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24 返回首頁    go 汽車大全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與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

經報國務院批準,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整體並入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延伸閱讀】

三大改革時間表明確 央企混改方案三季度或密集亮相

中央全麵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第三十六次會議明確,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國有企業公司製改製工作,並審議通過《中央企業公司製改製工作實施方案》。目前,央企公司製改製、混改、重組三方麵改革均明確了時間表。展望下半年,隨著公司製改製完成,央企整體上市將成重頭戲;央企集團混改方案三季度或迎密集亮相窗口期。

整體上市將成重頭戲

“央企公司製改製進入最後一公裏,任務艱巨,國資委與改製企業,都要下很大力氣。”中國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對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2017年,改製不僅在形式上收尾,更重要的是做實董事會,健全法人治理結構,不能翻了牌就完事。

國資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底,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各級子企業公司製改製麵達92%。其中,東方電氣集團、中廣核、上海貝爾3家企業全麵完成公司製改革,中國國電、中國一重、中國鐵建、建築設計集團、中國航信、武漢郵科院、華僑城集團7家中央企業二級及以下子企業全麵完成改製。省級國資委監管企業改製麵超過90%。其中,遼寧、吉林、江蘇、福建等19個地方國資委所監管一級企業全部完成公司製改製。

李錦指出,中央企業改製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基礎性改革,有六大好處,直接關係國企改革成敗。首先,有利於解決國企計劃經濟體製機製弊端,通過整體上市可以優化股權結構,解決“一股獨大”問題;其次,有利於建立健全現代企業製度,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第三,企業的股權關係將更加明確,有利於落實以“管資本”為主的國資監管改革;第四,公司製改革為企業進一步的股權多元化改革、混合所有製改革奠定了基礎,有利於為保護中小投資人或中小股東合法權益提供製度性保障,有利於為混合所有製改革創造條件;第五,有利於提升企業集團整體的市場化水平,有助於激發集團整體的活力;第六,有利於企業董事會建設、企業法人治理結構運作更加有效,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目前國企改革仍存在很多問題,包括市場主體地位還沒有真正確立,現代企業製度還不完善,經營效益不高,國有資產流失與內部人控製問題很多。

“國資委明確了改製時間表,公司製改製的收尾是今年一個亮點,中央企業整體改製、整體上市將是改革重頭戲。”李錦認為,對產業鏈一體、同業性強的中央企業,要盡快實現整體改製、整體上市。要與國企混合所有製改革相結合,由投資經營公司解除“整體改製、整體上市”的包袱。

混改方案或密集出台

央企公司製改革後,有利於推進企業建立高效靈活的市場化經營機製,也更有利於股份製改革、混合所有製改革等一係列國企改革的推進。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此前指出,中央企業進行公司製改革以後,國家對企業的責任就是以出資額為限,這樣有利於促進企業真正成為市場經濟的主體。

隨著公司製改製的加速,重點領域混改落地,未來兩三個月或是央企集團混改方案密集亮相的窗口期。

發改委此前提出,混改爭取做到五六月份改革方案全部報出,下半年出台實施。按照這個時間表,各大集團混改方案或將於未來兩個月密集出台。據發改委介紹,目前,兩批近20家中央企業混改試點正在順利實施,第二批10家試點企業已批複了7家,第三批混改試點已篩選數十家央企。

據了解,目前已確定的6家試點央企中船集團、聯通集團、東航集團、南方電網、哈電集團、中國核建外,中國國航、兵器裝備集團、兵器工業集團、中船重工、中糧集團、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混改也正積極推進。而油氣領域將是第三批混改試點的重心。

同時,下半年國企員工持股有望加速鋪開。按照國資委規劃,員工持股2018年年底將進行階段性總結,視情況適時擴大試點,這意味著今明兩年10家試點央企以及至少150家地方國企將著手實施。未來國企員工持股計劃的推進將呈現三個趨勢:一是進程將加快,參與企業數將增多;二是持股比例將提高;三是領域將拓寬,由一般競爭類行業擴大到非競爭類領域,電信、軌交、有色等非競爭類領域的集團企業子公司有望試水員工持股。

央企數量繼續降低

除了上述兩項改革,央企重組也明確了量化目標。按照國資委的計劃,今年央企數量要減至百家以內,下一步將穩妥推進煤電、重型裝備製造、鋼鐵等領域重組,並繼續推進中央企業集團層麵重組。目前央企數量已經調整到102家,年內即將重組的央企還有誰?答案正在浮現。

中國神華國電電力此前發布停牌公告稱,各自控股股東(神華集團、國電集團)擬籌劃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項,該事項存在重大不確定性,尚需獲得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最新消息顯示,神華國電重組籌備組已經成立。業內人士指出,若“中國神電”成立,國電的燃料采購成本降低且更加穩定,神華在清潔能源發電方麵的短板有望提升。整合之後方便在集團內部進行資產優劣排序,以便讓最應該退出的產能適時退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重複投資,緩解未來煤炭、電力等行業潛在產能過剩壓力,並可以使集團內部資源得到更充分利用,降低運營成本,實現規模效益。同時,合並重組將加劇煤炭市場競爭。煤炭物流環節競爭也會加劇,在電力體製改革加快背景下,其他發電企業所麵臨的競爭壓力也將加大。

李錦認為,今年3月底,中國神華進行了一次590億元大手筆分紅。按神華集團持有73%股權計算,此次分紅為其母公司神華集團補充了約430億現金“紅包”,這一分紅也可以視為在資金層麵為醞釀中的兼並重組做準備。(來源:中國證券報)

最後更新:2017-06-29 12:20:00

  上一篇:go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公司與中國恒天集團有限公司實施重組
  下一篇:go 中醫藥法等一批新法新規7月1日施行