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70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監管政策放緩是誤讀 “債券牛”被撞了一下腰

“債券牛”被撞了一下腰。昨日,銀監會官員表態,監管政策放緩是一種誤讀。

然而,此番表態結合昨日央行在公開市場近兩周首次淨回籠,引起了債券市場拋售,導致國債期貨市場全麵下跌。市場上,質疑聲浪漸起,貨幣政策真轉向了嗎?債券牛還有嗎?這些難題重新困擾債券交易者。業內人士表示,如何理解監管意圖成為行情走勢的關鍵所在。

債市應聲下跌

中國銀監會信托監督管理部主任鄧智毅昨日在陸家嘴論壇表示,監管政策放緩是一種誤讀,監管政策需要把握度,防止疊加和震動,從長遠來看並不矛盾。

受該表態的影響,昨日國債期貨市場全麵下跌,而且高等級信用債價格也出現大麵積下滑,收益率攀升。其中,國債期貨低開低走,十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1709跌0.36%,五年期國債期貨主力合約TF1709跌0.19%,均創5月22日以來最大跌幅。

“所謂貨幣政策的轉向還需要得到7月份實際情況的驗證。”華創證券分析師屈慶表示,近兩天公開市場縮量表明央行可能並無意過於寬鬆,所以估計7月份預期中的流動性寬鬆存在較大變數。

國泰君安固收分析師覃漢表示,雖然市場中“牛熊拐點”的聲音越來越多,但冷靜下來看,近期債市上漲仍符合典型的“熊市反彈”特征。市場對監管預期有一定慣性,但監管節奏本身卻是離散變量。短期監管弱化的“預期”可能隻是監管機構“擇時”的結果,並不代表趨勢性轉向。

“目前的情況顯然是央行不願意看到的。”光大證券分析師張旭稱,對於央行而言,10年期國債或是國開債上行10個基點或是下行10個基點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不要快速上行或是下行。

機構近期加大購買力度

貨幣政策真轉向了嗎?債券牛還有嗎?麵對質疑聲浪漸起,債券交易員的焦慮反應在各個微信交流群中。因為在牛市的唿聲下,過去兩周內,券商和公募基金都在積極配置利率債和高等級信用債,直接推動國債等利率債和信用債價格全麵上漲。

在證券時報記者采訪過程中,多位券商和銀行業人士表示,已經在近期加大了債券購買力度,特別是增加了中高等級的信用債配置。一位華東地區券商債券承銷人士告訴證券時報記者,有多家上市銀行增加了中高等級信用債的配置,到期收益率主要在6%以上。華東一家上市銀行債券業務人士對記者表示,看好債市短期的超跌。“上周就開始配置了,同業存單也配置得挺多。”

統計顯示,上周信用債收益率全麵下行,成交量明顯回升。其中,AA級別中票一年期下行19個基點,3年期下行25個基點,5年期下行13個基點。相較於高等級信用債,中低等級信用債彈性更大,AA、AA-級別平均下行18個基點,AAA級別平均下行11個基點。而二級交易量明顯回升,信用債(短融、中票、公司債、企業債)共成交3877億元。

“現在來看,這波反彈是對前期超跌的修複和各機構‘搶跑’的結果,是否是長期向好需要進一步觀察。”興業證券資管固定收益部一位負責人表示,隨著監管機構的行為更加緩和,6月,廣義貨幣(M2)同比增速超預期大跌,在利空出盡以及M2不及預期等多重因素疊加的情況下,債券市場已經進入全新局麵。

一位大型公募基金經理稱,近期債市在反彈,從當前時間點來看,一方麵,經濟數據表明國內經濟的周期高點可能已過去,基本麵將逐漸利好債市;另一方麵,監管政策逐漸加碼,債市拋售的流動性衝擊依然不小。從1年~2年周期看,國內整體需求低迷、經濟逐步下台階,而海外周期高點已過,經濟麵臨再次下滑壓力。但債市的持續上漲需要基本麵走弱以及監管、貨幣政策放鬆的同時配合。

(原標題:監管政策放緩是誤讀 “債券牛”被撞了一下腰)

最後更新:2017-06-22 09:02:16

  上一篇:go 南京4家銀行停辦房貸 二手房貸款利率最高上浮10%
  下一篇:go 寧夏推進企業IPO初見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