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汽车大全
“去杠杆”央行划红线:房地产和过剩产能削减金融支持
平稳的物价水平正为下一步的“去杠杆”和防范系统性风险创造条件。
8月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7月CPI同比上涨1.4%, 为3月以来首度放缓。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表示,7月份的核心CPI从2.2%降至2.1%,而且近期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来自于去产能和供给出清,对核心CPI传导有限。
受访经济学家预测全年通胀压力不大,这意味为货币政策的灵活实施提供了腾挪的空间。央行近日发布《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报告提出“加强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做好房地产金融调控”以及“有效化解过剩产能行业金融风险”。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立场从去年年底开始转向中性,其间通胀形势并没有发生趋势性的变换,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出于对国内金融加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的担忧。”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目前幸运的是,年内通胀和经济基本面相对平稳,我们认为有利于央行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推动金融去杠杆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上来。”
通胀无忧
7月CPI环比上涨0.1%,同比上涨1.4%。考虑到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因素约为1.0个百分点,新涨价因素约为0.4个百分点。
“随着中秋节、国庆节来临,在需求拉动下,食品价格有望扭转下跌走势,CPI未来会有所回升。”在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看来,由于CPI中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走势继续分化,食品价格增速跌幅连续4个月收窄,虽然7月由6月的-1.2%升至-1.1%,食品价格增速跌幅连续收窄的原因更多是价格的修复,但不具备持续回升的基础。
与CPI相比,7月PPI环比上涨0.2%,同比上涨5.5%。这也已经PPI连续三个月维持这一增速。如果从细分类目看,7月以来煤炭、钢铁等有色金属价格环比6月均出现不同程度反弹,这在一定程度助推了7月PPI的增长。PPI环比增速在连续3个月负增长之后,在7月再次转正,环比上涨0.2%,这与此前制造业PMI指数中的购进价格指数大幅反弹相印证。其中,上涨最为明显的是钢铁和有色金属,分别上涨2.7%和1.5%,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3个百分点,同期煤炭环比降幅也有所收窄。
7月国内钢铁行业PMI指数为54.9%,环比上涨0.8个百分点且连续3个月处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创下2016年5月以来的新高,显示钢铁行业景气度处于高位。
温彬认为,随着去产能的深入推进,生产资料等上游行业供需关系继续改善,生产资料价格结束了连续3个月环比下降走势,推动7月份PPI价格环比回升。
在章俊看来,PPI环比反弹,同比企稳。这主要源于:一方面在需求面平稳,二季度经济超预期的背景下,市场乐观情绪提升,补库存周期拉长;另一方面就是供给侧改革去产能、停产限产导致供给相对需求偏紧。
不过,他认为,鉴于需求端在三季度会有所回落,加上中下游行业消化成本上涨的能力有限,因此上游原材料行业的价格上涨不可持续。
“如果不出现大的外部因素冲击,下半年影响CPI同比涨幅走势的将主要是翘尾因素,而6月翘尾因素达到年内最高点之后会逐步走低。”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去杠杆、防风险有“底线”
传统意义上,维持物价稳定央行重要的政策目标,但现实中,央行往往同时需要承担稳定经济增长的职责,以及防范金融风险的多重职责和目标。
在章俊看来,对于中国央行而言,年内通胀和经济基本面相对平稳,有利于央行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推动金融去杠杆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上来。
央行近日发布了《中国区域金融运行报告(2017)》,其中明确为房地产和去产能划出了清晰的金融政策底线:在房地产政策建议上,该报告提出,加强住房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继续做好房地产金融调控,在支持居民合理自住购房同时,严格限制信贷流向投资投机性购房。而在去产能政策建议上,报告指出,有效化解过剩产能行业金融风险。进一步落实有保有压的金融政策,对优势企业实施兼并重组、升级改造和转型发展项目给予积极支持,满足合理资金需求,停止对落后产能的金融支持。
2016年四季度以后,房地产“因城施策”调控力度加大,限购、限贷、限价、限售、限商的“五限”政策陆续出台,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引导市场预期。
2017年上半年房地产贷款增加3.04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的38.1%,比一季度占比低2.3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20.1万亿元,同比增长30.8%, 增速比上季末低4.9个百分点。
与之对应,截至8月份,针对以其他名义申请的贷款最终用于购房、违规发放个贷、资产质量真实性严重不实等行为,监管部门已经向各类银行、信托、金融租赁公司开出了1097张罚单 .
