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
汽车大全
人民币势如破竹 连破6.60、6.55等关键点位
人民币周一延续上周升值行情,走势势如破竹。外汇市场供求关系转向,正在成为推动人民币连续走强的主导力量。
彭博汇总数据显示,8月初至周一的25个交易日中,人民币对美元共有11个交易日出现16:30收盘价强于当日中间价的情形,累计升值0.1923元,其中周一即贡献了0.0468元;其余14个交易日累计贬值0.0716元,市场日间交易整体净推动人民币升值0.12元以上。此前结售汇持续净逆差,市场主体购汇需求形成的贬值压力,显着改观。
人民币近期走势凌厉,连破6.60、6.55等关键点位,周一下午一度升逾0.6%至6.5181元,逼近6.50元大关。除了市场力量趋向升值,汇率机制中一篮子稳定和逆周期因子,对升值压力迄今没有明显的过滤迹象--周一人中间价再度大幅调强至6.5680后,彭博模拟人民币篮子汇率指数升至94.71,创今年1月以来新高。

数据来源:彭博
“逆周期因子没有过滤人民币强势。市场供求压力是导致人民币兑一篮子汇率攀升的主因,”瑞穗银行策略师张建泰在采访中说,他本来预测周一中间价会开在6.5685元,结果中间价实际走势更强。
招商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管谢亚轩认为,汇率在升破6.6元之后,一些前期囤积美元的企业想法多少出现了松动,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顺周期行为,央行也还没有对这一波升值进行很强的反向干预。
中国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曾称,新机制增强了宏观经济等基本面因素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的作用,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在市场因素摆向升值方向后,人民币篮子汇率目前已被动走强,14家中间价报价行及最终确定中间价的中国央行,未来是否会将汇率持续走强认定为顺周期波动,通过逆周期因子对冲升值动力,正引市场人士越来越多的关注。
“14家报价行如果认定出现顺周期,也有可能对逆周期因子参数作出调整,但自律机制是否会对此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讨论和调整,还需要观察,”谢亚轩说。
8月美元指数下跌了0.21%,为半年以来最小月度跌幅。当月,人民币累计对美元升值逾2.1%,创出2005年7月汇改以来最大单月涨幅,升值幅度已明显超过弱势美元所能解释的范畴,外汇交易中心公布的CFETS人民币指数亦大幅走升。
升值动力
人民币汇率如果继续升值,势必让前期贬值预期下“延迟结汇、提前购汇”的企业财务管理偏好再次发生逆转,为升值火上加油。北京时间周一下午14:52,境内外人民币均继续走升逾0.2%,稍早境内汇率一度涨近0.3%至6.5408元。
加拿大丰业银行外汇策略师高奇认为,6.5依然是人民币兑美元的一个关键点位,包括十九大、美元走弱,及强势欧元和人民币的正相关性,都是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的因素,持续走强可能会引发企业进一步结汇。“如果8月份的结汇需求是此前积压的,那么到了9月份,在预期逆愈发强烈的情况下,市场结汇有可能快速增长。”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梁红等人在3日的报告中也表示,人民币有效汇率可能已不再被高估,加上经济改善有望提振人民币需求、且中国与其他主要国家的利差仍然支持资本流入,预期未来几个月的外汇流出转向可能性很高。
“2014年以来,企业部门累积了大量实际意义上的人民币‘空头’,而近期人民币套利成本的大幅上升可能会触发这些‘空头’平仓,预计出口商积累的未结汇外汇头寸达3000至6000亿美元,”梁红在报告中写道。
(责任编辑:DF307)
最后更新:2017-09-05 14: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