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
汽車大全
發改委“關切”民間投資 四大政策調動積極性
“國進民退”在投資領域悄然抬頭。
2017年1~7月民間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放緩至6.9%,增速比1~6月回落0.3個百分點,再度低於1~7月8.3%的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
擺脫了2016年以來的持續下滑,民間投資在2017年進入複蘇期。但是已經連續12個月落後整體增速。
受訪企業界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稱,雖然去年以來,國家出台了很多支持民資發展的措施,但民資存在的一些問題仍沒有獲得根本性的解決,要促進民資的發展,關鍵是政策需要落實到位。
成本上漲促政策落實
“紙箱廠來通知說要漲價8%~13%。”8月25日,記者外貿微信群裏平時不言語的企業主們被這樣一條微信“炸”出來了。
“全都無人機偵察了,有個供應商晚上在加工被舉報,罰了10萬元”,“環保要求達到酒店廚房標準”一條條吐槽的背後,隱藏的是對於未來利潤前景的擔憂。
浙江民營投資企業聯合會會長周德文近期調研了一家大型的武漢文創企業,該企業主要生產學生文具,目前因為紙張價格的快速上漲,已經明顯擠壓了企業的利潤。
據媒體報道,就在8月7日、8日的兩天裏,全國70家造紙廠中就有69家上調廢紙收購價,其中18家的漲幅超過每噸100元,漲幅最高的為180元。各紙種價格也出現全麵上漲:白卡紙方麵,去年年底徘徊於每噸5600元上下,7月中旬已漲到6900元以上,漲幅超過20%;瓦楞紙在4月初均價為每噸3715元,到7月底達到每噸4564元。有分析稱,一旦四季度紙張銷售旺季來臨,價格還存在進一步上升空間。
不僅是紙張,去年到今年原材料成本普遍出現漲價。8月1日,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發布的《降成本——2017年的調查與分析》(以下簡稱“報告”)提到,2016年全國實體經濟樣本企業原材料成本出現了較快上升,同比上升了7.21%,其中,製造業樣本企業的原材料成本同比上升了7.84%。
“當前實體經濟環境下,民營企業投資信心仍不足,再加上今年以來原材料較快的上漲令企業成本承壓,也影響他們的投資意願。”周德文對記者表示。
據了解,在中央環保督察組多路出擊檢查的背景下,部分地方政府對企業實施“一刀切”的關停措施,間接也推漲了部分產品的價格。
8 月22日,環保部政策法規司司長別濤在環保部新聞發布會上已經明確指出:堅決反對部分地方平時不作為,由於疏於監管,使違法企業長期存在,汙染環境;堅決反對部分地方檢查時濫作為,即平時不作為,到環保督察檢查巡查之時,采取簡單、粗暴的方法,片麵處理發展與環保關係,這是嚴重的不負責任,也是濫作為。
“製造業民間投資總量大、占比高、增速低,是影響民間投資增速的主要因素。” 在國家發改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兼新聞發言人孟瑋看來,“當前我們正處於新舊動能接續轉換階段,造成民間投資低位運行的原因是多方麵的。既有融資難、融資貴等長期存在的老矛盾,也有政策協調性不夠影響投資等新問題;既有營商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等外部原因,也有民營企業創新能力不足等自身原因。”
孟瑋透露,下一步發改委將從四個方麵來調動民間投資的積極性:一是精簡手續,抓緊精簡合並投資項目報建審批,逐項梳理核查已報審的民間投資項目,做到限時辦結;二是引導方向,就是要鼓勵民營企業參與“中國製造2025”、現代農業、企業技改等重點項目,建立政府與社會資本合作項目合理回報機製,鼓勵民間資本采取多種方式參與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建設;三是授信評級,就是要完善民營企業信用評級製度,優化授信管理,豐富循環貸款等金融產品,嚴禁金融機構貸款附加條件;鼓勵各地設立信貸風險補償基金等,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企業的支持;四是守信履約。 “要開展政務失信專項治理,嚴格兌現合法合規的政策承諾,確保企業投的放心,投的安心。”
PPP模式有助激活民間投資
