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39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經濟參考報:退市常態化 促進A股新陳代謝應成市場建設重點

A股市場成功納入MSCI,但市場化的改革仍需繼續前行。其中,上市公司退市的常態化,是推進A股市場供給側改革、改變證券市場生態環境的重要一環。當前應通過上市公司退市案例,不斷強化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的風險意識,真正實現“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市場法則。

在IPO擴容的大背景下,A股市場退市比率過低,這一現象近來頗受關注。眾所周知,由於受到多方麵利益掣肘,證券市場長期以來“隻進不出”,導致市場優勝劣汰、優化資源配置的基本功能得不到充分發揮,助長了“炒新”“炒差”等投機行為的發生。因此,促進A股市場“新陳代謝”,應成為未來市場建設的重點。

對於投資者而言,對上市公司退市的心態則比較微妙。一方麵,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對於財務造假、主業長期空心化的ST類公司,支持其退市的態度是堅決的,因為這些上市公司給證券投資帶來不小風險。但另一方麵,由於長期以來形成的“炒新”“炒差”傳統,麵對借殼、重組可能帶來的巨大超額收益,投資者又往往對那些瀕臨退市,甚至是已經確定退市的股票趨之若鶩。

以新都退(000033)為例,按照此前通知,2017年7月6日將是這家公司在A股的最後交易日期。6月20日,在經曆了17個“一字跌停”之後,這家公司開板,當日成交金額高達1.96億元,全天換手率高達37.17%。21日和22日,該公司股票分別大漲了7.32%和6.06%,成交金額分別達7371萬元和4581萬元。這意味著,盡管退市迫在眉睫,仍有不少投資者“飛蛾撲火”般進行豪賭。類似情形,在因造假上市而被強製退市的欣泰電氣上也發生過。

這些令人“大跌眼鏡”的賭博心態背後,反映出來的是投資者對多年來市場慣性的依賴。由於過去數十年來,真正從A股市場上退出的企業少之又少,絕大多數公司通常能夠通過多種手段實現保殼,而一旦借殼成功,往往就會上演“烏雞變鳳凰”。

應當認識到,投資者的投資風格,根本上是由證券市場生態決定的。過去市場總量有限,退出機製又不順暢,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小投資者的投資風險,繼而降低了這一群體的風險意識,助長其投機心態。但物極必反,這一情況或許不再重演。當前,從新股發行到並購重組,從一級市場到二級市場,整個證券市場生態環境正在發生變化。如果投資者缺乏足夠風險意識,未來大規模、大比例的退市,將可能給一部分投資者甚至整個市場帶來風險。

推進A股市場退市常態化,是證券市場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這是各方共識。但我們也要認識到,退市本身重在改變市場的進出平衡與生態環境,與股指漲跌並沒有必然聯係。為了防止退市可能給部分風險意識偏低的投資者帶來巨大損失、甚至因此影響到退市常態化的改革推進,眼下監管部門應通過退市案例,對投資者進行充分的風險教育,把證券市場“賣者有責”“買者自負”的市場法則真正落實到位,為穩步推進退市常態化創造條件。

(原標題:經濟參考報:退市常態化 促進A股“新陳代謝”應成為市場建設的重點)

最後更新:2017-06-23 01:31:28

  上一篇:go 能源領域混改試點提速擴圍 中央和地方國企改革方案密集出爐
  下一篇:go 經濟參考報:退市常態化 促進A股新陳代謝應成市場建設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