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07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剛爆出微博高仿號騙局,微信語音騙局又雙叒叕出現了

近日,微博網友熱議的微博高仿號騙局風波尚未平息,通過發送語音博取信任,進而“借錢”的新型騙術又在全國多地悄然出現,花式騙局令人防不勝防。

(截圖來自央視新聞)

“我是本人”竟是新騙術

掛斷電話後,田先生看到班級微信群的許多同學正在討論此事。令人疑惑的是,為什麼騙子能發送真實的語音驗證?最後群裏眾人討論出的結果是,這位同學可能在某個平台發送語音驗證時,(聲音)信息被盜用了。此外,盡管田先生沒有受騙,但該同學的另外幾個朋友卻不慎“中招”。

(截圖來自央視新聞)

據悉,此類騙局近期已在全國發生多起,多名網友在微博上爆料了各自的遭遇。

其中,南京的孫女士微信被人盜用,嫌疑人向孫女士的多名朋友借錢,有4人上當,共被騙3500元左右,最多的一人被騙2000元。

據悉,受害者都曾提出核實孫女士身份,而嫌疑人發出的一段語音信息裏的確是孫女士的聲音,說的“是我是我”。事發後孫女士回憶起,這句話是網購遊戲充值卡時,她通過QQ語音發送給賣家的。該案中,嫌疑人不要求直接轉賬,而是用孫女士的微信頭像和名字做了一個支付二維碼,但實際掃碼出來的名字並不是孫女士。

(截圖來自新浪微博網友對此事的評論)

騙子如何獲取他人語音?

據悉,騙子在騙取他人微信號時,其實就已騙取了他人微信裏的語音信息。但目前通行版本的微信並沒有語音轉發功能,騙子即使得到了他人微信的語音信息,又是如何轉發給微信主好友的呢?據了解,微信語音其實是以“AMR”格式的音頻文件儲存在手機文件夾中。用戶可找到指定音頻文件,通過音頻軟件播放。在使用時,隻需在“按住說話”的同時播放語音,進行轉錄,便可達到轉發語音的效果。

【消費保溫馨提醒】

1、涉及到好友間支付轉賬的信息,直接打電話確認,先核實清楚對方的真實身份,謹防上當受騙。

2、沒能及時電話聯係的情況下,請對方提供身份證信息多方確認。

3、如今的騙術高明,消費者在互聯網平台進行語音輸入時,要謹慎小心,以免個人語音遭泄。

4、發現微信號被盜,要及時凍結賬號並盡快通知家人和朋友,提醒親友切勿上當。

5、請不要因為方便就把微信和QQ互相關聯,避免發生兩個號同時被盜的情況。

6、互聯網時代,應提高安全意識,不要輕易向他人透露微信賬號和密碼等個人信息。

消費保,免費處理消費投訴的公益平台!

消費保

三分鍾投訴 一站式解決

最後更新:2017-08-20 01:37:22

  上一篇:go 微信版本更新,不常聯係的好友是留著還是刪了?
  下一篇:go 微信開放微信支付數據,易到上線“認證專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