去年民間投資持續走低以來,國家發改委也發布了促進民資發展的措施。在2016年10月,國家發改委印發了《促進民間投資健康發展若幹政策措施》,從促進投資增長、改善金融服務、落實完善相關財稅政策、降低企業成本、改進綜合管理服務措施、製定修改相關法律法規等六個方麵提出了26條具體措施。
但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溫州東方打火機公司負責人李中堅認為,企業投資信心關鍵在於政策的穩定性預期。
“例如,如果信貸出現放鬆,民企去投資項目,還沒等到投資項目成功、一旦政策變了,企業會擔心所投資的錢收不回。”他說。
事實上,通過引導民間投資方向、定向減稅的方式來鼓勵投資在國外已有先例。如美國《經濟複興法》規定,創新性小企業的資本收益稅減半,按14%征收等,刺激民間資本流向中小企業。
周德文介紹, 德國政府通過各類金融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幫扶渠道和服務;對於向中小企業提供貸款的銀行,德國政府提供2%~3%的利息補貼;對於中小企業向銀行貸款時所需要提供的信用擔保,德國政府出資在不少地方建立了信用保證協會。同時,在技術創新方麵,德國政府會設立專項科技開發基金,加強產學研聯合,擴大對中小企業科技開發的資助。
“目前政府為中小企業所做的也不是空白,隻是力度仍然有待加強,還應爭取在未來的政策製定或立法中為中小企業創造更寬鬆的發展環境;或者在現有體製內,鼓勵成立更多的服務機構,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信息、技術以及人才培訓支持,以保障中小企業的穩定發展。”周德文說。
除了政策支持之外,孟瑋提出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會同有關部門繼續大力創新推廣PPP模式,推動地方利用多種PPP操作方式盤活存量資產,加快完善價格收費標準政策,在相關領域建立合理投資回報機製,吸引民間投資參與。
根據浙江省統計局的監測,2017年上半年,浙江省民間基礎設施投資880億元,增長28.9%,增速比全部投資、民間投資分別高出19.6和16.1個百分點,占民間投資的10.3%,比重比一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別提高0.5%和0.3%。
PPP頭條分析師楊曉懌表示,在全國範圍內看,市場較為開放的沿海地區,民營資本參與PPP項目較多,如浙江、福建等省份,均有較多的民營企業參與了PPP項目。
浙江省財政廳曾在2015年2月12日公布了《關於推廣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的指導意見》,其中列出了浙江省PPP首批20個推薦項目名單,投資規模總計1176億元,涉及城市軌道交通、機場、鐵路、垃圾和汙水處理、水利、文化體育等領域。浙江還將建立動態補貼機製,以應對社會資本對PPP項目收益受損的擔憂。
“比較典型的參與PPP項目的民營資本有東方園林、鐵漢生態、龍元建設、華夏幸福等企業。其中,龍元建設成立了專門的運營服務機構,旨在為政府和地方居民提供更優質的公共服務,同時也避開了與同類國資建築業企業的同質化競爭,這是參與PPP項目民營資本的典範,對其他民營資本也有借鑒意義。”楊曉懌說。
不過也有企業家坦言,PPP領域競爭中民企的參與度依然不如國企。杭州愛立特生態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劉明峰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為鼓勵民間投資,不少政府部門舉辦PPP項目推介會,但民企往往觀望多出手少。從邀請對象來看,國企的數量遠超民企。
在推進民營資本在PPP市場中的發展上,楊曉懌建議:設立引導民間資本參與PPP項目的基金,達到民間資金抱團取暖、集合增信的作用,有利於解決民營資本參與大型PPP項目造成的融資困境,且降低政企雙方成本; 將公共服務領域的PPP項目精細化實施,且對具有運營能力、專門技術實力的民營資本適當傾斜,運用好民營資本的技術實力和管理能力,提高公共服務的效率; 鼓勵民營資本與國有資本合作,取長補短,攜手更好的實施PPP項目。
(原標題:發改委“關切”民間投資 四大政策調動積極性)
最後更新:2017-08-26 11:4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