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68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財科院:企業成本上升得到不同程度緩解

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8月1日發布的《降成本:2017年的調查與分析》報告顯示,從實地調研情況看,企業稅費等六大成本上升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緩解,在應對經濟下行壓力、保持經濟較快增長、促進企業轉型升級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6年8月,國務院印發《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工作方案》,全麵部署降成本有關工作。2017年上半年,財科院調研組分赴位於東北、東部、中部、西部的9省進行實地調研,並開展了近1.5萬家企業參與的線上問卷調查。

本次調研課題組負責人、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介紹,降成本的成效得到企業的普遍認可。從線上調查數據看,對於降低企業稅費負擔的政策措施,26.4%的企業認為成效非常好,36.8%的企業認為成效好,34.8%的企業認為成效一般,2.1%的企業認為成效較差;對於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的政策措施,認為非常好和好的企業占到了63.2%,隻有1.3%的企業認為成效差。其他方麵的降成本措施、成效,企業的認可度也都很高。

從實地調研情況看,2016年國務院減稅降費政策目標已經實現。通過全麵推行營改增,采取大規模結構性減稅舉措,清理、規範涉企收費,減輕企業和個人負擔5000多億元,激發了市場主體的更大活力。從全國整體情況看,無論是中央還是地方,行政事業性收費從2014年開始呈下降的態勢。

與減稅降費見效快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推進“放管服”行政審批製度改革難度大、見效緩慢且後續改革繁重。雖然全國上下在積極深化“放管服”改革,重點圍繞投資、生產經營、市場準入、資質資格、進出口、創新創業等領域,著力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但由於政府與市場邊界不清晰、中介收費不規範、信息不對稱、社會信用體係不健全等問題依然存在,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的空間依然很大。

報告指出,在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方麵,各級政府通過支持資本市場發展,拓寬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深挖企業融資潛力。但銀行普遍將防範風險放在金融治理的首位,采取大額授信權限上收總行的集中管理模式,推行“一刀切”的限貸政策,抽貸、斷貸現象嚴重。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緩解,“短貸長用”現象非常普遍,帶來不小的金融風險。

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麵,政府通過推動改革創新降低物流業製度性交易成本、加強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流通成本下降,合理減輕物流企業非稅負擔,增強物流企業發展動力,整合要素資源,推進物流信息標準化。但多式聯運和信息化水平偏低、貨物中轉裝卸消耗過大、運行效率低等問題,也亟待關注與有效解決。

在降低用能成本方麵,建立用電市場化價格形成機製取得初步成效,直供電政策深受企業歡迎,但是受電網企業獨家壟斷買賣電力格局、利益藩籬難以突破的影響,上述改革僅處於試點階段,力度有限,還需進一步推進改革,持續釋放政策紅利。

報告指出,從中央、地方合作層麵看,調研省區針對中央明確的降成本六大領域進行具體細化,出台了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政策措施,同時注重財稅、社保、金融、電力等改革的相互結合,加強部門聯動和政策協調,切實保障政策落到實處。從宏觀政策來看,降成本與“三去”“一補”形成“組合拳”,發揮出更大的政策效應。

報告也指出,製約企業創新與發展的體製、機製因素從來都是複雜且多元的,徹底破除這些障礙應當從戰略層麵找準定位,不能過多依靠“一事一議”的方式,需要從整體上完善製度頂層設計,為企業提供透明、預期穩定的製度及政策環境,從根本上推動企業在轉型升級中實現降成本。

最後更新:2017-08-03 22:34:47

  上一篇:go 從黃金時代跌落到白銀時代 房企紛紛謀求差異化救贖
  下一篇:go 茂化實華:近期聚丙烯價格上漲對公司業績有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