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3
汽車大全
打擊內幕交易 證監會已經形成六位一體線索渠道體係
過去市場對內幕交易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內幕信息知情人的“私下交易”上,相反對“接近知情人”、“準知情人”的內幕交易問題並不敏感,而如今針對更多主體類型的“全方位”查處,能夠進一步強化全市場參與者的合規意識,警戒其不觸犯法律底線。
影片《竊聽風雲》中,由演員古天樂等人扮演的警察小組在監聽辦案中無意間獲取了股票內幕信息後,利用其違法交易獲利的情節,相信在不少觀眾腦中仍然曆曆在目。影片本身也是向資本市場執法的提問——如何對利用職務、關係便利從事內幕交易的群體進行有效的查處打擊。
這顯然是證監執法的重要命題,尤其是2016年2月劉士餘上任證監會主席以來,證監會對內幕交易的打擊力度再度升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采訪了解,證監會日前披露的新一批專項執法行動案件,正是證監稽查全麵、從嚴打擊內幕交易的鮮明腳注。
7月7日,證監會最新集中披露查處的新一批內幕交易違法案件,呈現出了對涉及領域更廣、涉案主體類型更多、違法手段隱蔽性更強等案件“不留死角”查處的特點。
而從眾多案件的查處能夠發現,無論是泄露內幕信息、建議他人買賣股票等傳遞型內幕交易,還是利用結構化產品、投資研究中介等身份進行的內幕交易,均進入了證監會的稽查視線。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方調查獲悉,證監會近年來在加大打擊力度的同時,針對內幕交易違法活動建立了更具有長效性的防控機製,通過與其他有關部門強化監管協同,實現了對內幕交易的合力圍剿。
強化稽查不留死角
隨著新一批針對內幕交易專項執法行動的公開,證監會針對各類內幕交易的打擊查處保持了一種“不留死角”的高壓態勢。
從最新公開的一批內幕交易案來看,近年來的內幕交易正在呈現出涉案的內幕信息類型日趨複雜化、涉案主體類型不斷多樣化、內幕信息傳遞範圍更廣,“窩案”、“串案”現象時有發生等多重特征。
一方麵,涉案的內幕信息種類不斷增多。“從公布的案件來看,涉案內幕信息種類更多樣化了,除了並購重組,還有高送轉、業績盈虧、舉牌行為、國有控股股東重組等信息都被違法者利用。”上海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投行保代表示。“例如過去可能更多是通過內幕交易獲利,如今通過內幕規避虧損的行為也有案例。”
另一方麵,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此次披露內幕交易案件的涉案者類型上,除常見的上市公司內部人外,更有部分市場中介機構員工和公職人員。
北京一家中型券商投行負責人表示,券商、基金等中介機構涉案現象的增多,一方麵意味著監管部門的查處力度、廣度都在不斷上升和擴大;另一方麵也對相關中介機構構成震懾作用。
“過去內幕交易被查處的主體更多是上市公司大股東、董監高等,如今在這些案子裏,接觸內幕信息從業人員違法事件增多。”上述投行負責人表示,“這個趨勢給我們敲響警鍾,合規上我們也更加重視防範,比如完善保密製度,同時加強法律法規教育。”
與此同時,從高淳陶瓷案、中山公用案、天威視訊案等一係列涉及內幕交易的案件中能夠發現,近年來涉及公職人員的案件比例也有所上升,這也從另一個側麵反映出證監會對該類內幕交易活動的嚴厲打擊。
“這些年國資重組、整合事件也不斷發生,但與之相關的股價上漲和財富效應,也可能讓少數提前接觸重組消息的國企、機關人士不惜以身試法、鋌而走險。”一位接近國資係統人士坦言,“不少人員也缺乏對這方麵規則的了解,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屬於泄露內幕信息或內幕交易。”
在業內人士看來,過去市場對內幕交易的印象往往停留在內幕信息知情人的“私下交易”上,相反對“接近知情人”、“準知情人”的內幕交易問題並不敏感,而如今針對更多主體類型的“全方位”查處,能夠進一步強化全市場參與者的合規意識,警戒其不觸犯法律底線。
“許多時候人們隻關注到上市公司內部的內幕交易,但對更加外圍的市場機構、接近知情人的內幕交易或消息泄露不夠敏感。”中銀律師事務所的一位法律人士表示,“對這些案件進行有效打擊,同樣也達到了殺儆作用,對投資者的合規意識能夠帶來提升效果。”
綜合防控如何起效
之所以能夠對上述不同種類的內幕交易進行有效發現與查處,或與證監執法部門針對內幕交易建立的多重長效、綜合防控機製不無關聯。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一位接近監管層的投行人士處獲悉,打擊多類型內幕交易的長效機製之一,正是強化與其他各有關部門在打擊內幕交易上的監管協作,共築綜合防控體係。
這種監管協作性首先就體現在證監係統內部。
“目前執法工作與各證券、期貨交易所之間建立了信息直通車製度,促使案件線索的分類處理更加有效。”上述投行人士透露,“這個機製是資本市場執法的基礎之一,也是許多案件被查處的線索來源。”
不過,近年來金融行業,尤其是資產管理行業的混業化現象折射在內幕交易問題中,同樣給證監執法帶來新的挑戰。
“從事內幕交易活動的機構或資管賬戶有時並不一定來自證券、基金,也有可能是保險、信托,和證券期貨經營機構相比,利用這類機構、產品賬戶從事的內幕交易有時隱蔽性更強。” 上海一家大型券商資管部門負責人表示。“這個時候就需要強化監管協作。”
事實上,在查案信息共享機製的完善上,證監會也同其他行政執法部門搭建了快速查詢通道,用於更高效的鎖定涉案主體。
“一些內幕交易中,涉案人隱藏賬戶實際控製人,還有利用其他監管部門產品的情況,這些運作都增加了內幕交易的複雜性。加強與其他執法部門的協作,則在某種程度上化解了這一問題。”一位接近證監係統的投行人士表示,“建立部門間的快速查詢,完善信息互通,最終提高了案件查辦的精確度,讓稽查更快地鎖定賬戶實控人。”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到,在多重監管協作機製的強化下,證監會目前早已經形成了“以市場監控係統、舉報分析係統、輿情監測係統為主要內容,以自律監管機構、日常監管部門和其他執法單位的線索移交為依托”的六位一體線索渠道體係。
如果說加強同交易所、其他執法部門的聯絡溝通是為了更有效地收集案件線索、證據,那麼與公安機關深化執法協作,則是在針對內幕交易犯罪活動上進一步提高打擊力度和有效性。
有些內幕交易達到了刑事立案的標準,證監會也會及時與公安機關會商,推動行政調查、刑事偵查同步推進和分工。
此外,為應對內幕交易主體類型不斷增多的複雜性,證監會同樣在加強與國資委、審計署、紀檢部門等部門針對內幕交易防控的日常溝通。
“通過監管溝通,一些可能涉及到市場內幕信息的組織,比如上市公司國有控股股東、行政審批人員等,也建立起相應的內幕信息管理製度,及時做好相關人員涉案情況通報,並對內幕交易活動予以共同防範。”上述國資係統人士表示。
該人士認為,種種監管協作機製的確在打擊內幕交易上發揮了明顯作用。“正是通過這些製度的建立,實現了將內幕交易防控對象的進一步延展,有效的遏製、打擊了各種各樣的內幕交易活動。”
(原標題:內幕交易專項執法行動追蹤:強化稽查不留死角)
最後更新:2017-07-08 10:4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