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06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科學家成功在人類胚胎中修正致病基因變異

涉及人類胚胎基因編輯的消息近期再成媒體聚焦話題。8月2日,一個國際團隊在《自然》雜誌發表報告說,他們利用有“基因剪刀”之稱的CRISPR技術,成功修正了人類胚胎中一種和遺傳性心髒疾病有關的基因變異。

俄勒岡衛生科學大學學者與美國、韓國以及中國的同行合作完成了這項突破性試驗。鑒於在人類胚胎上實施基因編輯的敏感性,這項試驗結果在正式公布前就已被不少國際媒體報道。

倫敦大學聖喬治醫學院學者婭爾達·賈母希迪評價說,這項研究“首次展示了如何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早期人類胚胎上成功對引起疾病的基因變異進行高效修正”。

據報告介紹,肥厚型心肌病能導致心源性猝死和心力衰竭,隻要遺傳一份MYBPC3基因中的變異版本,就能導致肥厚型心肌病。團隊利用目前主流的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修正了未被植入子宮前的人類胚胎中一種與該疾病有關的基因變異。結果顯示,CRISPR技術定向十分精確,試驗中也未出現脫靶變異。

報告作者之一、俄勒岡衛生科學大學學者舒赫拉特·米塔利波夫說,這種修正會出現在每一個後代身上,因為“我們已經從這一家族後裔中移除了會導致這一疾病的基因變異”。米塔利波夫還說,通過使用這一技術,有可能降低這種遺傳性疾病給這個家族甚至整個人群帶來的負擔。

阻止有害基因變異傳給下一代的一種現有方法是胚胎植入前遺傳診斷。經診斷,挑選出沒有有害變異的胚胎,然後在體外受精周期中進行胚胎移植。

團隊這次的試驗結果表明,精確的基因編輯技術能用於修正人類胚胎中的致病變異,從而增加可移植的優質胚胎數量。將其與體外受精等技術結合使用,或許能提供新的治療方案來防止有遺傳性疾病相關基因變異的人士將這類疾病傳遞給下一代,並且由於能獲得更多健康胚胎,也有助提高體外受精成功率。

基因編輯已是當前科學界熱門話題,此前已有中國學者發表了相關研究成果。賈母希迪說,中國學者近期開展的兩項研究也嚐試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在人類胚胎上修改基因,但他們在確保胚胎中所有細胞都攜帶相關修正這一點上遇到困難。而這項新研究之所以讓人興奮也是因為,研究人員通過向卵子同時注射具修正能力的酶和攜帶變異的精子來展示攻克這一難關的可能性。

盡管取得突破,但團隊仍謹慎表示,基因編輯的方法還需要進一步優化才能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原標題:科學家成功在人類胚胎中修正致病基因變異)

最後更新:2017-08-04 08:54:46

  上一篇:go 國內油價今日或迎“二連漲” 每升漲0.12
  下一篇:go CBOT 12月玉米期貨收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