/貼水(近期價格高於遠期價格)幅度偏離正常水準,開展跨期套利交易。

“不過,這些投資策略要行之有效,必須建立在中國原油期貨保持較高交易活躍度的基礎上。”他直言。目前市場普遍擔心,中國原油期貨市場會不會出現合約交易活躍度不夠連續的狀況,即個別月份交易量特別高,但其他月份交易量相對低迷,導致不同月份成交量落差較大,如此投機資本隻需動用很少資金就能大幅左右原油期貨價格走勢,導致境外投資機構上述投資策略麵臨不小的虧損風險。

“這也是不少海外原油期貨遭遇的共同問題,主要原因就是原油現貨企業的套期保值與價差套利交易量不夠大,令整個原油期貨缺乏規模效應而呈現時高時低的交易量,迫使很多投資機構被迫撤離市場。”他直言,而布倫特原油、美國WTI原油、中東迪拜商品交易所阿曼原油之所以能成為全球原油市場三大定價基準,就在於每天擁有大量的原油現貨交易支撐。

尤其是中東迪拜商品交易所之所以不選用本國原油,而是引入阿曼原油作為交割標的,主要原因就是阿曼石油產量不受OPEC支配,貿易自由化程度較高導致出口量大而集中,有助於推動現貨交易發展。

在多位國內期貨公司人士看來,這種顧慮多少杞人憂天。一方麵中國對外石油依存度超過60%,導致原油現貨交易量相當龐大,另一方麵國內大量煉油企業的套期保值需求旺盛——通過原油期貨市場鎖定采購成本,由此奠定國內原油期貨交易活躍基礎。

他們透露,其實不少海外商品基金在調研中國原油供需關係後,基本打消了對交易活躍度不夠高的顧慮。目前他們更關心的,是中國原油期貨市場能否引入更多采取不同交易策略的投資機構,避免原油期貨投資策略同質化令交易活躍度受到一定影響。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為了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參與交易,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擬在香港申請ATS資格,在新加坡申請RMO資格。同時根據市場發展情況,逐步完成在歐美的注冊。

“上海國際能源交易中心目前的規劃,是在香港地區申請一個自動交易平台,在新加坡申請市場組織者的角色,進一步開展市場推廣吸引更多不同策略的境外投資機構。”上述知情人士直言。一旦中國原油期貨交易量與投資機構參與數量躍居世界前列,中國在全球原油期貨定價體係的話語權將隨之得到大幅提升。

(原標題:四次全市場演練完成中國版原油期貨麵世 隻差“臨門一腳”)

最後更新:2017-08-16 06:02:19

  上一篇:go 次新變局:“兩天破板”新股現身 百元股跌落神壇
  下一篇:go 廣東明珠關聯交易頻繁發生 背後涉嫌隱瞞親屬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