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23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開板提速收益驟降 打新盛宴成“明日黃花”

隨著IPO發行常態化,新股上市後漲停開板的速度也越來越快。7月28日上市的岱美股份在兩個漲停之後即開板,打新收益大幅下降,打新套利模式正麵臨很大的挑戰。分析人士指出,打新收益的實質是新股PE較低,一般被限製在不能超過23倍。事實上,在新股申購新規實施以來,網下打新的收益一直較低。一方麵是由於底倉限製,需要承受市值波動風險;另一方麵是參與機構過多,中簽率太低。而新股上市後迅速開板,更令這一情況雪上加霜。

新股急速開板成常態

“過去新股之所以能夠連續漲停,主要有兩方麵的原因,從需求端來說,在於打新資本的堆積;從供給端來說則在於新股的稀缺性。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再加上創業板公司普遍市值較低,使得新股出現了連續漲停的局麵。”星石投資認為,目前對新股的供不應求局麵正在發生變化,從需求端來看,今年以來市場逐漸趨於理性,更加偏好於有業績支撐的價值股;從供給端來看,發行的新股數量越來越多,新股的稀缺性正在逐漸降低。

數據顯示,截至8月8日,今年已有291家公司在A股上市,而2016年全年的數量為227家。隨著IPO的常態化,新股開板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不同於以往新股常見的10多個漲停板,目前多數個股的漲停板個數在10個以下,5個左右的漲停板個數甚至已成為常態。

在6月和7月上市的66隻個股中,50隻個股的連續漲停板個數均在10個以下,占比75.75%,更有17隻個股的漲停個數更是在5個及以下,而近期幾隻新股的連續漲停個數更是在3個左右。

7月28日,岱美股份在上交所上市,但其僅在7月31日和8月1日收獲兩個漲停,在8月2日收盤上漲3.8%之後的4個交易日連續收跌,而岱美股份的快速開板也創下了2016年新股申購新規實施以來的紀錄。與岱美股份類似,7月31日上市的大參林電連技術,以及8月1日上市的綠茵生態設計總院等個股均在兩三個漲停之後即宣告開板。

從今年前7個月上市的277家公司上市的數據來看,新股的快速開板也並非沒有先兆。比如1月上市的景旺電子太平鳥中國銀河華達科技的連續漲停個數均隻有3至4個,4月上市的新鳳鳴周大生等隻有不到5個漲停。而整體來看,在前7個月中,連續漲停數量超過10個的新股達到143個,占比51.62%。

深圳一位私募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目前新股開板速度越來越快,資金參與新股炒作的熱情也在不斷降低。“之前大家熱衷於炒作新股,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來自於無風險下的高收益,不少人都把中簽新股視為‘中獎’,但現在有的個股兩三個漲停就開板,而且一開板就下跌,現在的打新已經不是原來的打新了。”

打新收益迭創新低

“打新收益降低的根本原因,在於過去新股供不應求的局麵發生變化,打新獲利模式確實受到了很大的挑戰。”星石投資表示。

興業證券計算,截至2017年第20批上市的新股中,除去涉及老股轉讓新股,就網下打新的賬戶打新收益而言,A/B/C類賬戶累積收益分別達到746.62萬元、694.52萬元及198.67萬元,其中C類賬戶平均單隻新股收益從2017年初的20餘萬元逐步降低至1.41萬元。

而以個人投資者的網上打新數據來看,打新收益也迭創新低。尤其是兩三個漲停即開板的新股,其短期收益也不過在30%左右,類似此前動輒就翻倍的新股行情已不多見。

同時,由於打新收益節節下降,市場對於打新產品是否會出現大麵積退出有一定疑慮。但業內人士認為,C類產品打新的年化收益率雖較低,但暫不會大規模退出。經測算,近期6000萬元門檻下A類賬戶為1300個左右,打新產品占比38%左右;C類賬戶3500個左右,打新產品占比約為57%。

興業證券認為,若打新產品大麵積退出,的確會對大盤造成很大影響。但是,在當前三類賬戶中,如果按照最優規模配置底倉,A類和B類賬戶的年化收益率在10%左右,目前一致預期退出打新的概率較低,即使有部分產品退出,基本也是正常進退。而C類賬戶的打新收益率不斷下滑,按照最新批次簡單計算,年化收益率可能在3%左右,甚至低於貨幣基金的收益率水平。

今年上半年上證50滬深300漲幅都在10%左右,目前市場風格仍未見切換,打新產品的底倉收益表現較好。因此,在C類產品收益率節節下降的情況下,C類打新賬戶數量並沒有趨勢性的大幅下滑。短期來看,隻要大盤股不下跌,C類產品還有利可圖,C類產品不太會出現一致性退出的情況。

新股炒作難以為繼

前述深圳私募人士表示,新股炒作的實質是PE較低,一般被限製在不能超過23倍,新股上市之後可以有較高的估值預期,但是在目前估值重塑的市場環境下,新股炒作也是難以為繼。

星石投資認為,未來隨著IPO的常態化和股票市場的逐步完善,高收益無風險的“打新套利”受到的挑戰也越來越大,套利的空間將逐步縮小。在一位從事投資的人士看來,打新“造富”模式麵臨著巨大考驗,打新可能成為雞肋,更多是在從事長期投資之時的額外小獎勵,而不會成為一個獲取投資收入的主要手段。

目前,IPO常態化將重構A股市場的生態。一方麵,IPO將充分發揮資本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的作用,新興企業可以得到足夠的資金支持,助推國民經濟的發展與股市基本麵的向好;另一方麵,在IPO提速的同時,審核也更為嚴格,這保證了A股上市公司的質量,而數量眾多的優質上市公司是價值投資的基礎。在IPO常態化、納入MSCI、再融資新規、減持新規等政策的支持下,未來一個融資功能完備、基礎製度紮實、市場監管有效、投資者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護的股票市場有望形成。

“對新股、次新股而言,單純炒作將成為曆史,一二級市場上的估值將逐步接軌,價值重估的階段將到來。未來新股和次新股的操作也將回歸到基本麵,有堅實的經營業績支撐的公司才能獲得資金青睞。”星石投資表示,從長遠來看,IPO常態化將使得市場向成熟完備的方向發展。

業內人士表示,在市場“無形的手”與監管“有形的手”的共同作用下,業績逐漸成為保障股價上漲的主要因素,資金對炒作新股的興趣逐漸降低,逐步轉向了有業績支撐的價值股。在業績為王的邏輯下,公司本身的盈利能力、行業地位、競爭優勢等基本麵因素對股價的影響越來越重要,市場資金也將對新股標的進行擇優選擇。

(原標題:開板提速收益驟降 打新盛宴成“明日黃花”)

最後更新:2017-08-09 09:22:36

  上一篇:go COMEX 12月黃金期貨收跌2.10美元 跌幅0.2%
  下一篇:go 銀監會:正起草商業銀行破產風險處置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