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汽車大全
野釣中釣組大了比小了好,魚鉤大了比小了好,浮漂大了比小了好
很多釣魚人自從玩了台釣之後,霧化出現的頻率就越來越多了。每一個野釣的釣魚人都應該知道,野釣時,控製霧化是非常有必要的,不管釣魚人所釣的是中小魚,還是鰱鱅魚,都必須考慮餌料的霧化效果。不然,會使得小魚和鰱鱅魚聚集,而且,一些野生鯽魚和鯉魚對霧化有一定的抵觸,特別是在低氣壓的情況下。霧化性過強,釣點附近缺氧就更為嚴重。
鯉魚和一些大體型魚種生性膽小,餌料多次落水,鉛墜多次在水上“飛”,一定程度上能引起魚兒的警惕性。因此,釣魚人在釣大體型魚種的時候,需要守、等和糗。釣魚人在野釣的過程中,通常隻是釣底,餌料抵達水底的時間越短越好,棗核型浮漂耗時長,延長了小魚截餌的機會,也延長了餌料在上層水域霧化的時間。因此,釣魚人選用長身短腳型浮漂更適合野釣中的多種魚情。另外,野釣也有釣離底、釣浮和釣行程的時候,然而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以釣鯽魚等大體型魚種為主。所以,釣魚人應選用長身浮漂為主。
在野釣中,很多時候是需要打窩的。然而,打窩之後卻沒口,恰好其他釣魚人又能上魚。此時,釣魚人就開始懷疑:究竟是釣點的原因呢?即便想著是釣點的問題,也不願意更換,因為總是想著:窩子都打了,沒準一會兒就上魚了呢?其實,建議釣魚人不要急著下竿,先觀察周邊環境,選準釣位。選好釣位,先別打窩。先釣一會,感覺一下,若覺得沒什麼問題了,即可打窩作釣。
最後更新:2017-09-02 1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