在去杠杆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7年“去杠杆”的总体目标: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要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加强企业自身债务杠杆约束等,降低企业杠杆率。
在7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也指出,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深化国企改革,把降低国企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
其中,债转股被认为可能是国企去杠杆的主攻方向之一。
国家发改委指出,推动市场化债转股进一步发挥综合性作用,引导相关机构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筛选有发展前景的高负债企业实施债转股, 并以债转股为契机推动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制,促进企业实现股权多元化和治理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就在8月8日,国家发改委消息称,各类机构已与钢铁、煤炭、化工、装备制造等行业中具有发展前景的70余家高负债企业积极协商谈判达成市场化债转股协议,协议金额超过1万亿元。
在此一天前,银监会也印发《商业银行新设债转股实施机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债转股对象、项目实施、资金募集,以及退出机制都做了明确规定
根据公开资料统计,今年以来债转股签约项目数量已达39个,而2016年全年签约债转股项目仅有26个。从金额上看,截止到目前今年已经实现债转股签约规模4465亿元,较去年全年的3676.58亿元,增长21.4%。
目前已经签约的39个债转股项目中,中国建材、冀中能源、中船防务、山东黄金等21家A股上市公司参与其中。
中信建投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杨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今年是供给侧改革的深化之年,债转股是供给侧改革的配套金融政策之一,预计下半年债转股业务批量处置后, 转股企业杠杆率下降将带动银行资产质量进一步改善。
而对于经营状况更差的“僵尸企业”,下一步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方式实现“僵尸企业”“安乐死”,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也成为政策选择。
8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对连年亏损、资不抵债,主要靠政府补贴和银行续贷维持经营的“僵尸企业”,要果断通过破产清算,防止债务风险累积引发更多风险和危机。
截至7月31日,全国法院共受理公司强制清算类和破产类案件4700余件,审结1923件。
“中国经济风险比较小,去杠杆有一定时间窗口,在这个窗口内可以进行。”渣打中国首席经济学家丁爽看来,去杠杆不意味着出现过度去杠杆或者无序去杠杆,即先把杠杆速度放下来,并不是把债务率马上下降。比如,去年债务上升十几个百分点,今年能控制到上升10%以内,这是可以期待的结果。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最新数据,中国2016年末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为166.3%,连续两个季度环比下降或持平,这是中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连续19个季度上升后首次改变趋势。
“新”增长在路上
“去杠杆对经济与所有行业都有影响,但是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可能更明显。”丁爽说。
在他看来,在开始去杠杆之后,因为整个经济运转方式还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如果现在贷款的额度比以前减少,它可能是在保证国有企业额度的情况下,减少其他方面的贷款额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反而会造成中小企业暂时会出现资金难获得的情况。
7月渣打中国中小企业信心指数显示,银行及非银行融资成本指标由6月的45.8和47.9分别降至44.3和46.2.
在金融防风险,国企去杠杆的背景下,下半年货币政策可能易紧难松,我国经济增长动能将会来自哪里?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记者表示,“在经济新周期,供给侧改革去产能改善了供求关系;另一方面,‘一带一路’与PPP拉动了投资增长;同时,消费对GDP的拉动也在增加。”
杨德龙还指出,这一轮的经济新周期和以往的旧周期有三个方面的不同:第一,经济增长的质量不同。在旧的经济周期中,主要通过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出口代工等形成了比较快的经济增速。而现在,经济已经逐步转型,经济增速可能有所下降,但经济增长质量却出现了很大的提高。
第二,经济所倚重的产业不同。在旧的经济周期中主要依靠房地产投资、出口拉动等,也就是作为“世界的代工厂”来带动经济增长。在新的周期中则主要靠消费、科技、新兴产业来拉动经济增长。
第三,投资机会不同。此前投资机会主要是围绕重工业产生的,比如有色、煤炭、钢铁、化工等重工业在2006~2007年的牛市中涨幅巨大,是名副其实的大行业。在新周期中,虽然像有色、煤炭等传统的周期行业也出现了一波比较大的行情,但是这些投资更多是从其基本面改善,而不是以往主导经济的产业来进行投资。
(原标题:“去杠杆”央行划红线:房地产和过剩产能削减金融支持)
最后更新:2017-08-12 10: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