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汽車大全
社保降費降到沒空間 “五險三金”麵臨製度重整
第一輪階段性降費期限未滿,繼續適當降低“五險一金”繳費比例的聲音再起。
6月30日,國家發改委、工信部、財政部、央行四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做好2017年降成本重點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麵,要求繼續適當降低“五險一金”有關繳費比例。
“這應是繼上一次社保降費之後的又一次大規模調整,不過,社保五險的降費空間隻剩基本養老保險,其他四險費率很難再有下降空間,而基本養老保險降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補充養老計劃的推廣與普及。”7月6日,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中國養老金融50人論壇特邀成員董登新接受《華夏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正是社會保障製度整合與結構性改革的最佳時機。
社保階段性降費後再次下調
近幾年來,為有效激發企業活力,增強企業發展的新動能,振興和壯大實體經濟,國務院作出了一係列減稅降費的安排,包括大量取消或停征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全麵營改增及社保降費。
自2016年5月1日起兩年內,階段性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費率,此前,個別險種也有過下調。
“從2015年至今,在社保‘五險’中,失業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經曆了多輪降費,而且生育保險正在試點並入基本醫療保險。此外,2016年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費率首次下調,原費率超過20%的地區降至20%,原費率20%的地區降至19%。不過,唯有醫療保險至今基本上維持原有繳費水平,因為醫療保險的支付壓力比較大,降費空間可能被封堵。”董登新表示,不過,企業年金與職業年金繳費標準仍持續現狀,暫未進行調整。
事實上,經過多輪降費後,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及生育保險三個險種的費率已逼近零,再無下調空間,而醫保費率基本上是剛性的,很難下降,因此,唯一仍有降費空間的就隻剩下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
“我國基本養老保險雇主費率在世界上確實明顯偏高,因此,基本養老保險雇主費率還有一定下降空間,那麼,它的降費空間究竟有多大呢?這主要取決於兩大因素:一、降低費率必然對應替代率下調。目前,不僅第一支柱養老金費率過高,而且其給付替代率也偏高,必須雙雙下調;二、第二支柱養老金形同虛設、無法做大做強。關鍵原因是多套製度重複建設,不僅加大企業繳費負擔,而且也加大了雇員福利的兩極分化。”董登新稱。
就在第一輪全麵實施階段性降低社保費率之初,記者采訪清華大學就業與社會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楊燕綏時就曾表示,階段性降低企業社保繳費費率後,還會進一步下調費率,中國養老保險降費需要有針對性地綜合治理。
記者從《通知》全文中了解到,在降低人工成本方麵提出,穩步推動養老保險製度改革。允許失業保險總費率為1.5%的省(區、市)將總費率階段性降至1%,階段性適當降低企業住房公積金繳存比例。
社保結構性改革的最佳時機
很顯然,一味降費既不是目的,也不是長久之計。要想真正為企業減負,又能有效提高社會保障效率,唯一對策就是對“五險三金”進行製度重整,目的是簡化製度、做實製度,尤其要讓名義費率變成實際繳費。因此,目前正是社會保障製度整合與結構性改革的最佳時機。
就此,董登新建議,將“五險”整合、簡化為“三險”,降低企業繳費負擔及製度運行成本。同時,建議將“三金”整合為“一金”,並取名為“強製公積金”,打造準強製版中國401K.
我國統一在全國範圍內推行的“五險”,盡管采用了捆綁收費的形式,但大多數中小企業至多隻參加養老、醫保、失業三項繳費。“五險”名目太多,加大了管理成本。事實上,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同樣具有三個共性:一是雇主繳費、雇員不繳費;二是繳費趨向零費率;三是與醫保有著最密切的關聯,孩子生產與工傷治療的主要成本大多花在醫院。因此,作為支出成本相對固定的生育保險,完全可以並入醫保,很慶幸,我國一些省份正在試點;同時,作為發生概率較低的工傷保險(特別工種),其支出成本也可以預估,同樣可以並入醫保。
如此一來,我國社保“五險”就可以整合、簡化為“三險”,既可以為企業減負,也可以降低社保管理成本,提高製度的運行效率。
除此之外,整合“三金”為“一金”,建立“強製公積金”。
“眾所周知,我國繳費型社會保障製度架構,大體可劃分為兩類:一類是作為第一支柱的社會保險,即‘五險’,包括養老、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五項社會保險;另一類是作為補充保障的第二支柱,即‘三金’,包括住房公積金、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其中,五險一金是老百姓比較熟知的,而人們對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卻知之甚少,因為它隻是少數人群的‘額外’福利。”董登新表示,企業年金與住房公積金同在1991年引入我國,但20多年來,住房公積金得以長足發展,而且群眾基礎好、社會知名度高,相反,企業年金發展嚴重滯後、形同虛設,幾乎沒有多少人關心或知道何為企業年金。
截至2016年末,住房公積金繳存總額10.61萬億元,而企業年金總積累僅為1.1萬億元。究其原因,地方政府更關心並“準強製”推行住房公積金,此外,住房公積金中心已形成了全國性的網絡,組織嚴密,管理規範。但由於我國房改已完成,而且城鎮商品房基本普及,因此,有人認為住房公積金製度已經完成其曆史使命,應該廢除。
不過,董登新認為,住房公積金是我們十分寶貴的製度遺產,不應該完全廢除,可以考慮將住房公積金與企業年金、職業年金“三金合一”,並取名為“強製公積金”,將它打造成準強製版的中國401K.
據記者了解,實際上,美國的401K專門設置了“困難提取”、“計劃貸款”等條款,並可為首套房購買,以及負不起學費、醫療費和房租的中低收入者提供解決方案。
“‘三金合一’是製度的整合與再造,它不僅能夠繼續提供住房保障功能,而且它會有效降低名義總費率,做實第二支柱,並能有效地提高補充養老金的覆蓋麵和參與率,同時更能體現社會公平與正義精神,有利於遏製社會收入分配的兩極分化現象。”董登新表示,隻有將“五險三金”整合為“三險一金”之後,第一支柱降費與第二支柱做實,才能相得益彰、互為支撐。隻有這樣的繳費型社會保障製度,才能更有效、可持續。社保降費既是為企業減負,更是社保製度結構性改革與整合的大好時機,我們切莫錯過。
(原標題:社保降費降到沒空間 “五險三金”麵臨製度重整)
最後更新:2017-07-08 11: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