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96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員工持股計劃坑了自家人:多家現浮虧 展期成緩兵之計

自證監會2014年6月發布《關於上市公司實施員工持股計劃試點的指導》意見以來,員工持股計劃一度被市場熱捧,邏輯很簡單:上市公司總不至於“坑”自己人吧?然而理想豐滿現實骨感,2015年初至2017年8月18日,A股公告已實施員工持股計劃的上市公司共393家,其中虧損比例超過50%,而不少公司在存續期滿後,選擇了延期應對。

員工持股計劃虧損壓力大,展期成“緩兵之計”

據統計,2015年初至今A股共有464份員工持股計劃實施,涉及393家上市公司。然而,以往被視為股價安全墊的員工持股計劃已然“走樣”。截至8月18日收盤,上述464份員工持股計劃中跌破成本價的有253份,占比55%。

其中,萬達信息虧損最大,浮虧比例約80%,其次,吳通控股香雪製藥金運激光武漢凡穀的虧損比例達60%。

時報君統計數據發現,有兩個時間段推出的員工持股計劃浮虧(虧損)比例較高,分別是2015年6月1日~9月30日及2016年1月1日~2月29日。也正對應A股大幅下跌的情形。

值得關注的是,有不少員工持股計劃鎖定期或存續期滿後,麵對虧損都選擇展期應對,比如輝煌科技平潭發展雪迪龍、武漢凡穀、永貴電器等多家上市公司發布員工持股計劃展期公告。

“對於浮虧的員工持股計劃,如果上市公司不采取一些拯救措施,而是直接在二級市場平倉,那麼參加持股計劃的員工將承受虧損的後果。”深圳一位私募人士表示,展期是比較受上市公司歡迎的一種解決方式,以時間換空間,寄希望於未來股價上漲。

有不少投資者認為抄底員工持股有良機,滬上一位基金投資經理認為,抄底員工持股的上市公司股票有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就是公司員工認購股份鎖定到期之前,如果公司股價仍較成本價折價較多,則很可能會釋放積極信息促使股價回升,適當減虧。雖然上漲概率不是百分之百,但依然是大概率事件。

長江證券分析師在接受時報君采訪時表示,不少投資者視員工持股計劃成本價為重要投資參考,其邏輯是,上市公司不會輕易讓自己員工虧錢,否則持股計劃將失去激勵意義。但有種情況需要注意,員工持股計劃如果當初放了杠杆,麵臨虧損也不得不“割肉”,投資者被套的可能性也很大。

員工持股計劃無法展期隻能選擇“割肉”

並非所有員工持股計劃都能選擇展期,也有巨額虧損無法展期隻能割肉的案例。最慘的當屬萬達信息員工持股計劃在今年7月24日-25日通過大宗交易進行斬倉。

據萬達信息大宗交易數據顯示,7月24日700萬股的成交價格為12.59元,成交金額為8813萬元,7月25日合計賣出755.58萬股,成交價為12.42元,累計成交9384.35萬元,兩次合計成交18197.35萬元。

萬達信息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通過大成基金-萬達信息1號資管計劃於2015年6月8日~10日陸續在二級市場購買公司股票,合計達727.79萬股,占當時公司總股本的1.45%,購買均價為137.26元,存續期為36個月,公司於2015年6月11日實施了權益分派方案,每10股派1元人民幣現金,同時以資本公積金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獲得現金股利72.78萬元,持有公司股票增至1455.58萬股。

為何萬達信息無法選擇展期員工持股計劃,長江證券某分析師向時報君表示,員工持股計劃不展期,可能是因為資管計劃做了超過1:1的銀行杠杆,存續期內監管層提出了相關要求,配置杠杆不能超過1:1,如果超過這個比例,到期後不能展期,不少之前杠杆比例過高的員工持股麵臨存續期屆滿不能續期的情況,不得不清倉“割肉”。

類似情況還有金運激光。據金運激光大宗交易數據顯示,5月11日68.15萬股的成交價格為18.55元,成交金額1264萬元,按照當時購買均價53.83元/股計算,這次員工持股計劃虧損達66%。

還有漢威科技,3月14日晚公司公告稱,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清倉。漢威電子員工持股計劃的買入成本約為49元/股。在公司公告的前一天(3月13日),漢威電子發生了一筆大宗交易,成交量與公司員工持股計劃清倉數量相同(179.8萬股),成交均價僅為19元/股。

據時報君了解,當年漢威科技員工持股通過資管計劃做了1:2的銀行杠杆,因此不得不得不選擇虧本減持。

(原標題:員工持股計劃坑了自家人,多家現浮虧,展期成緩兵之計)

最後更新:2017-08-20 05:32:25

  上一篇:go 生物素領先企業聖達生物即將登陸A股 進一步穩固市場地位
  下一篇:go 一邊是大漲一邊是北上資金甩賣 十字路口的創業板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