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
汽車大全
上市券商7月“遇寒” 整體業績環比下滑超三成
雖然滬指在7月實現月線兩連陽,且市場熱度明顯提升,但上市券商單月業績卻不盡如人意。截至7日晚,29家上市券商悉數披露了7月財務數據,以母公司為統計口徑(下同),其單月合計實現淨利潤環比6月下滑34%。分析認為,IPO、股票質押等業務規模縮量,同時6月淨利潤基數較高,導致行業整體業績環比出現回落。
淨利潤前三座次重排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29家上市券商7月合計實現營業收入144.60億元,環比下降30.7%;合計實現淨利潤57.88億元,環比下降34.0%。從同比數據來看,27家可比券商合計實現淨利潤為56.43億元,較去年同期下滑逾兩成。
從單家公司情況來看,29家上市券商中共有24家單月淨利潤環比出現下滑,占比超過八成,其中國泰君安、海通證券等龍頭券商環比降幅均超過三成。以華泰證券為例,其7月實現營業收入9.30億元,淨利潤3.93億元,環比分別下降29.0%和39.8%。
在龍頭券商業績收縮的同時,也有中型券商實現逆勢增長,其中典型代表便是招商證券。7月份,招商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0.99億元,環比增長9.2%;淨利潤4.95億元,環比增長114.3%。
上月還有另外3家券商實現營收、淨利潤環比雙增長,分別為東北證券、國金證券和國信證券,對應淨利潤分別為1.22億元、1.50億元和4.48億元,對應環比增幅分別為98.9%、93.3%和1.9%。
在這樣的背景下,上市券商單月淨利潤前三座次發生變更。和以往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常年坐穩前三席位不同的是,招商證券7月以微弱優勢超越海通證券,今年以來首次進入月度前三。排名前兩位的依舊為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對應淨利潤分別為7.17億元和5.52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太平洋證券母公司7月淨利潤為虧損4827.13萬元,這也是繼今年1月、4月和5月後,公司年內第四次出現單月虧損。據業內人士分析,單月虧損可能是公司自營浮虧所致。
高基數或成下滑主因
行業整體業績低於預期,也直接導致了券商板塊股價承壓。昨日,券商股普遍下跌,板塊平均跌幅接近1%,位居兩市行業跌幅榜前列,國泰君安、方正證券等個股股價均出現明顯回落。
華泰證券金融分析團隊認為,行業整體業績出現下滑,主要由於IPO、股票質押等業務規模縮量所致。同時,由於6月資管業務半年度管理費收入集中計提,導致基數較高,環比數據出現下滑。該團隊表示,當前行業業務全麵規範後進入常規軌道,券商行業中長期將受益於投行產業鏈、股權投資、資產證券化業務發展。
東吳證券分析師同樣表示,業績下滑主要因為6月淨利潤基數高。回顧近年數據,行業7月業績環比6月普遍下滑,同時7月創業板指繼續下跌及債市小幅下挫亦造成一定負麵影響。
隨著近期市場行情明顯回暖及日均成交量逐漸放大,市場普遍預計,下半年證券行業經紀業務將逐步溫和改善。同時有機構指出,隨著風險釋放及監管預期明朗,市場擔憂情緒緩解,資本實力充足及業務結構多元的龍頭券商全年有望實現業績穩健增長。
(原標題:上市券商7月“遇寒”整體業績環比下滑超三成)
最後更新:2017-08-08 09:3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